膈下逐瘀汤加减治腰肌劳损医案

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筋膜与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是腰腿痛中最常见的疾病,又称为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劳损等患者多有腰部过劳或不同程度的外伤史 。腰部酸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减轻 。弯腰工作困难,弯腰稍久则疼痛加重,常喜用双手捶腰,以减轻疼痛 。检查腰部外形多无异常,俯仰活动多无障碍 。少数患者腰部活动稍受限并有压痛,压痛部位多棘肌处、骶骨后面骶棘肌止点处,或髂骨嵴后部、腰椎横突部 。X线摄片多无异常所见,少数患者可有骨质增生或脊柱畸形 。
有一种最为常见的腰痛,痛在以腰骶关节为中心约一巴掌大的地方,或隐隐作痛,或酸痛不适,早晨起床时减轻,活动后加重,不能久坐、久站,弯腰困难 。到医院检查,线摄片、验血也大都正常患腰痛的人虽然大都能正常生活和坚持工作,但时间一长,会影响工作效率,降低生活情趣 。这种腰痛,中医学常称为肾虚腰痛,也就是腰肌劳损的腰痛 。其主要症状是腰部酸困和疼痛,腰痛较重者常伴有腰肌紧张性痉挛,腰部活动性受限,弯腰困难 。严重者可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
长期体位不正或弯腰工作,或经常腰部持续负重,可引起腰部筋肉的慢性积累性损伤 。腰部急性损伤后,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迁延日久,可造成腰部慢性损伤 。腰骶部有先天性结构异常,使肌肉的起止点随之发生异常或该部位活动不平衡,而易致腰部慢性损伤腰为肾之府,由于劳损于肾,或平素体虚,肾气虚弱,肾的精气不能充养筋骨、经络,故患部多为气血不畅或瘀血滞留于经络,血不荣筋,筋脉不舒,而致腰部筋挛疼痛 。肾气虚弱,风寒湿邪易于乘虚侵袭,久而不散,筋肌转趋弛弱,若患者弯腰劳作,则弛弱之筋肌易于损伤,使劳损与寒湿并病 。
【临床应用】
赵氏91998年6月~2001年7月,采用针刺承山穴配合服用身痛逐瘀汤治疗瘀血腰痛58例,疗效显着 。本组5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45例,女13例,年龄14~66岁,平均年龄40岁58例患者中急性瘀血腰痛52例,慢性瘀血腰痛6例 。病程最短2小时,最长5年 。治疗结果,痊愈(用上述方法1个疗程,无腰痛、活动自如,能参加体力劳动)38例,显效(经上方法治疗后腰部酸、不痛或俯仰不便,再服第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18例,无效(经用上方法后,临时痛止,但仍痛有定处、痛处拒按,不能转侧)2例 。总有效率为96.55% 。
武王氏50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肌劳损患者60例,疗效满意 。60例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最大5岁,最小26岁;发病时间最短者3个月,最长15年 。临床表现为腰痛,多为刺痛,日轻夜重,证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常被迫时时伸腰或以拳头击腰部以缓解疼痛 。腰部有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髂骨脊后部、骶骨后骶棘肌止点处或腰椎横突处 。X线检查多无异常所见少数可见骨质增生或脊柱畸形 。其中,腰部有外伤史者32例,直腿胎高试验阳性者43例,腰椎棘旁明显压痛者29例,伴下肢放射性疼痛者18例,合并腰椎间盘突出者8例 。结果,本组60例,治疗1~3个疗程后,腰部疼痛者36例,痊愈11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2例;腿部疼痛者24例,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痊愈率占28%~33%,显效率占45%,有效率占21%~67%,无效率占5%,总有效率占95%王氏等近年来运用此方治疗腰部外伤32例,取得了显着效果本组接受治疗的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共32例:男性21例,女性11例;最大年龄54岁,最小年龄22岁;农民1例,干部2例,其他9例 。
本组病人符合腰部外伤诊断标准,腰部突然疼痛,转侧困难,活动受限,有明显外伤病史 。化验室检查:可有白细胞增高;尿常规检查:可有镜下血尿;X线摄片:早期无异常改变,晚期可有椎间隙变窄和相邻椎体边缘骨赘增生 。基本方药:川芎、没药、甘草、五灵脂、地龙各10g,秦艽、香附、羌活各5g,当归、桃仁、红花、牛膝各15g,每日1剂,水煎服,7天为1个疗程 。如尿黄加黄柏、知母便秘加大黄;肿胀或白细胞增高加金银花、连翘;腰腿麻木加黄芪、党参;小便清长兼有肾虚者加黄精、仙茅、桑螵蛸、巴戟天;有血尿者加茜草、茅根 。1个疗程期间注意休息、禁房事 。治疗结果:32例患者中,治愈26例,好转4例,无效2例 。
林氏2报道36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者25岁,最大者70岁,其中20~30岁者2例,31~45岁者26例,46~65岁者6例,65岁以上者2例;病程5年以下者3例,5~10年者9例,10~20年者18例,20年以上者6例;有明显急性腰扭伤者13例,无明显诱因者23例 。患者均服用过补肾强筋药物 。应用身痛逐瘀汤辨证治疗,结果显效(自觉症状全部消失,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13例;好转(症状基本消失,但劳累后复发)20例;无效(服药半月,症状无明显改善)3例 。
买买吐松等4自2000~2004年采用清代名医王清任之名方身痛逐瘀汤加减化裁内服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10例,获得满意疗效 。治疗组104例,其中男54例,女5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1岁,平均40.5岁;病程2个月以内60例,6个月以内32例,1年以内10例,1年以上2例 。分类:颈椎病2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10例,肩关节周围炎12例,腰肌劳损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腰椎骨质增生症12例,腰骨性关节炎12例 。用身痛逐瘀汤加减化裁治疗,水煎内服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并使用全自动中药熏蒸床加入身痛逐瘀汤化裁方煎煮预热20分钟后,患者入舱,舱温45℃,时间为30分钟,每日1次;出舱后药渣棉布包趁热外敷患处20分钟,10天为1疗程内服药秦艽15g,羌活、独活各10g,鸡血藤30g,当归20g,川芎15g,桃仁20g红花20g,牛膝20g,香附10g,茯苓15g,猪苓10g,防已10g,乌梢蛇20g,地龙15g,没药15g,五灵脂15g,延胡索20g,三七10g熏蒸外敷药用:在内服中药方基础上加用香樟木5g,苏木50g,透骨草50g,伸筋草30g,路路通30g,白芷30g,大血藤30g,千年健30g,桂枝30g,木瓜30g,威灵仙30g,附子20g,马钱子20g,制川草乌各20g,细辛20g,五加皮20g,海桐皮20g,艾叶20g结果治愈42例,有效5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26% 。
李氏等(3用针灸走罐法加中药治疗背部软组织劳损78例,并设70例单用中药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予对照组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针灸走罐法加中药治疗,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患者俯卧位,取两侧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每次10分钟,起针后,用跌打万花油涂在背部脊柱两侧肌肉处,用火罐涂匀后,点燃酒精棉球,用火罐在背部两侧肌肉来回推动,每日1次,每次3分钟,10天1疗程,同时加用中药身痛逐瘀汤加减:当归9g,川牛膝9g,红花9g,秦艽6g,活6g,香附6g,川芎9g,桃仁12g,甘草6g,乳香9g,没药9g,五灵脂9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10天1疗程 。对照组则单纯中药身痛逐瘀汤治疗,10天为1疗程 。治疗结,2组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48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痊愈30例,有效18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68.58%
韩氏等用身痛逐瘀汤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在临床中取得满意的疗效 。所选患者均被确诊为急性腰扭伤,共6例中药治疗,运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身痛逐瘀汤化裁 。药物组成:秦艽20g,川断15g,当归10g,桃仁10g,香附10g,红花10g,牛膝10g,没药8g,五灵脂8g,地龙8g,如腰膝疼痛较剧可加延胡索20g,三七10g,乳香8g,鸡血藤10g,加强活血化瘀止痛之力如有肾虚之象而出现腰膝酸软者可加杜仲15g,狗脊12g,熟地20g,桑寄生15g,以强壮腰肾;由于闪挫扭伤或体位不正引起可加青皮10g,穿山甲12g,木瓜12g,豨益草12g 。针刺治疗,主穴是双侧委中穴配穴选取肾俞、命门、阿是穴、腰阳关、环跳及经外奇穴痞根、腰痛穴行提插捻转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每日1次,3~4天为1个疗程 。疗效:64例中治愈4例(68.75%),显效12例(18.75%),有效例(9.38%),无效2例(3.12%) 。
【典型案例】
1.患者,男,48岁,农民 。于1999年6月10日在田间收小麦时,从手扶机拖车上突然摔倒在地上,当时腰部酸痛难忍痛处拒按,不能深呼吸,不能屈伸,呻吟不止,面部及全身出冷汗,被家人送往我院 。门诊外科诊查:血压14.6/9.3kPa,腰椎正侧位片示未见异常B超报告肝、胆、脾、双肾及下腹部未见异常 。经活血膏、去痛片、三七片治疗后无效,县医院腰椎CT报告未见异常 。经结合病史检查,诊为“腰痛”(瘀血腰痛) 。用毫针直刺承山穴得气后留针2分钟,当时痛缓解,同时给身痛逐瘀汤3剂,3天后患者无不适感,活动自如,诸症悉除 。
随访1年无复发 。
按:针刺承山穴配合服用身痛逐瘀汤方法较为简便,不直接接触疼痛部位,患者痛苦少,多数针刺后几分钟即显特效,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针刺此穴确实有神奇的疗效 。52.赵某某,男,35岁,农村木工,该患者于1993年5月2日不慎将腰部砸伤,经当地卫生所和县医院治疗未见好转,于5月8日来我院诊治 。检查:病人呈痛苦面容,情感低落,行走困难,腰部活动受限,呈强迫性体位 。L~L3节有压痛,左右软组织肿胀,触之痛如针刺,舌质暗苔黄,脉涩,大便秘小便黄;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2.0×10/L;尿常规检查:镜下血尿满视野;X线摄片报告:腰椎未发现特殊改变,临床诊断为腰部外伤 。治疗用方药:秦艽、羌活、香附各9g,川芎、甘草、没药、五灵脂、地龙各10g,桃仁、红花、当归、牛膝、茜草、茅根各15g,黄柏、知母各20g,金银花、连翘各25g,大黄3g,预投7剂,每日1剂,分2次口服 。二诊,疼痛大减,脉证和缓,精神转佳,大小便正常,继原方减黄柏、知母、大黄又投7剂 。三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尿常规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守原方药量略有增减又投7剂,症状完全消失,如常人参加劳动 。至今未再复发 。
3.王某,男,36岁,1994年4月16日初诊 。主诉:腰扭后反复腰痛10余年 。诊见:腰部酸痛,每遇劳累则症状加重,伴头晕神疲,面色少华,形体消瘦,畏冷,二便调,无发热舌质淡红,可见瘀斑,苔薄白,脉沉 。腰椎摄片正常 。证属腰府瘀血日久,血液不得濡养肾脏,以致肾虚,阳气不运,又使血瘀更甚 。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香附、当归各10g,没药、三七各6g,川9g,牛膝、杜仲各15g,鸡血藤30g,甘草3g3剂,水煎服二诊:腰部酸痛大减,仍觉畏冷神疲 。原方加巴戟天10g前后共服药9剂,腰痛已瘥,余症基本消失 。嘱继服壮腰健肾丸以固后效随访3年未复发 。52
4.患者,男,49岁,干部,1998年来门诊就诊 。自述患腰痛3年,在骨科诊为“腰肌劳损” 。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痛减,经西医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故转我科会诊 。望舌质红苔薄白,切脉弦紧,证属经络痹阻不通所致 。法宜活血通络,祛瘀止痛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羌活1g,乳香10g,没药10g,牛膝15g,地龙12g,当归12g,威灵仙15g,丹参30g,伸筋草20g,甘草10g,服药8剂腰痛较前大减,继服20余剂后腰已不痛,述愈 。
5.患者,男,65岁,以“腰腿痛10余天”之主诉于1994年5月5日来就诊 。患者年轻时曾多年从事渔业捕捞作业 。2年前偶有腰酸,近10余天来有腰腿痛,腰痛时涉及两腿,以右痛为甚,严重时难以行走曾在外院X线摄片,为L2~L4椎骨质增生 。就诊时患者呈痛苦貌,弯腰前倾缓行,步履艰难 。舌瘦,舌质暗红,有瘀点,脉弦滑 。证属血瘀阻络,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味:秦艽、羌活、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乳香、没药、炒五灵脂各9g,香附6g,牛膝9g,地龙10g,黄芪30g,甘草6g,3剂水煎服 。与此同时又针刺两侧承山、委中、环跳、昆仑等穴位;患者腰背部心俞、肾俞、大肠俞等处拔火罐 。3天后,患者腰痛明显减轻,大腿痛亦减轻,但右侧小腿痛仍明显此时除用中药原方及针刺上述穴位外,加用艾条灸右侧小腿承山、委中穴 。10天后,腰痛消失,仍有小腿痛,考虑因病久年老体弱,有肾虚,故在原方基础上加用杜仲、狗脊、枸杞子、菟丝子等,再服药12剂,腰腿痛均消失,偶有腰部酸困感 。再嘱用六味地黄丸长期服用以善其后 。56按:腰部外伤属于中医学“闪挫”、“瘀血、“气滞”等范畴 。
【膈下逐瘀汤加减治腰肌劳损医案】《金匮翼》上说“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猝痛,不能转侧” 。中医辨证认为,由于腰部组织外伤后,瘀血阻滞经络,瘀则不通,不通则痛,故肿痛有定处拒按;瘀血内阻,筋脉失养,则仰卧转侧不能,腰部活动受限,脉象弦或涩,大便秘小便黄,舌质暗或白细胞增高,镜下血尿等均为瘀中化热灼其脉络所致 。方中桃仁、红花、五灵脂活血化瘀;当归和血补血;地龙牛膝、羌活、秦艽通经活络,并借牛膝之力引药下行直达病所;川芎香附、没药活血调气止痛;甘草和药引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