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下逐瘀汤加减治梨状肌综合征医案

【膈下逐瘀汤加减治梨状肌综合征医案】梨状肌综合征是指由于梨状肌损伤而压迫坐骨神经所引起的一侧臀腿疼痛为主的病证 。梨状肌是臀部的深部肌肉,从骶椎前面开始,穿出坐骨大孔,而将其分成梨状肌上孔与下孔,止于股骨大转子 。梨状肌主要是协同其他肌肉完成大的外旋动作 。坐骨神经走行恰好经梨状肌下孔穿出骨盆到臀部 。可见梨状肌和坐骨神经的解剖关系非常密切,梨状肌若受损伤或梨状肌与坐骨神经解剖发生变异就可能使坐骨神经受到挤压而发生各种症状 。疼痛是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表现 。疼痛以臀部为主,并可向下肢放射,严重时不能行走或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剧烈,需休息片刻后才能继续行走 。患者可感觉疼痛位置较深,放散时主要向同侧下肢的后面或后外侧,有的还会伴有小腿外侧麻木、会阴部不适等疼痛严重的可诉说臀部呈现“刀割样”或“灼烧样”的疼痛,双腿屈曲困难,双膝跪卧,夜间睡眠困难 。大小便、咳嗽、打喷嚏等因为能增加腹压而使患侧肢体的窜痛感加重 。直腿抬高在60度以前出现疼痛为试验阳性,因为梨状肌被拉长至紧张状态,使损伤的梨状肌对坐骨神经的压迫刺激更加严重,所以疼痛明显,但超过60度以后,梨状肌不再被继续拉长,疼痛反而减轻 。另外,除了直腿抬高试验外,还要做梨状肌紧张试验 。通常梨状肌综合征时梨状肌紧张试验也为阳性 。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流注经络而发病 。正如《济生方·痹》所云:“皆因体虚,腠理空虚,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外邪闭阻人体、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风邪偏胜则见下肢窜痛,部位不定;寒邪偏胜则疼痛剧烈而有定处,经脉拘急,,
挛缩,感寒则甚,得热则减;湿邪偏盛则臀腿重浊,酸胀疼痛 。劳累闪挫、筋脉受损,为发病的常见外因 。闪挫扭转,导致梨状肌急性筋伤,局部气滞血瘀,肿胀疼痛 。筋伤日久,瘀化未尽,以至瘀血干结,筋脉挛缩,活动不便,或积累性劳损而致经络痹阻疼痛 。
【临床应用】
黄氏45用手法按摩为主,配合内服中药治疗急、慢性梨状肌损伤综合征62例,疗效满意 。本组62例,其中男37例,女25例;急性梨状肌损伤47例,慢性梨状肌损伤15例急性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治以活血化瘀通络,理气止痛,以身痛逐瘀汤加减 。处方:地龙12g,秦艽、五灵脂、香附各10g,桃仁、田三七各8g,乳香、没药、当归尾各6g,甘草、川芎各5g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配合按摩手法以左侧梨状肌为例,患者取俯卧位,两下肢向后伸直,肌肉放松 。
术者站在患者伤侧,在梨状肌表面投影处用双拇指用力沿梨状肌纤维方向垂直进行左右弹拨分筋手法反复数次,再进行扳腿、顺筋放松手法约数分钟 。使梨状肌损伤后因肌腹充血、水肿与周围软组织之粘连得以分离 。此法可达到解痉止痛效果,每日1次7日为1疗程 。结果痊愈占62.9%,显效占24.2%,好转占9.7%,无效占3.2% 。
【典型案例】
朱某某,男,35岁,1991年8月25日就诊 。主诉:半个月前因负重物扭伤腰部,致右腰臀部疼痛难忍,右下肢不能伸直,几天来右小腿外侧麻痛,由他人扶来院治疗 。检查:双拇指触诊两侧腰肌无明显压痛点,右梨状肌走行位置上可触及索状肌束周围组织松软,压痛明显,腰部功能受限,屈颈试验与踉屈试验阴性 。X线摄片报告,LL腰椎未见骨质增生,椎间盘未见变性改变 。诊断:急性右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经施手法1次后自觉右腰腿串痛明显好转,已不用他人扶着走路,每天1次,内服身痛逐瘀汤加减,每天1剂,5天后腰腿痛消失,功能恢复而治愈 。
按:应用按摩手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可使其由于损伤后而致粘连的组织分离,使经络疏通,气血运行,而达到解痉止痛之目的 。中医学认为急性梨状肌损伤综合征外伤筋骨,瘀血内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 。治以活血化瘀,通络理气止痛,用身痛逐瘀汤加减 。方中当归尾、桃仁、田三七、五灵脂、川芎活血化瘀;秦艽、地龙通络;香附、乳香、没药理气止痛 。慢性梨状肌损伤综合征中医学认为多数是外感寒湿邪与外伤劳损有关 。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血凝而不流,脉络拘急而疼痛,溢于肌肉则屈而不伸 。外伤劳损,久之则筋脉失养,脉络不通,故瘀而不用 。治以散寒祛湿,舒筋通络,用肾着汤加味方中以干姜、白术、茯苓、甘草散寒祛湿,川续断、杜仲、椿根、桑寄生、木瓜、地龙舒筋通络作为辅助治疗,达到恢复痪废之功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