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铁涛慢性肝病六味饮的配方组成

【组成】太子参30g,白术12g,茯苓15g,甘草5g,川萆薢10g,黄皮树叶30g
【功用】健脾化湿浊,扶土抑肝木 。
【适应证】慢性肝炎脾虚肝郁症见胁肋疼痛或不适感,腹胀便溏,倦怠乏力,面色淡白,少气自汗,食欲缺乏,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脉虚弱或弦细 。
【邓氏临证心得】慢性肝病的治法繁多,如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健脾化湿、疏肝理气、益肝补肾等,在临床上均有一定疗效 。但由于慢性肝病病机复杂、矛盾交错,因此当用多法施治,如疏肝健脾、清热化湿多用于慢性肝炎之轻度患者,健脾益肾、疏肝理气多用于慢性肝炎之中度患者,而益肾柔肝、活血化瘀法较多用于本病之重度患者;清热解毒化湿多用于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活动期 。大凡按此治法,多可取得预期疗效 。除特殊情况外,一法独用或重用某药应该慎重,防止产生偏差 。要“因病”“因期”施治,有病方有证,一般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多见肝郁脾虚,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多属肝肾阴亏兼有血瘀 。明确西医的病,对于辨证施治有一定指导性 。中医根据慢性乙型肝炎主证不同,分别归于“胁痛”“黄疸”“症积”,宜注意辨病用药 。“因期”
是指根据慢性乙型肝炎病情所处相对静止期与活动期不同,施以不同治法,一般活动期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SB等肝功能指标较高,表明湿热邪气较盛,应注意祛邪 。静止期肝功能指标多正常,提示湿热邪气渐衰,应着重扶正 。本方取四君子汤补脾气健运脾阳以“实脾”;川萆薢入肝胃两经升清降浊,黄皮树叶以疏肝解毒行气化浊,或用大青叶代用之 。
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化湿浊,扶土抑肝木之功 。煎服法:水煎,每剂药煎2次,日2服 。忌油腻、辛辣、郁怒气恼 。加减方:湿重者加法半夏10g,砂仁3g,薏苡仁15g 。肝郁甚而见胁痛明显、烦躁易怒者加素馨花10g,郁金10g 。肝阴不足而见眩晕、失眠、梦多者加桑寄生30g,桑葚子15g,墨旱莲12g,女贞子12g 。肾阴虚而见腰膝酸痛,舌嫩红苔少,脉细数者加何首乌30g,山茱萸12g,熟地黄24g,白术易淮山药 。黄疸者加地耳草30g,溪黄草30g或金钱草25g,金钟茵陈25g 。血瘀者加丹参15g,茜草根12g,桃仁10g,土鳖虫6g 。
【解读赏析】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医常诊断为“胁痛”“黄疸”等,主要为肝炎病毒感染后引起的慢性病理反应 。本症一方面有病毒持续感染的病理机制存在,一方面又多有湿热未尽的临床表现,因此有人认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当于“湿热之邪”“湿邪”或“热毒” 。从治疗上看,清化湿热、解毒祛邪的治疗方法并不能对所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都有效,而一些并不是以清化湿热为主的方药反可获得比较显着的疗效 。
【邓铁涛慢性肝病六味饮的配方组成】因此,清化湿热方法虽然有效,但绝不是肝炎唯一的治疗方法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脏腑气血阴阳保持着协调统一,如果乙型肝炎病毒侵入机体并在宿主体内复制,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脏腑气血失调、虚实错杂而呈现出各种病理证候,此时根据具体情况调理脏腑气血功能,泻实补虚,恢复其生理功能,将有助于消除病毒,减轻症状,采用辨证论治方法进行治疗,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尤其是使用调理脾胃、清利毒热、湿邪的药剂,确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慢性肝病往往病情复杂,加之经历诸多方法治疗,临诊比较突出的是“养阴与化湿”和“正虚与邪实”两种情况,慢性肝病,久病必虚,应该扶正,顺理成章,但若邪毒亦盛又当祛邪为先,对于虚实夹杂或虚实并重的患者,处方用药应更需谨慎,以免造成“虚其虚”或“实其实”的后果 。如果肝病邪毒较盛时,则应以祛邪(清热解毒、化湿)为主,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不用或少用如党参、黄芪之类扶正药,避免病情波动或延滞,即便要加用扶正药,也应平和清淡者为宜,此时肝功能及肝炎症状明显,胆红素、转氨酶明显升高者,待邪毒消退时再酌加补益之品或加大剂量,则可“正邪兼顾、分清主次”,以得其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