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针治疗儿童和老年疾病

提起针灸,有的人总是在粗针、深针、强刺激方面下功夫,而有的效果并不理想 。如有位患者的父亲曾对我说过他为了给小孩治病,不光针灸针刺过,连纳鞋底的锥子都钻过,仍不见效,这一病例,给我思想上很大震动 。在《内经》治则“奇方不效用偶方,偶方不效反其道而求之 。”启发下,笔者认为老年人皮薄肉少,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临床上本人将粗针、深刺、强刺激不见效的儿童和老年疾病,改为浅针疗法,疗效奇迹般的出现了 。如1个“乙脑”后遗症的小孩,在地上整整爬行了8年,经3个月治疗,居然能站立和行走 。从此,本人将浅针疗法运用于多种儿童和老年疾病的治疗,并于1989年带到了国外,治疗了不少疑难杂症,深受外国人的青睐 。

治疗方法:①头部与脏腑有密切的联系,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部,头部是经气汇聚的重要部位 。大脑发育不全、“乙脑”、“病毒脑”、脑血栓、脑溢血、脑外伤等脑病后遗症,可辨证选针多气多血的四肢阳经穴位及头部腧穴 。并加针肾俞与太溪;运动障碍者加头针运动区;语言不利加头针语言区(二三区)和舌针;共济失调加针平衡区;精细动作不能做加针头针运动区;大小便失禁加针足运区;高血压、冠心病加针内关、足三里、曲池并针交感等耳穴,或耳尖放血;癫痫可针四神聪、太钟、通里等穴,亦可灸两大拇指,大脚趾两爪甲角;瘈、抽搐可针长强 。②“慢支”、哮喘可针照海、肺俞、膻中、中府、鱼际等穴,并加耳穴肺、定喘 。③各种皮肤病,以刺络疗法为主,方法是局部由外向里刺络出血,亦可梅花针浅刺加耳尖或耳背放血 。④“面瘫”三叉神经痛、牙痛,以针地仓透下关、钻竹、承泣,健侧合谷;三叉神经痛加选病支有关穴位,并针最痛点 。
⑤各类头痛,按头痛的部位不同,选针循行头部的近端或远端穴位 。如枕部头痛,可选膀胱经的天柱穴,远端可针申脉;前头痛可针神庭、内庭;偏头痛可针率谷、足临泣;头顶痛可针百会、太冲 。头痛均可加针列缺和最痛点 。
疗程:一般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或3天,再
进行下1个疗程 。
临床体会:《灵枢·官针》篇指出“半刺者…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 。”肺主皮毛,肺与皮肤肌肉有密切的关系肺能将卫气送到皮肤,使体表固密 。《灵枢·决气》篇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肺朝百脉,肺的主要功能是呼吸,形成真气,使之达于身体各部,对血液循环和体液起到调节和推动作用,使病变组织得到氧气和营养,而促进病变恢复 。
《素问·皮部论》指出“皮部以经脉为纪” 。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 。”就是说皮部不仅是经脉的分区,亦是络脉的分区 。
经络局部病变与其充辖的皮肤有一定的联系 。根据经络学说皮部与脏腑相关的理论,经络外络肢节,内属脏腑 。浅针循经皮部,能激发皮部功能活动,借助经的传导作用,而气至病所 。
《灵枢·终始》篇指出“脉虚者,浅刺之,似精气不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 。”这就是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灵枢官针》篇亦说“疾浅针深,内伤食内…病深针浅,病气不得泻” 。因而浅针的选择要结合辨病之虚实,病程之长短,病邪之浅深,脏腑之不同来掌握 。小儿体禀“稚阴稚阳”,阴阳二气俱属不足;老年人体衰多病,久病必虚,血少气弱,瘦病人皮薄肉少,对针灸恐惧者,反应敏感者以及耐受性差者等以上对象 。。
均宜采用浅针疗法 。另外浅针痛之轻微,无伤良肉,且不易晕针,患者乐于接受 。浅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素问·调经论》指出“病在气,调之卫(浅刺),病在内,调之络(刺络) 。”故病在脏腑,可在井穴、荥穴或耳部放血 。浅针后,可见局部皮肤发红,说明浅针可增大毛细血管管径,使血管阻力减弱,血液黏度降低,血流加速,血液流量增加,进而能调整气血,疏通经气,振奋阳气,改善机体“内络血瘀”的病理状态,促进疾病的恢复 。
浅针的手法很重要,要求进针贵速,出针拟缓 。进针后进行小幅度捻转运针,使病人得到温和、舒适和轻松的气至感 。
毛刺、直针刺、半刺、浮刺、络刺、扬刺、报刺等属浅针范围 。但不同的病情,要选用不同的刺法 。如皮下或肌肉间有条状或圆形触动物,或脏腑病反映到肌肤间的痛点或区域,则用报刺法;呼吸系统疾病,要疏泄皮腠之气和消散肺内之邪,则用半刺法;病位较浅的疾病,则用直刺法;肌肤不仁则用毛刺法;浅表肿瘤则用扬刺法等,故浅针疗法的选择,要根据病情的实际情况来掌握 。
火罐有温通经脉,通调气血的作用,治疗时,可配合火罐,以增强浅针疗法的功效 。
【浅针治疗儿童和老年疾病】(江西南昌洪都中医院梁清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