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肝熄风汤加减治酒精中毒性小脑变性医案

酒精中毒性小脑变性是以运动失调为主要症状,病理学上是以小脑及其传入、传出神经的变性为主的疾病,临床上是以肢体共济失调和构音障碍为主要特征 。酒精中毒性小脑变性是嗜酒者常见的小脑变性,发病率约为酒精中毒性脑病的2倍,临床特点为步态不稳、步距增宽CT和MRI研究表明慢性酒精中毒病人几乎都有小脑萎缩、小脑蚓部上端萎缩较重,蚓部上端血流量减少和糖代谢率下降明显 。
临床表现:①有多年饮酒史,约半数患者有周围神经病,男性比女性更常见 。②本病亚急性或缓慢起病,出现小脑体征,主要表现为下肢和躯干小脑性共济失调,呈阔基底站姿和步态,步态不稳、直行时明显,不能急转弯,突然站起困难,检查跟膝胫试验不准,上肢轻度动作笨拙,可有意向性震颤,肢体保持固定姿势时可出现类似帕金森综合征的手指震颤,躯干可按前后方向呈特异性3Hz节律摆动 。少数病人伴轻度构音障碍和眼震等 。③多数病例小脑症状进展数周或数月后,多年稳定不变,个别患者小脑症状呈跳跃式进展严重感染性疾病可使症状加重 。本病可出现特殊综合征:a病人只表现为姿势及步态不稳,肢体运动不受累,病理改变局限于小脑蚓部前上部;b除有急性短暂和可逆的特点,临床表现与普通型近似,此型可能是生化功能改变,不出现结构性病变;④T及MRI检查显示明显的小脑萎缩,蚓部上端萎缩较重 。
【病案举例】
男,38岁,2006年2月3日初诊 。患者双腿痿软无力,伴言语不利,反应迟钝3月余 。平素有饮酒嗜好10余年,日均饮白酒5001500ml.3月前感双下肢无力,渐至站立不稳,不能行走,语言不利,声音顿挫,表情呆滞,反应迟钝,失眠心烦,头晕健忘,记忆力和计算力明显减退 。大便干,小便黄 。舌体瘦,质红,苔黄,脉弦滑数 。指鼻试验(+),闭目难立征(+) 。颅脑MRI示:小脑蚓部萎缩 。于某省级医院诊断为酒精中毒性小脑变性 。住院治疗,口服大量维生素B1治疗月余未见明显疗效,遂求诊于中医 。
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脑髓失养,治宜滋阴泻火,活血开窍 。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 。处方:天冬20g,白芍5g,怀牛膝15g,玄参2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龟甲15g(先煎),青蒿15g,川子9g,生麦芽15g,泽泻20g,石菖蒲15g,牡丹皮2g,丹参20g,炙甘草6g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30分钟服用 。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酒精中毒性小脑变性医案】二诊:服药12剂,诸症明显好转,能慢步自行行走,呈蹒跚步态,自觉头脑较前清爽,纳眠可,大便稀,日1次,小便正常 。查体同前,初诊方加黄芩9g,黄连6g,葛根20g,水煎服,日1剂 。
三诊:服药12剂,诸症继续好转 。语言较前流利,指鼻试验(),闭目难立征(±),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 。血府逐瘀汤加味 。处方:柴胡9g,枳实12g,川芎9g,当归9g,赤芍15g,川牛膝15g,红花9g,桔梗9g,生地黄15g,葛根20,女贞子15g,黄柏9g,炙甘草9g 。水煎服 。
四诊:患者服药12剂,体力智力均明显提高,已能从事正常的生产劳动,查体:指鼻试验(-),闭目难立征(-)中药继以上方化裁,巩固疗效,随诊6月,体健无恙 。
按:本病例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相修平主任医师所诊治的典型病例 。相老师分析:酒为湿热之最、纯阳之物,与火同性,患者长期大量嗜酒,影响脾胃运化,酿湿生热,湿热熏蒸于上,久则耗伤五脏之阴,尤以肝肾为着 。肝肾同源脑为髓之海,今肾水不足,脑髓空虚,神机失养,筋脉失充,故有头重脚轻、痿软无力、走路不稳、语言不利、记忆力计算力减退等临床表现治疗首用镇肝熄风汤加泽泻、石菖蒲,重在滋阴潜阳,降浊开窍,因“久病成瘀”,配丹参、牡丹皮凉血活血养血 。药后初见成效,是因阴津已充,脑络筋脉得以濡养 。而湿热瘀血病理并存,故治疗中表现大便稀,舌暗红,配方葛根苓连汤加强清利湿热,且与滋阴药相伍滋阴不助湿,利湿不伤阴,再更方血府逐瘀汤加葛根、黄柏,以行气活血,升清降浊 。总之该病案先后以滋阴泻火、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为法,对调整阴阳、气机升降,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细胞,恢复小脑平衡障碍,具有标本兼治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