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水肿医案

水肿乃体内水液潴留,全身浮肿之证 。此方证之水肿乃本虚标实,病机为肾阳虚衰,阴盛于下,膀胱气化无权,水道不利所致;又复感寒邪,寒水相搏,使肿势转甚 。论中虽未提及,但从药物协同分析,本方有发表散寒,温阳利水之功能,投之可内外分消,水肿自去 。

临床辨证常兼见:全身微肿,腰痛酸重,小便量减,四肢酸冷,恶寒无汗,发热嗜眠,神疲萎糜,口淡不渴,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等症 。
我们常以此方加减治疗现代医学诊断的急慢性肾炎,心脏病所致的水肿,尤以立冬节气交替和气候骤变加重的病例而伴发热恶寒无汗者多能获效 。但附子须用15至30克之间,细辛9至15克之间为宜,挟喘者加杏仁,肺有热者酌加石膏,并根据“少阴负跌阳为顺”之理,每于方中加白术0克,健脾利水,其效更佳 。现举临床治验:
刘××,男,47岁,于1978年11月7日诊治 。
1966年患急性肾炎,经中西医治疗好转但余留面目微肿,时轻时重,给服健脾祛湿,化气利水中药肿势稍减,继服无效又服西药利尿之品,其效亦不明显,体弱不易接受,每至冬季和感寒常发作,由于衣着不慎,感寒发热,病情加重,肿喘发作 。
证见:全身微肿,腰以下较甚,腰痛酸重,小便不利,伴恶寒无汗,发热而喘,胸闷不舒,四肢厥冷,神疲乏力,面色的白,口唇色淡,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化验检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证属阴盛阳衰,复感于寒,水湿横溢;治宜:解表散寒,温阳利水方用:炮附子24克,麻黄、细辛各15克白术30克,杏仁12克 。
服药2剂汗出热解,水肿亦减,继服温阳益肾健脾利湿之剂以善后,阳气得复,寒水得化,小便得利而水肿消失 。化验尿蛋白阴性,临床治愈 。两年来只在气候交替时服药预防,已参加工作 。
体会
麻黄细辛附子汤为温阳发表之峻剂,由于仲景论述简要,加之药物峻猛,运用若只从两感入手,就局限了运用范围,细审仲景冠“少阴病”三字有着深远的意义,临床中必从方证病机和药物的协同分析予以推敲,才能扩大此方的运用范围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水肿医案】从脏腑关系看,少阴统括心肾,兼水火二气,水能克火,故易从寒化,若肾阳素虚,盛受外邪,则表现出本虚标实之证 。故辨证为肾阳不足,寒邪外袭之证皆可以此方加减施治 。仲景虽指出“脉沉”“发热”之症,仅是此方治症之一 。在临床中,往往出现有脉沉,无发热,或有发热,无脉沉者 。或脉迟,或浮大无力等,甚至无此二症者,只要辨其为本虚标实之证,不受中西医各种病名所限,投之可收异病同治之效 。
不同药物的配伍及煎服法,则可起到不同的作用,三药均为峻烈之品,有“有汗不得用麻黄”之说,“细辛不过钱”之论,细审仲景之论,“汗出而喘,无大热者”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实乃有汗用麻黄之例 。此说不能作凭要以临证病机为主 。考仲景细辛用量,常用二三两之间,计算合现在12至15克之间,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少用有温经散寒之功,多则有下通肾气,内化寒饮之效 。入煎剂内从没出现过中毒的表现 。虽大剂用麻黄,仅为微汗出,对于四肢病变,则有通其经,温四肢,直达病所之功
要得提高疗效,尚须注意药物的煎服法,论中云:“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三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仲景谓之去上沫者,乃谓其所浮之沫发散过烈周先生生前在总结50余年经验时说:“盖麻黄之性,全在初煎之沫上,若去其沫则效用减矣 。”我们在临床中常嘱患者三药合煎,不去其沫,三煎合于一起,多次频服,其效更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