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解毒汤加减治银屑病医案

银屑病是一种以鳞屑性皮损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 。本病以青壮年多见,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
本病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主要有遗传学说、免疫功能紊乱学说、感染学说、代谢障碍学说等 。此外精神创伤外伤、手术、月经、妊娠和食物等可为诱发因素或使皮损加重 。西医认为,银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其发生机制是一种免疫介导性疾病 。临床上分为寻常型、关节型、脓疮型和红皮病型 。
银屑病中医称之为“白疕”、“松皮癣”、“疕风” 。本病总由营血亏损,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成 。初起多挟有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肌肤,以致营卫失和,气血不畅,阻于肌表而生;或兼湿热蕴积,外不能宣泄,内不能利导,阻于肌表而发;病久风寒、风热、湿热之邪已化,而气血耗伤,则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更为显露;或因营血不足,气血循行受阻,致淤阻肌表而成;或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更使营血亏损 。根据病因病机,清热解毒应贯穿本病治疗始终 。
【临床应用】
张氏观察病例:全部病例来自本院门诊和住院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20例 。治疗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22~71岁,平均(36.3±10.2)岁;病程1~20年,平均(10.2±7.8)年 。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24~68岁,平均(35.69.5)岁;病程8个月~16年,平均(8.8±.3)年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情况基本均衡,并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与中医分型标准:寻常银屑病 。目前,以好发部位皮疹特点及特殊病理改变作为首选诊断方法,参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1999)21~22号新药临床研究批件《中药新药治疗白疕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寻常银屑病的诊断标准和评分标准,其中评分标准可反映寻常银屑病病变程度 。
治疗方法:治疗组予加味黄连解毒汤,药用: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各10g,大黄5g,熟地、生地各20g,枸杞子10g,丹参、莪术、白茅根各15g,生槐花10g,茯苓2g,猪苓10g,甘草20g每日1剂,水煎,每次100ml,每日3次,早中晚口服 。对照组:消银片,每次7片,每日3次,口服,1个月为1疗程 。
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4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8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按:银屑病临床上以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为特征,依据《医宗金鉴》“癣病特形有六般,风热湿虫是根原”;《外科正宗》“风燥邪毒用于脾肺二经”;《外科大全》“卫外不固,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之论,本病以阴血亏损为本,血热、血燥、血瘀、湿阻为标,针对本虚标实这一病机特点,采用滋阴养血、凉血活血、解毒除湿、标本兼治之法 。本观察病例用黄连解毒汤并酌加大黄,通降三焦火毒,使诸火毒从二便而出;重用生地、熟地、枸杞子滋阴养血润燥;辅以丹参、莪术活血化瘀;生槐花、白茅根以清热凉血;茯苓、土茯苓、猪苓健脾除湿;甘草调和诸药 。共奏滋阴养血、凉血活血、解毒除湿之功,临床应用,取得良效 。
陈氏1以黄连解毒汤为基础方配合西药治疗银屑病28例,28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所有病例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8例,女性20例;年龄16~50岁,平均35.2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2.5年躯干、四肢皮疹者25例,头部、躯干、四肢皮疹者3例;治疗前2周均未用任何药物 。
治疗方法:美能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液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2周后,改成美能片剂50mg,1日3次口服,同时给予黄连解毒汤加味,药用:黄芩20g,黄连15g,黄柏20g,栀子10g,生地15g,丹皮15g,赤芍10g,白鲜皮20g,地肤子20g 。上方水煎,每日1剂,分2次口服,连续治疗1个月 。
治疗结果: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3%
按: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病,确切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美能的主要有效成分甘草酸苷是一种皂苷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调节作用 。中医认为银屑病治疗上应清热凉血、祛风解毒、活血化瘀、养血润肤为主,选用黄连解毒汤加味,具有上述之功效 。美能和中药内服联合应用,缩短疗程,毒副作用少,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病案举例】
(1)曾某,男,19岁,1977年8月19日因头皮、四肢出现红斑脱屑、瘙痒,在某医院皮肤科诊断为牛皮癣,治疗效果不显 。1978年9月12日经介绍来我科治疗 。头部、胸背见蚕豆和指头大小不等红斑鳞屑皮损,其鳞屑疏松而易剥脱、脱尽后呈筛点状样出血,头发被损害成束,右腹股沟皮疹较多,部分融合成片,抓破后有黄色分泌物,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系湿热内蕴、兼挟风邪 。治宜凉血解毒、祛风胜湿,药用加味黄连解毒汤:黄芩10g,黄连10g,黄柏12g,丹皮12g,元参12g,二花12g,石膏24g,防风10g,公英15g,蝉衣10g,赤芍12g,白鲜皮12g,苍术10g 。若大便干结加大黄10g;小便短赤加金钱草30g;湿重加苡仁30g,云苓1g,滑石30g;血热津伤加生地15g;痒甚者加蜈蛤三条 。配合外用药 。服药6剂,皮损的红色明显减退,鳞屑减少 。仍用前方去蜈蚣加当归,先后服药30余剂 。10月19日复诊,红斑鳞屑皮损已消失,胸背皮色恢复正常,头部及右腹股沟原皮损处色素沉着,已无痒感,未见新生的皮疹,获临床治愈 。
按:方中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具有扩张末梢血管,止血、抗过敏及抗炎作用 。丹皮、元参、赤芍可凉血活血,外加防风、白鲜皮、蝉衣祛风止痒,苍术祛湿,诸药合用,共奏凉血解毒、祛风胜湿之功能 。
(2)谭某,女,65岁 。半年多来,躯干四肢,发生红色皮疹奇痒不愈,经某医院皮肤科诊断为“牛皮癣1977年5月9日,胸背及下半身的红斑皮疹夹有少许小脓疱,流水,瘙痒,痛苦难忍,不能人眠,经某医院病理诊断为脓胞型牛皮癣 。1977年5月20日转本科治疗,头部、四肢、躯干可见红斑,及散在的小脓疱,少腹及腹股沟旁尤甚,皮疹表面有轻度脓样渗出液及糜烂、痂皮,基底部微肿而红润,部分皮损表面有黄色脂性落屑,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细数 。据其脉证乃湿热内蕴、血热炽盛,兼感毒邪而致 。治宜清利湿热,凉血解毒,药用黄连10g,黄芩10g,黄柏12g,丹皮12g,二花12g,公英30g,赤芍15g,桃仁30g,大黄10g,白鲜皮10g,金钱草30g,石膏30g.1977年5月26日,皮损、瘙痒有明显好转,皮损面已无脓性分泌物,脓疱消退、大便通畅 。仍守原方去大黄、薏仁,加元参12g,蝉衣10g,继服上方约30余剂6月复正常,获临床治愈 。患处皮
29日,全身皮损都消失,仅患处皮肤遗有色素沉着斑,饮食睡眠恢按: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丹皮、赤芍、桃仁活血凉血,大黄、石膏泻热,另加二花、白鲜皮清热止痒,此方适用于银屑病血热证 。
用于本例患者恰中病机 。
(3)患者,49岁,男,1981年11月10日初诊主诉:全身寻常性干癣,糖尿病、慢性鼻窦炎病史 。查全身肌肤遍布干癣,颜面未发现 。诊见颜面赤红色,舌苔薄白湿润,脉实有力,血压21.28/13.3kPa(160/100mmHg) 。病起于1967年,已历14年,经多处病院治疗,未见好转,全身赤色斑点,渐次结出干巴的痂皮,剥落后银白色,基底色红 。现在全身干癣,前胸部较少,主要从背部至腰、下肢等处几乎全部发红,结痂,但不全痒,足上也有癣,如手掌大小,诊察后,很多痂皮落剥于诊察台上 。腹诊:腹部柔软,未见“胸胁苦满”,以及“瘀血症”出现的抵抗性压痛等症状,稍有少腹不适之感,尿检查有尿糖(+) 。根据望诊,患者的症状明显属于血热、血燥,加之瘙痒、分泌物较多,痂皮之下肌肤色红,因此投与消风散(苦参0.5g)服用2个月,红色渐退,症状有所改善 。但为了加速疗效,于2月15日改用温清饮加连翘、薏苡仁 。3月23日来院时,皮疹已消减一半,只是温清饮服后,胃部感觉钝痛,再与消风散加二陈汤服用 。此方服后见效较快 。6月15日来院时,全身红斑消退90%,已转为正常皮肤,惟下肢残余少许斑疹,患者非常欣喜 。8月患者因忙而停药,加之饮酒的关系而复发,大片的干癣又重新发生,仍用原方消风散加二陈汤续服,这时患者腹部充实膨满,全身呈实证症状,12月17日曾去美国旅行,其间病状再度加重 。腹部胀满,胸胁苦满症状明显出现,因此投以大柴胡汤合黄连解毒汤,服药后见效非常显着,血压降为19.15/11.44kPa(144/86mmHg),继续服本方,直至1985年10月18日全愈辍药,停药后1年余未再发18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银屑病医案】按:银屑病在病变过程中常常时轻时重且容易反复发作,是临床上较为难治的一种皮肤疾病 。根据临床观察,汉方药治疗牛皮癣的有效率约为30% 。汉方常用的方剂是:虚证以桂枝加黄芪汤、黄连阿胶汤治之,实证选用消风散、温清饮瘀血常用大黄牡丹汤、桂枝茯苓丸等 。本例初诊时全身皮肤鲜红,先用消风散治之显效,再度复发后实热表现显着,又以大柴胡汤合黄连解毒汤治之获得满意疗效,患者连续服药5年,停药后至今未再复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