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解毒汤加减治带状疱疹医案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累及神经及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 。特征为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本病好发于成人,老年人病情尤重 。多数患者愈后很少复发,极少数病人可多次发病 。好发春秋季节,四季皆有 。
西医学认为,带状疱疹与水痘是由同一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不同疾病 。该病毒被儿童感染后多引起水痘 。部分患者亦可为隐性感染,当病毒感染后进入体内,以一种潜伏的形式长期存在于脊神经和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导致潜伏病毒的再活动,而发生本病;该病毒被成人接触后,则多直接引起带状疱疹,这些患者大多有细胞免疫缺陷 。
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缠腰火丹”等,俗称“串腰龙”、“蜘蛛疮” 。本病因情致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妄动,肝经火毒,外溢皮肤而发;或脾经湿热内蕴,外溢皮肤而生;偶因兼感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肌肤而成 。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盛,气血凝滞,以致疼痛剧烈,日久才能消失 。治疗上宜清热、解毒、止痛为主 。
【临床应用】
蒋氏等观察病例:本组67例均为门诊患者,男性28例,女性3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 。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急性起病,24h内就诊,未经过其他治疗;临床表现为集簇性水泡,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刺痛,或有脓疱、坏死 。
治疗方法:黄连解毒汤加味,药用:黄连9g,黄芩6g,黄柏6g,栀子9g,柴胡10g,白蒺藜10g,玄参10g,元胡10g,连翘15g,生甘草6g 。若兼瘀血者,加当归、赤芍、丹皮;兼气滞者,加香附、枳壳、川芎;兼气虚者,加黄芪、党参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忌食辛辣、油腻、戒烟、戒酒 。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30%,疼痛明显减轻;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 。
治疗结果:本组67例,治疗时间7~12天,治愈62例,好转5例 。治愈率92.5%,有效率100% 。应用黄连解毒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67例,取得满意疗效 。
按:黄连解毒汤主治一切实热火毒 。黄芩、黄连、黄柏均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配栀子清三焦之火,凉血解毒;柴胡、白蒺藜均入肝经,可疏肝解郁、理气化火;连翘为“疮家圣药”,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玄参清热解毒并有养阴之效;配元胡理气止痛;生甘草调和诸药、清火解毒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散郁解毒之功效 。现代药理证明,黄连解毒汤有确切的抗病毒作用,是行之有效的方剂 。
王氏2观察病例: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43例,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5岁,平均36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7天,平均5天 。带状疱疹位于胸背部30例,腰背部10例,面额部2例,颈背部5例 。其中大疱性17例,坏疽性13例,出血性6例,轻微小疱性10例 。对照组43例,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16岁,平均35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6天,其中大疱性15例,坏疽性10例,出血性12例,轻微小疱性6例 。
诊断依据:具有典型按神经支配区域分布的皮肤炎性红斑,其上有成簇疱疹;皮损面积:头部超过体表面积的1%,躯体超过体表面积的3%;患处神经痛痒,体温超过38℃ 。
治疗方法:观察组:方药组成为黄连12g,黄芩12g,黄柏12g,栀子12g,紫花地丁9g,生地9g,蒲公英g,赤芍9g,滑石9g,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在皮疹周边部用三棱针散刺出血,加拔火罐,每日2次 。对照组:口服大青叶合剂,外涂炉甘石洗剂,静青霉素和病毒唑注射液 。治疗结果:以患处干燥结痂,神经痛痒消失,体温恢复为正常的时间判断疗效,用药后3天为显效,4~7天为有效,超过7天或留有后遗症为无效 。
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按:该病临床症状轻重程度相差很大,轻者仅神经痛或有皮肤红斑,能够迅速治愈 。如火毒湿邪壅盛,则全身毒性较强,皮损面积大,疼痛较剧,病程时间长,容易产生并发症,留下后遗症 。黄连解毒汤加减方中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皆清热解毒药,能泄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地丁、公英泄毒消疮痈作用较好,生地、赤芍泻火凉血,滑石清热利湿,甘草解毒,调和诸药,配合刺络拔罐,可清泄血中郁热,取“莞陈则除之”之意,共奏清热解毒,泻火凉血,利湿止痛之功,则疱疹自愈,免留后遗症,较西医学效果好 。
杨氏3应用加味黄连解毒汤内服外敷治疗眼带状疱疹49例,并与西药治疗组48例对照 。
治疗方法:对照组:全部用西药治疗,病毒唑5%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维生素B6100mg,B12500g肌注,每日1次,泼尼松5mg,每日3次口服;炉甘石洗剂外擦,每日3次 。皮损干燥或结痂者加用红霉素眼膏外涂,每日3次 。并发角膜炎者给予病毒唑、疱疹净和氯霉素滴眼液点眼,每日4次 。观察组:用加味黄连解毒汤内服外敷,药用:黄连3g,炒黄芩、黄柏炒山栀、炒白术、红花各10g,木通、川芎各6g,车前子(包煎)15g,龙胆草3g每日1剂,煎汤 。头二汁内服,第三汁过滤后加入冰片1g,做患处湿热敷,每日3次,每次30min 。对并发浅层角膜炎患者,在中药方中加入谷精草20g,木贼草、蝉蜕、密蒙花各10g同时予病毒哇、疱疹净和氯霉素滴眼液点患眼,每日4次 。有1例并发虹膜睫状体炎者则加用,
1%阿托品滴眼液点眼,每日2次,充分扩瞳;地塞米松及氯霉素滴眼液点患眼,每日4次,吲哚美辛(消炎痛)25mg,每日3次口服 。
疗效标准:痊愈:皮损及自觉症状完全消失 。有效:自觉症状减轻,皮损大部分消失 。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或加重 。
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40例,占81.6% 。有效9例,占18.4%;对照组中痊愈14例,占29.2%,有效34例,占70.8% 。
疼痛减轻情况:观察组疼痛当日减轻者28例,2~3天内减轻者19例,4~5天内减轻者2例,平均1.8天;对照组疼痛当日减轻者11例,2~3天内减轻者18例,4~5天内减轻者12例,6~7天内减轻者7例,平均3.9天 。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t=4.17,P<0.05) 。皮损变化情况:经治疗观察组患者2~3天后疱疹开始萎缩,5~7天干枯结痂,9~10天开始脱痂,病程平均8.8天;对照组患者治疗后4~5天疱疹开始萎缩,8~10天干枯结痂,11~15天开始脱痂,病程平均13.6天 。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t=3.84,P<0.05按: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脾经湿热蕴结,复感风热毒邪,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郁于眼睑肌表而发病 。因此,选用加味黄连解毒汤治疗,清热解毒、散瘀除湿以治其本 。煎汤取汁再加冰片,局部湿热敷为外治,以清热凉血、散瘀止痛,药力直接作用于创面,扩张血管,活血化瘀,促进红肿消退,渗液吸收 。内治外治相结合充分发挥药效,增进了疗效 。用本法治疗眼睑带状疱疹对于缩短病程,减轻症状有着积极的作用 。
屠氏4自拟重板黄连解毒汤治疗带状疱疹23例,取得满意疗效 。
治疗方法:自拟重板黄连解毒汤方加减,药用:黄连10g,黄芩12g,黄柏10g,焦山栀10g,大青叶30g,板蓝根30g,金线重楼12g,赤芍10g,生甘草10g 。病发于胸胁者,加柴胡、瓜蒌皮仁;在腰及下肢者,加川牛膝、重用黄柏;热盛者,加银花、蒲公英;湿盛者加生薏苡仁、滑石;痛甚者加地龙、蜈蚣 。上药加水500ml,煎成250ml,为第1汁,药渣加水400ml,煎成200ml为第2汁,两汁混合,上下午分服 。治疗结果:水疱全部收敛结痂,皮损消退 。除1例73岁老人疼痛延续半年多未愈外,其他病例疼痛全消 。
按:本病以清热、解毒、止痛为治疗大法,黄连解毒汤为治疗一切火毒证的代表方 。黄芩、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栀子泻三焦之火,凉血解毒 。加大青叶、板蓝根清热解毒,金线重楼解毒止痛,标本兼治,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病案举例】
(1)邱某,男,60岁,1994年10月5日初诊 。头面起水疱伴疼痛4天,曾在某院诊为“带状疱疹”,给予聚肌胞,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病渐加重,皮疹增多,疼痛加剧,夜不能寐,烦躁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皮肤科检查:右颞颊部水肿性红斑上可见集簇性水疱、脓疱,带状排列,互不融合 。西医诊断:带状疱疹 。中医 。:辨证:湿热火毒,蕴阻肌肤 。治宜清热泻火,除湿解毒,佐以止痛 。
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味,药用:大青叶、紫草、贯众各15g,玄胡、川楝子各12g,黄芩、黄连、栀子、黄柏、赤芍、丹皮、玄参、木通、泽泻各10g 。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7剂皮损大部分消退,惟疼痛仍剧,改用清热解毒通络止痛法,处方:蚤休30g,大青叶、丹参、鸡血藤各15g,黄芩、黄连、栀子、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各10g服药7剂,疼痛大减,已能安睡,继用全蝎粉6g,2次/天,而收全功 。
按:本例颜面发疹、间有脓疱,剧烈头痛,乃湿热火毒上攻头面所致,故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黄连解毒汤随症加减,获效甚捷 。
(2)蒋某,男性,47岁 。患带状疱疹已半月余,曾经中西药多方治疗,疗效均不佳 。诊见左胸胁疱疹排列成带状,疱壁发亮,基底大小不一而发红,疼痛剧烈,状如针刺苔黄薄,脉弦滑,即投以重板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10g,柴胡10g,板蓝根30g,黄芩12g,金线重楼15g,黄柏10g,焦山栀10g,瓜蒌皮、瓜蒌仁各15g,枇杷叶30g,银花30g,蒲公英30g,赤芍15g,滑石15g(包煎),地龙15g,蜈蚣2条 。服药5剂后疼痛缓解,水疱已敛,惟基底尚红润,以上方增丹皮10g,再服5剂而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带状疱疹医案】按:带状疱疹是由湿热毒邪,郁结肌肤,化火伤营,营卫失调所致,治疗应重湿热毒三字 。重板黄连解毒汤中黄连、黄芩、黄柏、山栀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之功,为主药伍以清热泻火、解毒止痛之重楼、甘草,配以清热解毒、凉血和营之大青叶、板蓝根、赤芍全方汇清热泻火、燥湿解毒、凉血和营为一体,是抗病毒之良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