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煎加减治溃疡性结肠炎医案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 。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 。病程漫,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发作的诱因有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调、继发感染等 。血性腹泻为最主要的症状,粪中含血、脓和黏液 。较轻者每日2~4次,严重者可达1~30次,粪便呈血水样 。晚期可因纤维组织形成的瘢痕引起结肠狭窄,也可形成假性息肉,泄泻往往是黏液性为主 。
【一贯煎加减治溃疡性结肠炎医案】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于“泄泻”、“痢疾”的范畴中医学认为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或感受外邪,损伤脾胃,酿生湿热,均可导致热蕴结大肠,肠道气血凝滞,壅而生脓,腑气传导逆乱,故见腹痛,腹泻,便下黏液,脓血等症 。如志不畅,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脾,导致肝脾不和,也可腹痛腹泻 。若病情迁延日久,导致脾胃虚弱,或脾病及肾,脾肾阳虚,则经常腹痛溏泄或五更泄泻 。
【临床应用】
史氏应用一贯煎加味治疗黏液性溃结30例,取得良好疗效 。治疗方法:基本方:一贯煎基本方北沙参10g,麦门冬10g,当归10g,生地黄15g,枸杞子12g,川楝子10g 。加减:口渴甚加玄参、南沙参、玉竹、天门冬、石斛;气不足加太子参或党参;腹胀甚加枳实、白术、炒莱菔子;腹痛甚加金铃子散、芍药甘草汤便秘加麻仁、桑子;腹泻甚加蚂蚁草;假息肉(或息肉)形成加藤梨根、野葡萄藤 。治疗结果:痊愈1例,好转29例
【病案举例】
患者,男,39岁 。因大便出血2个月伴不利,大便呈脓血状,伴里急后重,于2002年3月7日~4月10日在某医院行直肠息肉摘除术,术后腹泻、黏液便加重,于6月29日来院门诊,大便后见黏液鼻涕便,每天20多次,几乎每半小时大便1次,夜不能寐,人消瘦10余斤,在就诊过程中就上厕所2次,大便均为黏冻状,脉弦滑,舌质红,苔黄膩,给予清热燥湿之中药煨木香10g,黄连9g,藤梨根30g,野葡萄藤30g,凤尾草30g,吴茱萸4.5g,炒白芍20g,陈皮15g,厚朴12g,白芷5g,防风12g,当归15g,槟榔9g,甘草5g同时给予西瓜霜1.5g加入生理盐水40ml,每晚临睡前保留灌肠1次7月6日二诊,大便如粒子便,黏液便,大便次数未减,便前后腹痛甚,口千喜饮 。方改为一贯煎加玄参6g,天麦冬各5g,生地15g,麻仁20g,炒莱菔子18g,太子参12g,北沙参15g,玉竹15g,枸杞子20g,石斛15g,当归15g,白芍20g,煨川楝子12g,藤梨根30g,野葡萄藤30g,甘草5g7月15日三诊,大便4~5天一行,黏液量,次数仍10次之多,但胃纳明显好转,便前后腹痛明显减轻,加大原方增液润肠,益阴生津的中药,亦加用疏肝解郁之中药:玄参9g,天麦冬各9g,生地15g,麻仁20g,炒莱菔子18g,太子参15g,南北沙参各15g,玉竹12g,枸杞子20g,石斛18g,当归15g,白芍20g,煨川楝子12g,藤梨根30g,野葡萄藤30g,柴胡9g,煅牡蛎30g,甘草5g.7月27日四诊,大便已2~3天一行,今日大便见鲜血,大便常规见血液(++),黏液(+),镜检红细胞(+++) 。白细胞0~2,隐血(++++),但焦虑急躁心情明显好转 。在原方的基础上加了凤尾草30g,地榆18g,麻仁增至25g,大便鲜血很快消失 。至9月16日再诊大便已畅,大便成形,已无血便无黏液便,精神、胃纳均已恢复病前 。继续给予上方加减调理至今,大便正常,偶有少量黏液,体重已超过就诊前 。
按作者在临证过程中发现相当一部分晚期病例,由于肠道纤维瘢痕和假息肉形成,泄泻主要以黏液为主,或者有便秘伴大量黏液,或腹胀,动力不足等肠功能紊乱表现 。一贯煎的功效是滋养肝肾,疏肝理气,用生地、枸杞子、当归、麦冬、北沙参滋养肝肾阴血,合以川棟子疏肝理气,使肝体得养,肝气条达,为本方配伍特点 。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造成免疫功能、胃肠功能、身心状态常常处于失调状态,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当患者以便秘、黏液为主常可加用增液润肠的增液汤(玄参、生地、麦冬),益阴生津的益胃汤(沙参、麦冬、玉竹、生地);也常加用枳术汤加桑椹子、麻仁、炒莱菔子以利健脾消痞;如动力不足气阴二亏加太子参,气不足加炒党参 。由于本病是反复发作性疾病,病变不局限于肠道,而且往往并发全身疾病,因此治疗时间相对稍长,以巩固疗效 。
推荐阅读
- 一贯煎加减治功能性消化不良医案
- 一贯煎加减治胆汁反流性胃炎医案
- 一贯煎加减治消化性溃疡医案
- 一贯煎加减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医案
- 一贯煎加减治慢性浅表性胃炎医案
- 一贯煎加减治高血压病医案
- 一贯煎加减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医案
- 一贯煎加减治高脂血症医案
- 一贯煎加减治心律失常医案
- 一贯煎加减治肺结核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