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消毒丹加减治冠心病医案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临床分型:1.心绞痛型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闷胀感,伴随明显的焦虑,持续3到5分钟,常发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有时可累及这些部位而不影响胸骨后区.用力、情绪激动、受寒、饱餐等增加心肌耗氧情况下发作的称为劳力性心绞痛,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缓解.有时候心绞痛不典型,可表现为气紧、晕厥、虚弱、嗳气,尤其在老年人.根据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指的是发作一月以上的劳力性心绞痛,其发作部位、频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诱使发作的劳力大小,能缓解疼痛的硝酸甘油用量基本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指的是原来的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增加,或者新发作的劳力性心绞痛(发生1个月以内),或静息时发作的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前兆,所以一旦发现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2.心肌梗塞型梗塞发生前一周左右常有前驱症状,如静息和轻微体力活动时发作的心绞痛,伴有明显的不适和疲惫.梗塞时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甚至刀割样疼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整个前胸,以左侧为重.部分病人可延左臂尺侧向下放射,引起左侧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部分病人可放射至上肢,肩部,颈部,下颌,以左侧为主.疼痛部位与以前心绞痛部位一致,但持续更久,疼痛更重,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有时候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容易与腹部疾病混淆.伴有低热,烦躁不安,多汗和冷汗,恶心,呕吐,心悸,头晕,极度乏力,呼吸困难,濒死感,持续30分钟以上,常达数小时.
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就诊.
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很多病人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没有感到过心绞痛,甚至有些病人在心肌梗塞时也没感到心绞痛.部分病人在发生了心脏性猝死,体检时发现心肌梗塞后才被发现.部分病人由于心电图有缺血表现,发生了心律失常,或因为运动试验阳性而做冠脉造影才发现.这类病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和心肌梗塞的机会和有心绞痛的病人一样,所以应注意平时的心脏保健.
【甘露消毒丹加减治冠心病医案】4.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部分患者原有心绞痛发作,以后由于病变广泛,心肌广泛纤维化,心绞痛逐渐减少到消失,却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气紧、水肿、乏力等,还有各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还有部分患者从来没有心绞痛,而直接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5.猝死型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6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所致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异常,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
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心悸"等病范畴,其成因,正如《金匮要略》所言:"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虚也."或因寒湿外侵,气血运行受阻,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滋生痰显,阻碍心脉,或劳逸失度,损伤心脾,气血化源不足,或七情内伤,气血瘀滞,或因先天不足,加之调养失当,久病及心,致心脏阴阳气血虚损而发病.总之,冠心病主要是阳虚阴盛或损阳伤正所致的本虚标实证.虚是气虚阳虚,久病阳损及阴,或兼见阴虚血虚,虚是根本,瘀是标象.临床观察发现冠心病以阳虚血瘀(或兼有痰湿)者居多.对冠心病的治疗着重于整体观,辨证施治.补心气、温心阳、益心阴(血)是治本大法,活血化瘀、理气化痰是治标之法.若出现因湿热内停所致的胸痹发作,则可选用甘露消毒丹清利湿热,宣痹通阳.
【病案举例】
某某,男,56岁,于1998年11月5日初诊.主诉:咳嗽、气喘月余.既往于10余年前诊断为冠心病.于1个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气喘,不得平卧,痰黄而黏,伴腹胀纳呆恶心欲呕,身重倦怠,小便不利,下肢水肿.查体:唇紫绀,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心音低钝,心率98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坦肝脾未触及肿大.舌质暗红,苔腻略黄,脉滑.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PtV1阳,,,
性,诊断为冠心病,心力衰竭.证由脾虚水湿内停,郁久化热,湿热相合,上凌心肺所致.治以清热利湿,化痰平喘为法,以甘露消毒丹加减,组方:滑石30g、茵陈15g、连翘15g黄芩6g、石菖蒲15g、川贝母6g、通草6g、射干10g、炙麻黄6g、杏仁12g,3剂,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药后小便通畅,双下肢水肿消退,咳嗽、气喘减轻.继之以健脾益气之剂巩固,随访2年未复发.
按语:本例患者素有冠心病史,正气比较虚弱,加之外感寒邪,气机闭阻,脾虚水停,郁而化热,上凌心肺,故出现咳嗽、气喘、不能平卧等症状,治用甘露消毒丹加麻黄清热化湿,振奋心阳,宣通气机,疗效显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