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仁加味萆薢分淸饮的配方组成

【配方组成】萆薢、乌药、益智、车前子、射干、苦参、翻白草各15g,炮山甲(代)9g
【作用与功效】清热利湿,分清化浊.
【适应证】乳糜尿湿热蕴结型.
【李氏临证心得】湿热蕴结型表现为小溲浑如米泔,置之沉淀似絮,心胸痞满,口渴,舌苔黄腻.用法:阴虚患者服用本方,注意中病即止,不宜久服.加减运用:出血较多者加炒蒲黄、琥珀;热象明显、口渴欲饮者用加黄芩、知母.
【李济仁加味萆薢分淸饮的配方组成】方歌:加味萆薢分清饮,苦参翻白台乌灵.益智固精能缩尿,车前利水又通淋.射干除热兼蠲毒,山甲疏经络亦清湿热蕴藏宜炙服,乳糜尿祛效如神.本方由萆薢分清饮加味所得.
方中射干、翻白草不仅清热解毒之功颇佳,且具消肿、抑菌等综合消炎作用,有利于淋巴组织慢性炎症的消除.
【解读赏析】李先生临证体会到萆薢分清饮为膏淋主方,苦参补肾水而制相火,清湿热又能杀虫,事半功倍.临床可酌情另加白茅根、炒蒲黄、琥珀末(吞服)清热止血,合茯苓、石韦,以助利水渗浊通淋之功,通则不痛.
方剂学上,萆薛分清饮有两个,一个记载于宋代杨倓的《杨氏家藏方》中,称为杨氏萆分清饮.该方组成为:益智、萆薢、石菖蒲、乌药各等份.共为细末,加人食盐少许,每服9克.有温肾利湿,分清化浊的作用.主治虚寒白浊证.
症状有小便频数,浑浊不清,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脉沉.此方是治疗下焦虚寒型淋证的代表方,《方剂学》
教材常把该方作为正方.
另一个为清代医学大家程钟龄《医学心悟》所制,称为程氏萆薛分清饮,原方为:萆6g,黄柏(炒褐色)和石菖蒲各3g,茯苓和白术各4.5g,莲子心3g,丹参和车前子各6g,有导湿理脾,清热利湿,分清别浊之功.主治膏淋,也可用于其他多种淋浊之证.
乳糜尿即膏淋,是淋证的一种,其特点是小便频数,如米泔水状,尿道疼痛,排尿不畅,少腹坠胀疼痛.此症比较形象的描述为小便滴下如浊液、如脂膏,或小便白浊,频数无度,便器中尿液表面如有油脂,光彩不定,一会儿沉淀,继而如膏糊状.另外还有所谓赤白浊,是指小便浑浊,有时色红,混有血液.
本类病证主要是由于湿热互结于膀胱,煎熬而成淋浊.
众多医家认为,膏淋中的白浊成分是精液,膏淋的发生常与心思妄动和纵欲有关.由于民间有"一滴精如十滴血"的说法,一旦出现此类症状,病人常产生极大恐惧.此证病位主在膀胱和小肠,膀胱、小肠属腑,多热少寒,膀胱气化功能不利、小肠分清泌浊失司,则小便失常.与之相关的还有肾(肾主水、主藏精)、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易亢,易移热于小肠)、脾(脾土能制肾水)三脏.因此,本证治疗中的针对性立法应该为分清别浊,清热利水,宁心健脾.
程氏萆分清饮方中以萆薢为主,利湿通淋,分清别浊,为治疗本证的特异性药物;配合黄柏清热燥湿;车前子利水通淋,清利膀胱湿热;石菖蒲化湿通窍、定心志以止小便频数;佐以茯苓、白术健脾祛湿,使脾旺能运化水湿;另配莲子心、丹参清心火,以阻心热下移于小肠,及小肠之热上扰于心.全方配伍理论清晰,思路严谨,选药精当,故而疗效极佳.
萆薢和黄柏具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黄柏还能明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菌;车前子有利尿作用,石菖蒲能调节免疫功能以及镇静、抗焦虑.上述药物均对本类疾病的治疗产生积极作用.本方临床主要用来治疗泌尿系多种疾病,如前列腺、尿道的急慢性炎症,乳糜尿,滴虫性阴道炎,慢性盆腔炎等.
目前这些病呈高发趋势,且缠绵难愈给病人带来极大的身体不适和心理困惑.且很多病例对抗生素不敏感,或者反复使用抗生素而出现耐药,或者无明确感染因素上述情况均可使用本方,疗效广泛、确实而肯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