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消毒饮加减治风疹医案、配方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在疫苗问世前,风疹呈世界性分布,1岁以下不易感染,发病年龄以5~9岁为主,是儿童常见的一个出疹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主,一般间隔3~5年,呈周期性流行 。风疹最大的危害是母亲在怀孕早期特别是头三个月感染风疹造成流产、死产和新生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风疹在我国已列入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但尚未列人儿童计划免疫 。北京、上海、沈阳等大城市都有风疹暴发流行的报导,发病率达100~200/10万,我国人群18岁前风疹感染率与年龄、地区、季节和是否为大流行年份有较大关系,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的人群风疹感染率在95%左右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60年代后期相继研制成功8株减毒活疫苗株,其中RA27/3株国际上已广泛应用,现美国等发达国家发病率已降至1/10万左右 。风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14~21天 。病初1~2天症状很轻,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发红等轻度上呼吸道症状 。
病人口腔黏膜光滑,无充血及黏膜斑,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压痛 。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在24小时蔓延到全身 。皮疹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类似麻疹 。出疹第2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如猩红热样皮疹 。皮疹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留下较浅色素沉着 。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病儿常无疾病感觉,饮食嬉戏如常 。风疹与麻疹不同,风疹全身症状轻,无麻疹黏膜斑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风疹,临床上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止并发症产生 。孕妇怀孕早期感染风疹,明确诊断后应考虑终止妊娠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外感风热时邪,由口鼻而人,郁于肺卫,蕴于肌腠,与气血相搏,发于皮肤所致 。根据发病的季节特点,本病属于“冬温”或“风温”的范畴 。
中医分型如下:①邪郁在表:症见发热恶风,喷嚏,流涕,伴有微咳,精神倦息,胃纳欠佳,疹色浅红,先起于头面,躯干,随后遍及四肢,分布均匀,稀疏细小,2~3天消退,有痒感,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苔薄白,舌质偏红 。②邪毒内盛:症见高热,口渴,心烦不宁,疹色鲜红或紫暗,疹点较密、便黄少,舌质红,苔黄糙 。
【病案举例】
【普济消毒饮加减治风疹医案、配方】曹氏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风疹淋巴结肿大3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具体如下:风疹淋巴结肿大患者共71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47例,女24例;年龄2~41岁,平均13岁 。其中体温在38.5℃(口腔)以上者18例,耳后淋巴结肿大者45例,颈后淋巴结肿大者60例,枕部淋巴结肿大者62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病毒唑对照组,两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治疗组36例,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 。基本方:黄芩15g、牛蒡子12g、连翘15g、僵蚕3g、桔梗10g、浙贝15g、陈皮12g、丝瓜络15g、丹皮12g、赤芍12g、红花6g、术6g 。发热者加知母15g、生石膏20g,疹出不畅者加蝉衣10g、薄荷5g(后下),皮疹色深者加生地10g,口渴心烦者加芦根10g,小于5岁者取1/3量,5~15岁者取2/3量 。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对照组35例,口服病毒唑片10mg/kg,分3次服 。发热者(口腔体温>38.5℃),成人口服复方阿斯匹林片,小儿口服泰诺林退热液 。两组均以5天为一个疗程,未愈者继续第二个疗程治疗 。疗效标准:淋巴结疼痛消失,肿大的淋巴结消失和(或)缩小,无压痛为痊愈,否则为未愈 。治疗结果:治疗组两疗程共治愈29例,对照组两疗程共治愈11例 。两组总治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风疹致淋巴结肿大是风疹病毒血症播散至淋巴系统引起的淋巴结急、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常表现为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病程迁延数周 。西药抗病毒治疗疗效欠佳 。风疹乃属中医学温热病范畴,又名“风痧” 。本病为风热时邪由口鼻而入侵犯肺卫,蕴于肌腠,郁而发热,而见风热表症 。时邪内传,袭于肺脾,痰浊内生与热毒流注于经络,故而可见有耳后、枕部肿大团块,按之触痛,固定不移 。治疗重在清热解毒,化痰消肿,行瘀散结 。药用黄芩清泄上焦热毒,牛蒡子散风热、透疹外出,连翘清热解毒,僵蚕、桔梗、浙贝均有清热、化痰、散结作用,丝瓜络、陈皮理气化痰,丹皮、赤芍清热凉血,红花、术活血消瘀 。合用之共奏清热解毒、化痰消肿、化瘀散结之功效 。然临证处方,灵活加减,方能收到佳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