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消毒饮加减治流行性乙型脑炎医案、配方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 病原体为乙脑病毒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 , 经蚊传播 , 多见于夏秋季 , 临床特点为起病急 , 有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等表现 。重症患者有昏迷、抽搐、吞咽困难、呛咳和呼吸衰竭等症状 。体征有脑膜刺激征、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强直性瘫痪和阳性病理反射等 。根据病情轻重 , 乙脑可分为四型 。
1.轻型患者的神志始终清醒 , 但有不同程度的嗜睡 , 一般无抽搐(个别儿童患者因高热而惊厥) 。体温在38℃~39℃之间 , 多数在1周内恢复 , 往往依靠脑脊液和血清学检查确诊 。
2.普通型有意识障碍如昏睡或浅昏迷 , 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消失 , 可有短期的抽搐 , 体温一般在40℃左右 , 病程约10天 , 无后遗症 。
3.重型体温持续在40℃以上 , 昏迷 , 并有反复或持续性抽搐 , 浅反射消失 , 深反射先消失后亢进 , 并有病理性反射 , 常有定位症状和体征 , 可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 , 病程常在2周以上 , 恢复期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和瘫痪等表现 , 部分病人留有后遗症 。本病多见于7~9月份 , 南方稍早 , 北方稍迟 。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根据本病的发病季节和临床特点 ,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主要原因是外感暑热疫疠之邪侵袭人体所致 , 属温病暑温病 。由于受邪的浅深和个体抗病能力的差异 , 因而临床反映的病情有轻、重及险恶的区别 。暑温虽属温病范围 , 但与一般温病的传变规律有所不同 。乙脑的发病 , 尤其是重型病例 , 来势急剧 , 有“小儿暑温一经发热 , 即见猝然惊厥”的特点 , 因而卫、气、营、血各阶段之间的传变界限有时很难分辨 。暑为阳邪 , 易化火动风(高热抽风) , 风动生痰(抽风昏迷及痰堵咽喉) , 痰盛生惊(痰堵气道 , 促使抽风) , 故“热”、“痰”、“风”三者是互相联系 , 互为因果的病理转归 , 临床即出现高热、抽风、昏迷等一系列症状 , 甚则可致正气内损 , 正不胜邪 , 而发生“内闭外脱”的危象 。暑多夹湿 , 故早期阶段的某些病例中 , 由于暑湿郁阻 , 而见头痛如裹 , 身热不扬 , 胸闷呕恶 , 神萎嗜睡等湿伏热郁的证候 。在疾病后期 , 由于暑邪伤气、伤阴 , 筋脉失养 , 或因余热未清 , 风、痰留阻络道而产生不规则发热、震颤、失语、痴呆、吞咽困难、四肢痉挛性瘫痪等症状 。少数重症病例 , 因在病程中气、阴耗损 , 脏腑、经络功能未能及时恢复 , 可留下后遗症 。
【病案举例】
张某 , 男 , 3岁 , 1978年8月14日以发热呕吐2天 , 体温39.4℃急诊人院 。经查体及脑脊液检查 , 诊断为“乙型脑炎” 。邀中医会诊 , 患儿高烧神昧 , 头项反折 , 烦躁不安 , 阵阵发痉 , 舌红苔黄厚 , 脉数 。
【普济消毒饮加减治流行性乙型脑炎医案、配方】辨证:暑邪炽盛 , 内传心包 , 势已动风 。治以清热解毒 , 熄风止痉 。用普济消毒饮去升麻、柴胡 , 加大青叶15g , 钩藤、菊花各10g , 水牛角、生石膏各30g , 水煎 , 每4小时鼻饲服药1次 。另用广角粉1.5g , 每日2次 , 开水冲化鼻饲 。服药3剂 , 周身徐徐出汗 , 身热稍退 , 体温降至38.2℃ , 神志清醒 , 项强显减 。此乃表邪已解 , 里邪尤待清宣 , 予原方去水牛角 , 服3剂后 , 身热已退 , 体温降至37.4℃ , 精神渐佳 , 并进米饮汤数匙 。舌淡红 , 苔黄厚有裂纹 , 脉细数 , 大便3日未行 , 乃心营邪热渐宣 , 而阴液耗伤 , 大肠浊气未通 。宜养阴清营 , 佐以通便 。处方:连翘、生地、北沙参、玄参各10g , 板蓝根6g , 黄芩3g , 生大黄、丹皮各5g , 服药2剂 , 诸症痊愈 , 于8月28日出院 。
按:乙型脑炎属中医温病范畴 , 治疗时 , 应按卫气营血的病机进行辨证 。本例高热烦躁 , 项强发痉 。证属暑邪热毒 , 侵入心营 , 以致肝风内动 , 故以苦寒清热解毒的普济消毒饮 , 加入熄风止痉之品 , 服药后 , 暑邪热毒尽去 , 症情明显好转 , 再服而获痊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