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结核性腹膜炎医案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临床表现随原发病灶、感染途径、病理类型及机体反应性的不同而异 。起病时,主要症状为倦怠、发热、腹胀、腹痛,或伴有畏寒、高热等,病情加重可引起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结核性腹膜炎医案】【病案举例】
王某某,女,58岁,2005年3月11日初诊 。脐下胀痛近2个月,行走及身体俯仰、转侧时疼痛加重,所以行走很慢,并用双手扶端小腹以减轻震动引起的疼痛,伴午后低热(体温37.5~38℃),舌质暗红、苔少,脉沉细涩 。查体:腹部膨隆,腹壁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腹部B超检查示:腹腔大量积液,有许多小分隔 。经腹水常规、生化学、病原学检查和结核菌素试验等,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干酪型可能) 。给予抗结核药口服并穿刺抽腹水(因形成了许多小房,所以每次仅能抽数10ml,最多不足100ml) 。同时采用中医中药治疗 。
辨证:水血互结、聚留腹中 。
治法:活血利水止痛 。
处方:当归芍药散加减 。
为当归、川芎各9g,赤、白芍、泽泻、怀山药、大腹皮各30g,白术、茯苓各12g,百部、蒲黄、五灵脂各1g,粳米25g2剂,每日1剂,水煎服 。
次日查房,患者述安静不动时无腹痛之感,行走、身体俯仰转侧时仍有疼痛,但较前明显缓解,查体:腹壁紧张减轻,压痛反跳痛减轻 。
第5日查房,患者述疼痛如初,腹部压痛反跳痛亦如入院时 。询其服药2剂后,近2天来未服中药,嘱其在上方基础上加制乳香、没药各15g,石见穿30g,三棱、莪术各10g,继服 。第6日查房,患者腹痛又大减,腹部体征亦较轻微,因此,认为疼痛复发与患者停服中药有关 。以后未再抽腹水 。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一直以上方为基础加减出入,20天后,患者诸症消失,腹部B超示盆腔有极少量积液继以抗痨药巩固治疗 。
按:祁氏认为,结核性腹膜炎发生腹腔积液、粘连,纤维渗出形成纤维隔,将积液分成若干个小房,其中医病理机制是水血、痰瘀互结,当以活血利水、豁痰散结为治 。故选当归芍药散加减 。以当归芍药散活血利水,增益母草、泽兰叶加强活血利水,加大腹皮以行气利水,增浙贝母豁痰散结,加百部因病施治,诸药与西药抗劳药共用,有良好效果,体现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思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