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减治巨幼细胞性贫血医案、配方
巨幼细胞性贫血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巨幼细胞性贫血医案、配方】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贫血,主要系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亦可因遗传性或药物等获得性DNA合成障碍引起.本症特点是呈大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内出现巨幼红细胞系列,并且细胞形态的巨型改变也见于粒细胞、巨核细胞系列,甚至某些增殖性体细胞.
患者多呈虚胖或颜面轻度浮肿,毛发纤细稀疏、黄色、严重者皮肤有出血点或瘀斑.皮肤常呈现腊黄色,睑结膜、口唇、指甲等处苍白,偶有轻度黄疸,疲乏无力,常伴有肝、脾肿大.可出现烦躁不安、易怒等症状.
维生素B12缺乏者表现为情绪呆滞、目光发直,对周围反应迟钝,嗜睡、不认亲人,少哭不笑,智力、动作发育落甚至退步.重症病例可出现不规则性震颤,手足无意识运动,甚至抽搐,感到异常,共济失调、踝阵挛和巴彬斯基征阳性等.叶酸缺乏不发生神经系统症状,但可导致神经精神异常.消化系统常出现较早,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和舌炎等.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遗传性叶酸代谢障碍,某些参与叶酸代谢的酶缺陷也可致叶酸缺乏是此病常见的原因.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虚劳"、"血虚"范畴因"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为后天之本",脾胃运化功能在机体营养吸收、血液成分的形成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脾主运化,主升喜燥而恶湿,胃主受纳,主降喜润而恶燥.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脾胃一升一降一燥一润共同维护着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的平衡.故当脾胃功能失调,气血生化无源则易产生血虚之证.因此,治疗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当首从调补脾胃入手,以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才能在临床中收到满意的效果.半夏泻心汤功在和胃降逆,适宜中虚寒热失调所致心下痞硬、满闷不舒引起的胃脘不适,或吐或利、苔腻舌黄、脉弦数等症,多见于现代医学的胃窦炎或整个胃体、胃窦均有慢性炎症病变.
【病案举例】
张氏于2004年至2005年中西医结合治疗98例重度贫血病例.98例患者中,男41例,女57例;年龄13~75岁,平均年龄23.6岁;其中合并发热30例,皮肤黏膜出血10例,嗜睡2例,巩膜黄染36例,B超发现肝大2例,脾大8例(其中1例为合并恶性淋巴瘤患者).病因分析为:膳食质量不佳、偏食56例,妊娠中晚期18例慢性胃病14例,尿毒症5例,慢性腹泻病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例,病史记录不详1例.其中舌胖,苔腻,脉细濡21例;舌黄苔腻、脉弦数77例.所有病例在用叶酸及维生素B12治疗的基础上,12例病情危重者给予输血,中医辨证为脾胃气虚湿滞者用香砂六君子汤;脾胃湿热痞满者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若出现口干、少苔者可加北沙参、麦冬、玉竹、石斛;鼻衄、齿衄者可加丹皮炭、血余炭、薄荷炭、棕榈炭;腹泻者加干姜、附子;便秘者可加大黄、黄连;血小板数量低者可加玉竹、黄精、生地.治疗4~6天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全部病例均痊愈,贫血纠正时间为14~40天,白细胞、血小板恢复时间在1周左右,网织红细胞恢复时间5~7天,周围血幼稚细胞1周左右消失,黄疸消失时间5~7天,骨髓红系巨幼样变恢复正常时间为1~2天,粒系巨幼样变恢复正常时间为21~28天.
按:中医治病取效的关键在于方证对应,即此方的适应证正好适合所治病情,无论何病皆是如此.故中医一方可以治疗多病,即是异病同治.
这一现象很有趣,比如中医用桂枝汤发汗的方法治疗痢疾,这在西医是不可理解的,原因在哪里呢?就是因为这个痢疾以表虚证、以桂枝汤证的形式发病,就是这个痢疾要从表解,那么我们中医顺其势发汗就好了.在这里半夏泻心汤之所以能治疗巨幼细胞贫血也是同样的道理,就是这个病出现了半夏泻心汤的适应证,故用之治疗获得很好的疗效.
推荐阅读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脑梗死医案、配方脑梗死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血管性头痛医案、配方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心脏神经官能症医案、配方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心力衰竭医案、配方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心肌梗死医案、配方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心悸医案、配方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慢性胆囊炎医案、配方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急性胆囊炎医案、配方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急性肝炎医案、配方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慢性腹泻医案、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