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铁涛党参温胆汤的配方组成

【邓铁涛党参温胆汤的配方组成】【组成】枳壳5~12g,竹茹10g,化橘红5~10g,法半
夏10g,茯苓15g,党参15g,甘草5g
【功用】益气、健脾、除痰 。
【适应证】胸闷、心痛、心悸、气短、畏寒、肢冷、自汗,面色苍白,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质胖嫩,舌苔白润,脉虚无力,甚则四肢厥冷,脉微而细,或脉微欲绝 。兼有痰阻者,则见舌苔厚浊或腻,脉弦滑或结代;兼有瘀阻者,其人舌有瘀斑成全舌紫红而润,脉涩,或促,或结代 。
【邓氏临证心得】本方对苔白厚、脉结者有较好疗效 。
兼瘀者,则用四君子汤加失笑散2~5g冲服 。若阳气虚衰,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可选用独参汤、参附汤或四逆加人参汤进行治疗 。人参19g,麦冬9g,五味子9g 。主治心悸、心痛、憋闷,尤以夜间为甚,此外尚有口干、耳鸣、眩晕、盗汗、夜寝不宁、夜尿频数、腰酸腿软、舌质嫩红、脉细数而促等症 。此型患者可用生脉散为主方进行治疗 。若心动过速者,酌加玉竹、柏子仁、丹参;期前收缩,脉促者,加珍珠粉2g冲服 。若兼痰者,加瓜蒌、薤白;挟瘀者,可加桃仁、红花或三七末2g冲服 。炙甘草10g,党参15g,地黄15g,阿胶6g,桂枝10g,麦冬10g,火麻仁10g,大枣10枚,生姜3片 。主治心痛、胸闷、心悸、气短、畏寒、肢冷、耳鸣、眩晕、自汗盗汗、腰膝酸软,脉虚而细 。治疗宜用四君子汤合生脉散 。加减:阴阳两虚而兼有痰阻者,宜加用温胆汤,尚可酌加远志、胆南星或瓜蒌、薤白等药;兼有淤血者,增用失笑散、川芎、丹参、三七之属 。兼症治疗:冠心病而兼血压高者,可于方中选加决明子、代赭石、钩藤、牛膝之属;若气虚较甚,兼有高血压患者宜重用黄芪至30g;若血脂高者,于方中选加决明子、山楂、何首乌、布渣叶等;若舌苔厚浊兼挟痰浊者,宜加除痰祛湿之品 。
此外,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邓氏治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剧烈而属痰浊闭阻者,可用冠心苏合香丸1~2丸嚼服;若属阴虚或有内热者,可以人工牛黄0.4g,冰片0.4g,麝香0.2g,同研细末含服;或以参芎汤(党参24g,麦冬15g,五味子10g,川芎18g,丹参19g,红花10g,陈皮2g)水煎服,亦有止痛良效 。病例:陈某,男,58岁,工程师,1975年10月19日入院 。18年前发现高血压 。4年前,每于饱餐、劳累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能迅速缓解 。自发现高血压后,胆固醇持续增高 。
心律规则,舌淡嫩稍黯,苔薄白,脉弦细 。胸透:主动脉弓延长,左心缘向左下延伸,略有扩大 。心电图:运动前为正常心电图,二级梯双倍运动试验明显阳性 。诊断: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症;中医诊断为:胸痹(阳虚兼痰浊闭阻型)治法:益气健脾除痰,兼予养肝,以四君子汤合温胆汤加减 。
处方:党参15g,白术9g,茯苓12g,甘草4.5g,法半夏9g,竹茹9g,枳实4.5g,决明子30g,桑寄生30g,何首乌30g患者住院共80d,仅发作1次,心前区压榨样疼痛,经服失笑散后缓解 。病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坚持门诊治疗,服温胆汤制成的丸剂,7个月后痊愈 。
【解读赏析】上世纪70年代,着名中医大家蒲辅周先生曾制一“十味温胆汤”,是在温胆汤的基础上加用人参、酸枣仁和远志,其方具有增强养心安神之力,用来治疗心律失常、冠心病效果极好 。方中人参、远志、石菖蒲、茯神为定志远丸;加用炒酸枣仁和柏子仁补气养心,安神定志;加用丹参、川芎活血化瘀,通脉解郁;人参、麦冬、五味子为生脉饮;加黄芪可补养心气;再加附子、桂枝能补心气、振心阳、调营卫,治心病之本;半夏、茯神、炒白术、竹茹清热健脾,燥湿化痰,以治疗痰饮之源;使用威灵仙通十二经络 。葶苈子现代研究认为具有强心作用,对顽固性心衰难以控制时,痰多喘息者加用葶苈子,常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邓铁涛先生之党参入温胆汤而成同补心气、振心阳、健脾化湿、利水行气,上、中、下通调,达到标本同治的思路,与蒲氏相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