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铁涛血府逐瘀汤的配方组成

【组成】当归10g,地黄10g,桃仁13g,红花10g,枳
壳7g,柴胡3g,甘草3g,桔梗5g,川芎5g,牛膝10g 。水
煎服 。
【功用】活血,化瘀 。
【适应证】头痛(无表证、里热证、元气虚、痰饮等证),胸痛,天亮汗出,心里热,憋闷,急躁,夜睡梦多,不安,小儿夜啼,呃逆,干呕,心悸,易怒等 。
【邓氏临证心得】此方为伤科医生普遍采用 。曾治疗一位被手推车压伤胸部的患者,经其他法治疗十多天,胸痛仍甚,用此方内服,药渣复煎,加酒、醋各一两,热洗痛处,3日后痛消,继服数剂(并加外洗)以巩固疗效 。此方对于顽固性之头痛、失眠,经久治无效,而舌边有瘀点,或见涩脉者,有时能收到意外效果 。本方对胸部因于瘀热的证候多有效 。
【解读赏析】活血化瘀疗法在现代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理论与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活血化瘀学派的开山者,清代名医王清任通过实践所立的活血化瘀诸方,经过了临床实践的千锤百炼,以其卓越的临床疗效,现在仍为临床常用 。其中,王氏所创立的行气活血法的代表方——血府逐瘀汤更是近年来备受重视的方剂之一 。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当归、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共11味中药组成 。该方的组方配伍颇具特点,由桃红四物汤(地黄易熟地黄、赤芍易白芍)合四逆散(枳壳易枳实)加桔梗、牛膝组成 。方中以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而养血,防纯化瘀之伤正;四逆散疏理肝气,使气行则血行;加桔梗引药上行达于胸中(血府);牛膝引瘀血下行而通利血脉 。
从方中药物组成来看,王氏立法重在行气活血祛瘀 。分而观之,当归、川芎、赤芍、红花、桃仁化瘀活血,牛膝通血脉、祛淤血并引血下行,为方中主要药物;“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故又配伍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枳壳、桔梗开胸行气,使气机调达,则血行通畅;地黄凉血清热,配当归又有养血润燥,使瘀祛而不伤阴血;甘草调合诸药 。
诸药相合,构成理气活血之剂 。
本方以活血化瘀而不伤正、疏肝理气而不耗气为特点,达到行气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 。综观全方,气血兼顾,攻中寓补,升降同施,从而使气血流畅,瘀去新生 。本方制方巧妙,妙在血药与气药的恰当配伍,升药和降药(应注意桔梗与牛膝的比例)的有机结合;活血化瘀而不伤元气,祛邪而兼顾扶正,组方合理,疗效显着,是王清任所创活血祛瘀方中应用最广的方剂 。
【邓铁涛血府逐瘀汤的配方组成】临床应用要注意抓住本方的主导病机,即气血、升降关系的失调 。王清任这首用于治疗“胸中血府血瘀”诸症的名方,在《医林改错》所载“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病中虽只列举了19种病症 。但血府逐瘀汤中所蕴涵的治疗法则和组方技巧对后世影响巨大,至今仍是临床和实验研究的热点 。血府逐瘀汤的配伍特点是既行血分淤滞,又解气分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 。合而用之,使瘀去气行,则诸证可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