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大承气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10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为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 。
【诠释】伤寒,误用吐下法之后,变证逢生 。首先是化热伤津,不仅是表证不解,热移肠腑,五六日甚至十余日,不大便,而且日晡(傍晚)潮热,不恶寒但恶热,手足戳然汗出,便硬必谵语,腑实热盛上扰神明,出现自言自语或语无伦次如见鬼状,此乃热极狂躁扰神之象 。如果发展严重,神昏不识人,循衣摸床,手足出现无目的自我动作,恐惧不安,两目直视,似有动风之兆 。由于病情严重,必须参佐脉象断其预后 。弦脉者生,此脉证相应,真阴不竭,胃气尚存,有望生机;若脉涩者,津枯液涸谓之无胃气,故曰死 。脉微者,若单发谵语,宜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得快利即止,勿使过剂,重伤津液 。
【治法】峻下热结,急下存阴 。
【伤寒论大承气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方药组成】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
【服法与禁忌】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四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泽,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
【经方方论】大承气汤是治疗阳明腑实,肠燥便结之方,首用大黄,味苦性寒,攻下泻火,荡涤实热;热传阳明之腑,燥结伤津,大便必数日不行而成硬结,故配芒硝者,咸寒软坚,以散结硬,与大黄协同使用,则攻下之力更峻 。肠为屎腑,肠不动便不行,故用枳实、厚朴,下气除满,增强肠蠕动,协同硝黄而成泻下峻剂 。
【经方新用】
(1)大承气汤配服安宫牛黄丸治疗脑血管溢外,症见阳明腑实出现神昏谵语,躁动不宁 。
(2)大承气汤加苏叶30克,治疗肠梗阻屡攻而不下,形成硬结,故加此松解之 。
(3)大承气汤加菖蒲12克,郁金15克,莲子心12克,治疗热结腑实之高热神昏谵语 。
(4)大承气汤去厚朴易鸡内金30克,配海金沙30克,瞿麦18克,滑石20克,琥珀10克,金钱草40克,治疗肾结石 。
【医案举例】
例1汤某,男,42岁 。素体健康,从无病恙,只因外出助工,暴食强力劳作,开始腹部小痛,稍有胀感,夜间腹痛剧烈,恶心,微恶寒,自认与受凉有关,服理中暖胃药,不见好转 。翌日,腹痛依然阵作,压痛,反跳痛,不大便,不排气,恶心呕吐,吐物为腐败宿食臭秽难闻,按脉沉迟,急诊人院 。腹透:诊为完全性肠梗阻 。建议手术,病人坚持保守治疗 。刻诊:痛苦病容,急腹症体征已具,口干苔褐少津,脉证同上 。
辨证:肠管燥结,腑气不通 。
治法:通腑行气,峻下结实 。
方药:大承气汤加味 。   组成:大黄15克,芒硝6克(烊化),枳实18克,厚朴30克,广木香15克,槟榔片18克,苏叶30克(后下),水煎分二次温服 。复诊:1剂服后,肠见鸣动,小有矢气,腹痛稍缓,仍胀痛拒按,效不更方,续服1剂,便下粪团硬块,痛失,按腹松软,脉见虚缓,后以越菊宝和调治而安 。
例2宋某,男,36岁 。素有不欲饮水,亦不苦渴,体质健康,从无病恙 。一日夜突发腹痛,辗转不安,额出冷汗,哭嚎难忍,面色苍白,手足欠温,急诊入院 。B超示:右肾结石,有少量积水 。尿检:红细胞(十),少量白细胞 。刻诊:痛苦面容,色苍不荣 。体征:肾区叩击疼,向前阴放射 。腰部酸坠,卧不敢动,体位稍有不适即疼痛剧作,舌红苔微黄,脉弦细,重按涩滞 。
辨证:肾经虚热,熬石宿肾 。
治法:补肾泄火,通降排石 。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 。
组成:大黄15克,芒硝5克(烊化),枳实15克,海金沙30克,滑石18克,瞿麦30克,金钱草40克,琥珀9克,冬葵子30克,鸡内金30克,石韦25克,牛膝30克 。每日1剂半,分早午晚三次温服 。服药后多饮水,配合适当跳跃活动或小跑,震动结石下排 。复诊:药服5剂,肾区绞疼渐缓,自身活动尚可,痛苦面容改观 。B超复查:结石下移,积水少许 。依上方连服7剂,肾区绞疼消失,惟有腰酸感,饮食生活正常 。再查B超示:肾结石全无,积水消失,终以六味地黄善后 。
【按语】伤寒论中的三承气汤是阳明腑实证中的名方,确有斩关夺将,立挽急证的显著效果,虽方中药简,力专效宏,可谓一大特色,后世临证遇胃肠有形之邪,结滞不通,腑气不行,积痹壅塞之证,可一-荡而去之,真可效焉 。
习医者,一谈到三承气,即知大、小、调胃,三方有何异用,当加辨别 。临证中见痞、满、燥、实、坚俱全者,投服大承气;燥、实、坚而不痞满者,调胃承气汤;痞、满、实而不燥坚者,小承气汤主之 。区别使用,每见卓效 。
笔者运用三承气领悟到,调胃承气汤是治实热在胃,兼顾治肠;若胃膈炽热,烦闷懊憾,热燔于肌,兼有便干而高热不退者,可服调胃承气汤加辛凉透热之品,上下分消,表里两解 。尤其城市幼儿,常食奶酪炙烤之品,胃肠积热,又遇时邪,长期发热而羁绕不退者,调之效优 。
小承气汤在临床中用之亦多,凡胃肠积滞,腹满气胀不行者,别管是因寒、因热、因食、因积随证加减,立刻显效 。小承气汤虽为实证而立,虚证亦可配伍加减 。如气虚配参耆,阴亏配归地,寒积配姜附,实热配栀芩,食积配三仙,血瘀配桃仁等,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共同增效 。
大承气汤是峻下热结的名方,凡积痹结实即可用之,不过,结实甚者,不可单攻直下,以免实其实,可与方中佐配疏散之品,松缓肠管燥结之实更利便下 。臀如梗阻数日,屡攻难下,大承气汤中加苏叶即是此义 。正虚者人参辅之,既有助泻下之力,又不致有亡脱之虞 。遇有寒结,与姜附配,积水者与甘遂葶苈配,血瘀者与丹参、赤芍配等,只要把握证候特点,辨清性质,量其轻重,酌配适宜,定获捷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