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提出收复新疆时,为何李鸿章要唱反调?

关于发生在清朝光绪年间新疆大部被外敌入侵并被战领这段历史,我就不细说了,我只就这段历史中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左宗棠和李鸿章说说自已的看法;李鸿章和左宗棠都是清光绪年问的两位重臣,当时朝庭的实际掌控者是慈禧太后,他俩一个是主战派,一个主和派,左宗棠统领的主要边防、边塞部队,简称“塞防”李鸿章统领的是海防部队,也就是当的的北洋水师,简称“海防” 。左宗棠主张挥师北上,收复新疆,确受到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的强烈反对,称新疆仍不毛之地,每年还要倒帖几百万两银子去维持,加之当时朝庭财政紧张,收复新疆用兵怕耗费不起,再加上当时的新疆战领者与俄、英两国都签定了协议,怕得罪了两国,还不如放弃新疆,将银子用在海防上,海防才更为重要,这就是史称的“塞防”、“海防”之争 。其后在左宗棠的一再坚持下,慈禧拨银一千五百两给左宗棠所部,但被层层盘剥,最终到部队的只有五百两银,与实际战事所需经费相差甚远 。所辛得到湘派浙江巡辅的鼎力支持才勉力凑齐了与侵略者一战的军费,最终打败了侵略者,收复了新疆 。其左宗棠功不可灭 。但其后以左宗棠为首的湘派确受到李鸿章为主首的主和派的排挤和迫害,《杨乃武与小白菜》大家都熟知吧!此故事就发生在当时的浙江,故事中的主人翁因屈打成招成了冤案 。哪时候李鸿章是当朝首辅,军机大臣,可谓是位高权重,他反对的收复新疆,最终确是以左宗棠为首的湘派(主战派)大获全胜,他怕左宗棠的功高危及到自已的地位,并以此案大做文章,以浙江巡辅管数下属不力,并在没有认有审核的的情况下签字,属渎职,为了有力的压制和打倒湘派及左宗棠,小题大作、不惜发起一场“政治运动”将湘派浙江巡辅等排挤、迫害 。以达到维持自已的权力和地位的目的 。我认为以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为了一己之私,于中华民族的国家利益不顾,实属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 。犯我中华、虽远必诛!分离国家破坏中华民族的领土完整必诛!以上为本人的关于该问答的一些想法,如有不当,敬请指正 。
其他网友观点因为晚清太懦弱,所以才有该塞防还是该海防的弱国之惑 。
有塞防之需,皆是因为1868年满清属邦布哈拉汗国被俄罗斯侵占并并入了版图 。不仅如此,以俄罗斯、英国为主的列强更以此为契机妄图侵占中国大西北,新疆全线告急 。
有海防之需,皆是因为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沿海门户大开,其后30年日本、法国、英国更是同时打起了台湾、东南沿海的主意,东南沿海可以说是危机丛生 。
该怎么办?
当时有五个选项 。
一集中精力先搞海防,再去搞塞防;二先专心坐实塞防,再去搞海防;三将海防和塞防同时抓起来搞好;四放弃塞防,专心搞海防;五放弃海防,只专心搞塞防 。
主持满清国防大局的李鸿章与左宗棠各持什么主张呢?
李鸿章选的第四项,放弃塞防,专心搞海防 。
左宗棠选的第三项,海塞并重,他专门去稳固边塞 。
左宗棠提出收复新疆时,为何李鸿章要唱反调?
文章插图
先来看看李鸿章“放弃新疆、专务海防”的理由 。
李鸿章认为新疆土地贫瘠,难以开发,这种百无一用的地方,不但不能帮朝廷赚钱,反而会消耗朝廷大把钱财 。而新疆邻居尽是虎狼之国,朝廷现在守得住,不代表将来也守得住,况且朝廷现在根本就没有力量去守,所以不如早放弃,早放弃早得利 。
需要说明的,李鸿章的恩师曾国藩早年也有过放弃新疆的想法 。
为了劝导满清朝廷听自己的,李鸿章还打了个比喻 。他说,新疆好比中国的手脚,东南沿海则是中国的心脏 。手脚被人砍掉了,不要命,照样活;心脏被刺中了,那就是要命的大麻烦 。
满清著名“裱糊匠”的这一番言论何等的昏庸无耻,让人愤怒 。
【左宗棠提出收复新疆时,为何李鸿章要唱反调?】不妨来看看左宗棠是怎么怼这种卖国主张的 。
左宗棠提出收复新疆时,为何李鸿章要唱反调?
文章插图
左宗棠说,琉球地小,他建议扔掉;新疆地大,他力主放弃 。自断手脚,再等着让人刺自家心脏,太可笑!为什么不选择将刀锋对准敌人的手脚和心脏!
左公的意思,唯铁血可以购公理,唯武装可以企和平 。
可在当时呀,善搞官场权斗的李鸿章一度是占上风的,浙江巡抚、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福建巡抚、江西巡抚、督办台湾钦差大臣等都是他这一派的 。
占得上风后,李鸿章接下来玩的更是党同伐异的那一套,几乎弄出了这样一种舆论——放弃新疆是爱国行为,收复新疆是卖国行为 。
左宗棠很愤懑,尤其是林则徐女婿沈葆桢也站在李鸿章那一边尤其让他受不了,为此,他曾当众嚎啕大哭,说自己也是天下第一无用之人,眼看着林文忠公(林则徐)守住的伊犁被俄国人占领,自己竟然不能收回来 。
但悲愤大哭之后,左宗棠没有放弃,他拿出国家脊梁的豪迈担当给朝廷上了个折子,也就是有名的《西征表》,虽是仿自诸葛亮的《出师表》,但足可与之比肩、媲美 。
“臣本一介书生,辱蒙两朝殊恩,高位显爵,久为平生所梦想不到,岂思立功边域,凯望恩施?”
翻译成大白话,我本是微不足道的读书人,多亏咸丰、同治两帝信任,才得到现在显赫的地位 。官我已经做到顶了,这些我年轻时想都没想过 。现在国家边防有难,我只想纯粹救难卫国,哪里还有奔赴新疆再去建功立业,再谋什么官职的想法 。
在左宗棠的刚直、真情、赤胆忠心下,慈禧在这个点上正确了一回,最终她力排众议,一锤定音,力挺左宗棠为征西统帅,收复新疆 。
左宗棠提出收复新疆时,为何李鸿章要唱反调?
文章插图
说李鸿章之所以反对左宗棠,面上看是政争,里子却是他自私自利的权争,当然也有他那犬儒秉性在其中作祟 。
左宗棠在面对欺压时,不愿退缩,敢于进攻,平生最恨是和戎 。
而李鸿章呢,每每面对困难时,不敢前进,一味选择隐忍,做尽和戎之事 。
看似忍辱负重,鞠躬尽瘁,其实是老朽、圆滑、无能 。
说是愿做满清的裱糊匠,其实就是不愿直面残酷风雨,一味苟且保全自家的那点权势老底 。
而如果再说到圆滑老政客的那点算计,则更丑陋 。
如果左宗棠去收复新疆,那朝廷必将让他李鸿章去筹凑军饷,拿钱让政敌涨势建功,他岂能甘心!
事实上,在左宗棠征西途中,李鸿章的绊子那是一点没少下,一会儿诬陷左宗棠是拥兵自重的曹操,一会儿在粮饷上搞小动作,甚至左宗棠在新疆已成横扫之势时,他还想怂恿朝廷去苟合——
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时期的左李之争就是国之脊梁用豪迈担当打脸懦弱卖国贼 。
其他网友观点历史上的左宗棠与李鸿章之争,谈不上政见不合 。完全是忠奸对立 。虽曾属于曾国藩湘军系统下,这两人后来都独树一帜,即左宗棠楚军,李鸿章淮军,两个人长期摩擦不和,左宗棠是晚清难得的一位清廉的官,看不起李鸿章“宰相合肥天下瘦" 。清官和贪官合不到一个壶里,自然在任何问题上都唱反调 。忠臣和奸臣无法为伍 。历史事实也如此 。
左宗棠治理地方路子务实,维护民族主权坦荡无私,舍得拼 。李鸿章则处尽心机,苦心经营,增强自家实力,投机保存实力 。左宗棠收复、平定回乱,为晚清江山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一切在开始的时候却不是那么顺利 。左宗棠决意收复新疆的时候曾经详细上疏,告知收复新疆对于“边塞防守”的重要性,左宗棠是主张“塞防”的代表人物 。而当时朝中的李鸿章却持截然相反的态度,认为当时东部沿海才是重点防守的地方,坚持“海防”战略 。形成观点对峙 。无法调和 。
李鸿章与左宗棠为这件事闹得不可开交,最终还是慈禧太后出马,慈禧认为左宗棠更有道理,因此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 。而左宗棠最后也不辱使命,成功平复了新疆 。到此这事没完,左宗棠死后李鸿章独大,因政见影响先毁掉了楚军解散了淮军 。所坚持的海防战略随亲自筹办的北洋水师一败涂地,使国家防务洞开 。八国联军开始了侵略华夏的步伐 。李鸿章本人则赚的盆满钵满 。富极可敌数国 。从而为家族子孙在海内外留下巨额财富 。但仍未能逃避日本野心膨胀发动的甲午战争 。左宗棠与李鸿章是晚清外交史上的忠奸两极 。正是有左宗棠铁骨铮铮收复新疆、对法作战功绩的彪炳千古,才对照出李鸿章的软骨媚外祸国殃民的历史真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