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取益州,庞统提出上中下三计,为何刘备要用中计呢?
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刘备取益州,庞统提出上中下三计,为何刘备要用中计呢?
文章插图
诸葛亮说“刘璋暗弱”,其实,刘璋并非暗弱 。
刘备进军益州,并不顺利 。
刘备进入益州一年多的时间,毫无作为 。
在进退失据的艰难时刻,庞统为刘备提出了上中下三计,供刘备选择 。
对于庞统的上中下三计,刘备选择中计,刘备为何选择中计呢?
山野老人从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一,庞统上中下三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史书介绍,庞统上中下三计的具体内容大意如下:
"挑选精兵,昼夜兼行直接偷袭成都,可以一举而定,此为上计也;杨怀、高沛是蜀中名将,手下有精锐部队,而且据守关头,我们可以装作要回荆州,引他们轻骑来见,可就此将其擒杀,而后进兵成都,此为中计;退还白帝,连引荆州,慢慢进图益州,此为下计 。如果犹豫不前,将会有大难,不能在此地久留 。"
二,刘备为何选择中计呢?
第一,按《三国演义》的说法是“军师上计太促,下计太缓;中计不迟不疾,可以行之 。”
第二,按《汉书》庞统传的说法是刘备进入益州,还没有取得益州百姓的信任,行动过于急迫,担忧适得其反 。
第三,山野老人以为,刘备对自己是否能战胜刘璋没有信心 。
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其一,刘备是远离“国土”,孤军征战,后勤没有保障 。
刘备进入益州后是靠刘璋救济过日子,一旦刘璋断绝了后勤救济,刘备的军队就会饿死 。
其二,刘备进入益州,是鸠占鹊巢,是不义之战,更不得民心 。
一旦遭到益州百姓的攻击,后果不堪设想 。
其三,刘备一直以自己是仁义之君,行动过激,引起百姓愤怒,有损刘备的信誉 。
其四,刘备不清楚刘章的益州“国力”,一旦开战,胜败难卜 。
刘备进入益州一年多的时间,就是因为不清楚刘章的具体情况,不敢贸然开战 。
战争过程,证明刘备采用中计是明智的选择 。
刘备与刘章开战之初,很顺利,但是随着战争的深入,双方进入胶着状态 。
后来,刘备调动驻守荆州的诸葛亮等人前来增援,也是难决胜负 。后因马超的到来,才扭转战争胶着的状况,迫使刘章开门投降 。
三,从发展看,刘备选择中计符合刘备自身利益 。
刘备如果贸然采用上计,引起益州民愤,刘备就有可能被赶出益州 。
刘备要长期在益州立足,只有采用中计,在征战刘章的过程中,采用绥靖政策,安抚益州百姓,争取民心,才能长期占领益州 。
文章插图
综上所述,刘备进入益州,之所以采用庞统的中计,主要原因是采用上计没有战胜刘璋的把握,对未来长期统治益州也会带来隐患 。采用下计等于放弃 。所以只好抱着试试的心态,采用中计 。
其他网友观点因为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根本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入川称王,刘备的关注点始终在中原和北方,因为这里才是东汉的统治中心 。但是,刘备在中原是一路被撵着走的,最后被赶入荆州,曹操也随之统一了中原 。此时,刘备已经不知道何去何从了,直到遇到诸葛亮,才明白过来,荆州和益州都可以作为根据地 。但是,此时刘备驻守在新野,和益州距离有点远,就算要谋取,也是荆州先呀 。
文章插图
赤壁之战后,就是刘备借荆州了,忙着争夺荆州的控制权和名义权,哪里有空顾得上入主益州之事 。甚至,孙权方面对益州刘璋的关注度都超过刘备,比如周瑜在夺取了江陵后,下一步就是谋取益州了 。于是,周瑜亲自到京口见孙权,说让他和鲁肃杀入蜀中,并了张鲁,然后再留鲁肃治理,周瑜回防荆州之策 。周瑜的计划,前提就是早知道刘璋暗弱无能,不能驭下,可以图之,这可是发生在刘璋请刘备入蜀之前 。孙权也同意了周瑜的计划,可惜,临出发时,周瑜病发而亡 。周瑜一死,不代表孙权就放弃染指巴蜀 。
文章插图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孙权派使者来告诉刘备,打算一起谋取巴蜀 。荆州从事殷观劝刘备,吴终不可能越荆州而取蜀,不如借口新郡未平,拒绝孙权 。而《三国志》注引《魏晋春秋》记载更激烈,孙权告诉刘备说张鲁米贼,刘璋不武,益州落入曹操之手,荆州危险呀 。所以,孙权要取蜀讨璋,于是派孙瑜率领进入夏口,做出了入蜀的姿态 。刘备方面,让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守南郡,刘备自驻孱陵,扼守了从荆州入蜀之路 。孙权虽然是想夺取益州,但是人家说的话并没错,曹操果然先刘备一步夺取汉中,让刘备军事被动 。
文章插图
造成这种结果,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刘备先前对益州关注不够,直到张松送上益州地图,法正,孟达联谋,刘璋请刘备,刘备才慢吞吞的入蜀 。说难听点,就差刘璋没亲自把刘备扶上益州之主的宝座了 。所以,刘备不敢选上策,怕益州人民反对,结果呢?看看李严,吴懿等人,以及刘璋等人就知道了 。第二,刘备是皇室之后,凡事又讲仁义,前不敢攻刘琮于襄阳,后自然更不敢偷袭刘璋之成都 。大飞熊在别篇分析过,蜀汉早一日夺取汉中,大概率不会出现因人才磨合问题,导致关羽北伐无援的失败 。所以,刘备白白浪费了时机,让未来的蜀汉彻底陷入一连串被动的境地 。
其他网友观点刘备和诸葛亮在三顾茅庐的时候,就制订了《隆中对》 。在这个战略计划中,跨有荆益是第一步 。因此,在拥有荆州作为立足点后,刘备就把目光放在了益州 。庞统这时已经加入了刘备集团,在他的极力主张下,刘备下定了夺取益州的决心 。在张松、法正、孟达等人做内应的情况下,应刘璋之邀进入益州,开始了夺取益州的行动 。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庞统曾经为刘备进献了上、中、下三计 。但是刘备只采用了中计,这是为什么呢?
文章插图
一、庞统献计 。庞统作为刘备进取益州的主要谋划者,自然也成为了主要参与者 。在刘备率军进军益州的时候,庞统也随同刘备一起进入益州 。当时刘备是打着支援刘璋,讨伐张鲁的旗号进入益州的,得到了刘璋的欢迎和资助 。在涪城双方进行了联欢,将士们互相交往,欢宴百余日之久 。
在此期间,庞统就向刘备献计,趁此机会拿下刘璋 。他认为如果采取这样的行动,就可以将益州不战收入囊中 。但是刘备认为,自己刚刚来到益州,还没有树立威信 。如果采取这样的行动,是不可以的 。于是,在联欢后,刘璋增加刘备的兵卒,厚加资给,让他进击张鲁 。
文章插图
但是,刘备来到葭萌关后,在这里整整滞留了一年,也没有对汉中发动进攻 。相反,刘备整日里忙着笼络益州的人心,树立自己的恩德 。在刘备感到夺取益州的时机已经成熟后,便决定发起夺取益州的战争 。对如何夺取益州,庞统向刘备进了上中下三计,供刘备进行选择 。
庞统的上计是暗中选取精兵,昼夜兼程,径直袭击成都 。刘璋这个人没有什么军事才能,又没有准备 。如果刘备的大军到达,益州唾手可得 。
文章插图
庞统的中计是假借荆州有急,需要赶快回荆州救援 。益州白水军主将杨怀、高沛是刘璋的名将,他们不愿意刘备驻扎在益州 。听闻刘备回荆州,必定会轻骑前来送行 。刘备可以趁他们来送行的机会,拘捕他们,夺取他们的军队,再向成都进军 。
庞统的下计是刘备率军返回白帝城,和荆州取得联络,然后再徐缓的图谋进取益州 。刘备在经过考虑后,决定采取庞统的中计 。他声言要回荆州救援,趁杨怀、高沛前来送行擒杀了他们 。在兼并了他们的军队后,发起了夺取益州的战争 。在经过长达一年的战争后,刘备攻下成都,夺取了益州 。
文章插图
二、庞统的上计与下计的缺陷 。刘备不采纳庞统的上计和下计,是因为这两条计策本身,有着不可克服的缺陷 。刘备在评价这两条计策的时候,说上计太急,下计太缓,因此否决了它们 。
我们看庞统的上计,刘备之所以认为它太急,是因为这条计策太过于冒险 。要实行这条计策,就要求刘备放弃已有的根据地,孤注一掷的强袭成都 。如果能够顺利夺取成都,逼迫刘璋投降,这条计策便取得了成功 。但是,如果刘备不能一举夺取成都,他屯兵于坚城之下,又没有后方的支持,就会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
文章插图
尤其是益州民众对刘备的支持度,在当时还是一个谜 。刘备在葭萌关驻扎了一年,广树恩德,收揽人心 。可是益州终究是刘璋的根据地,他们父子在益州已经统治了二十余年 。刘备在短短一年里的努力,只能初步扩大自己的影响,为他将来夺取益州打下基础 。可这种影响是不能与刘璋相提并论 。
如果刘备发动对益州的战争,他是否能够得到益州民众的支持,这是一个未知数 。虽然张松、法正和孟达等人甘愿做刘备的内应,但是他们不能代表大多数益州的民众 。事实上,连张松的哥哥都不支持张松,出卖了他 。因此,轻兵远袭、不要后方,又难以得到民众的支持,刘备采取袭击成都的举动,就成为了地地道道的冒险 。
文章插图
庞统之所以把这条计策确定为上计,与他骨子里的冒险性格有关 。在庞统的计策中,有很多这种冒险的成分 。比如说刘备刚一入川,他就劝刘备擒拿刘璋,想要不劳而夺取益州 。如果这个行动成功的话,也不一定能够夺取益州,更何况不一定能够成功 。正是这种冒险的性格,才使得他成为三国时期少有的战死前线的重要谋士 。
至于说庞统的下计,确确实实是一条下计 。庞统让刘备退出益州,回到荆州与益州的交界处白帝城 。在这里取得与荆州的联系,然后一步步向益州推进 。这和后来夷陵之战后,东吴进攻益州的情形是一样的 。在那个时候,东吴挟夷陵大捷之威,尚不能突破蜀军阻拦,进入益州腹地 。在这个时候,刘备就能够突破阻拦了吗?
文章插图
更何况刘备率领军队进入益州,在葭萌关驻扎一年,他为了收揽人心花费了无数心思 。如果回师荆州,他的这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与其这样,刘备还不如当初就率领军队,直接攻打益州快捷 。虽然这个下计能够百分之百地保证刘备和他部下的安全,但是会延长夺取益州的进程 。所以刘备才认为庞统的下计太缓,没有加以采纳 。
三、中策的正确性 。既然庞统的上计和下计都没有被刘备采纳,那么他的中计又有什么合理性,值得刘备采纳呢?刘备在采纳庞统的中计时说,庞统的中计不急不缓,又是什么意思呢?
文章插图
其实,庞统的上计和下计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那就是放弃刘备在葭萌关驻扎一年的成果,放弃刘备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临时根据地 。不管是刘备采取上计,轻兵远袭成都,还是撤退到白帝城,卷土重来 。葭萌关的临时根据地是非放弃不可的 。
我们知道,刘备驻扎在葭萌关,招揽人心,广树恩德,但是这种影响力是有局限性的 。刘备这样做,就是想要让自己在袭取成都的时候,有后方依托,而这个后方被刘备放在了葭萌关 。在刘备与荆州的联系没有打通之前,葭萌关的根据地对于刘备更加重要 。可以说,如果轻易放弃葭萌关的根据地,对刘备是十分不利的 。从这一方面来说,刘备不由自主地就倾向于庞统的中计 。
文章插图
而刘备采取庞统中计的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个计策既综合了庞统上下计中的优点,又避免了那两个计策的短处 。在当时,高沛、杨怀两名刘璋的名将据守关头,实际上对刘备是一种监视的态势 。如果刘备对成都有所动作,他们就会出兵威胁刘备的后方 。无论刘备是否能够拿下成都,他的葭萌关临时后方是肯定要被高沛、杨怀消灭的 。
因此,刘备要夺取益州,就必须先消灭高沛、杨怀这两个直接威胁自己后方的敌人 。在消灭他们之后,再以葭萌关为后方,向成都稳步推进,这就避免了从白帝城方向推进的迟缓弊端 。即便是战争的时间长一些,可也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并且能够直接威胁成都 。
文章插图
事实证明,刘备采取庞统的中计是明智的 。刘备在擒杀了高沛、杨怀后,留下霍峻防守葭萌关 。在刘备向成都推进的时候,霍峻遭到了刘璋部下的围攻 。正是霍峻在葭萌关的奋战,使得刘备安置在葭萌关的部下家属安然无恙,保证了刘备的军心不被动摇 。我们可想而知,假如刘备按照上计行事,他没有安全的后方,如果不能一举夺取成都,可能会带来多么不利的影响 。
而一举袭取成都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的 。刘备在稳定后方后,向成都发起进攻 。可是出乎刘备意料的是,他遭到了刘璋的顽强抵抗 。他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在荆州诸葛亮、张飞、赵云率领的援军帮助下,付出了庞统战死的代价,才占领成都,夺取了益州 。
文章插图
即便是刘璋对胜利失去信心,要投降刘备的时候,成都还有精兵三万,谷帛足支一年,吏民都愿意死战 。我们可以想见,如果刘备对成都的袭击没能成功,他将难以短时间攻下成都 。那样一来,没有后方依托的刘备,再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争,又没有民众的支持,他和他的部下将陷入灭顶之灾 。
因此,刘备采取庞统的中计,首先稳妥地解决了葭萌关临时根据地的安全,保证自己有稳固的后方为依托 。然后对成都稳步推进,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这个计策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并获得了成功 。
文章插图
结语:在刘备发动对成都的进攻,夺取益州的战役时,庞统为他谋划了上中下三条计策 。刘备认为上计太急,下计太缓,只有中计不急不缓 。因此刘备采取了中计,取得了益州之战的胜利 。这是因为中计符合当时的客观情况,综合了上下两计的优点,避免了它们的缺点,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成功 。
实际上,庞统的中计才是真正的上计 。他的上计采取轻兵远袭成都的行动,是一种极端冒险的计划 。这种冒险是很难成功的,如果失败将让刘备陷入灭顶之灾 。只有采取中计,采取稳固后方,稳步推进的办法才是上策 。只是因为庞统的冒险性格,才将袭取成都的计策定为了上计 。当然作为老练的将帅,刘备自然是不会采纳庞统的上下两计的 。
【刘备取益州,庞统提出上中下三计,为何刘备要用中计呢?】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
推荐阅读
- 小s刘涛 豪门媳妇瘦身秘方PK
- 龙须刘海适合什么脸型 龙须刘海适合脸型简述
- 如何剪齐刘海 揭秘其必备的四个步骤
- Lisa刘海怎么剪 手把手教你拥有Lisa同款刘海
- 刘海碎发怎么扎好看 刘海碎发扎头发教程
- 按摩肚脐可缓解孩子大便干燥
- 《爱与泪》MP3歌词-刘辉
- 《国家》MP3歌词-刘媛媛
- 《忘记被忘记》MP3歌词-刘珂
- 《太疯癫 _《江南四大才子》电视剧主题曲|《江南四大才子》电视剧插曲》MP3歌词-刘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