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是不选上策?

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是不选上策?说起这个问题,有人或许会认为是谋士们故弄玄虚,卖弄才学 。我个人觉得,这种说法不妥,更多的是,出于如下两种因素 。
一,高明的谋士都有学识渊博的特点我们知道,大凡古代有名的谋士,都有一个特点,他们学富五车,知识渊博,知天文晓地理,几乎无所不通,知识非常丰富 。特别是对于军事战略战术,战争中的人性,研究得非常透彻 。
比如战国时期的谋士、军事家孙子、孙膑;刘邦手下的谋士张良;刘备手下的谋士诸葛亮、庞统;曹操手下的谋士荀彧、荀攸;孙权手下的谋士鲁肃;朱元璋手下的谋士李善长、刘伯温等,都有这样的特点 。他们都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才华 。
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是不选上策?
文章插图

他们在给自己的主公出主意时,总是出于方方面面的考虑,结合当时的现实因素,让主公至少可以采纳自己一个主意 。假如出主意时,只有一个主意,没有别的选择,那只能说明这个谋士学识浅薄,知识面狭窄 。也不容易让主公采纳 。
要知道,一个人既然能够让大家拥戴,成为一个集团的主公,那也绝不可能是一件容易或者偶然的事 。说明这些主公也一定有他们的雄才大略,具有常人不可比拟的长处 。否则,他们也不可能成就大事而青史留名 。
另外,每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方式、方法,也不可能都一样 。而提出几个主意,可以让主公有选择的余地,不至于出现君臣僵局 。一个主公在犹豫不决、左右为难、举棋不定的时候,往往需要谋士给他指出几条路 。而他的谋士假如只给他出了一个主意,难免让主公产生怀疑,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也会犯嘀咕:“奥,闹半天,看来你也不过如此 。你说的这个路子,我早就想到了 。还用你说?”
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是不选上策?
文章插图

二,为什么有“上中下三策”1,一般来说,上策,都具有大开大合、纵横捭阖的特点 。这种主意,大多数都是从战略高度考虑的 。如果成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事一步到位,就可以解决 。
但是,就像做买卖,上策,很可能会投入大量金钱、人力、物力,做成的难度较大 。一次成功,当然是皆大欢喜 。如果不成功,很可能前功尽弃,就连以前的战果都会失去 。
故此,但凡上策,都既有很大的诱惑性,但也有很大的风险性、不确定性 。这就好比赌博 。资金大,赢得多,但风险也大,弄不好,很可能倾家荡产 。这就要求,上策具备很多其他外在因素,比如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而一个正在创业的主公,很难接受这样的主意 。因为他不想担太大的风险 。
2,下策,大概具备很一般的条件就可以办到 。既然条件一般,那么,得到的结果,即使赢了,胜了,也没有多少诱惑性,收获不大 。
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是不选上策?
文章插图

仍然以做买卖为例,投入很小的本,赚取的利润必然也很小 。捡漏的机会毕竟微乎其微 。对于古代战争中的主公们来说,下策大概属于很微小的战术,就可以做到;那么,得到的东西估计也没有多少诱惑性 。因此,主公们一般也不会采纳 。
3,中策,既考虑了战术需要,又兼顾到了整体战略上的部分决策,对于主公们来说,所获得的战果,既大于下策,又低于上策,但又没有上策的较大风险,或者说在道德上也说得过去 。
因此,主公们大多数都会喜欢这个中策,而不选上策 。
在《三国演义》六十二回,刘备与刘璋决裂,庞统曾给刘备出过上中下三策 。
上策是:选精兵,昼夜兼程奇袭成都 。中策是:杨怀、高沛乃蜀中名将,各仗强兵拒守关隘;主公假装回荆州,二将必来相送,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向成都进发 。下策是:退到白帝城,连夜回荆州,以后慢慢再想办法攻取益州 。
刘备认为,上策可以一举成就大功,但是未免风险太大,也太急;如果成功,当然是好事,假如不成功,很可能陷于危险之中,他不愿意冒这样的风险 。
其实,事实也正像刘备预料的那样,西川早有防备 。就是“即便差人告报各处关隘,添兵把守,不许放荆州一人一骑入关 。”
下策尽管稳妥,但又没有任何利益,这一趟益州之行,就算是白来了 。
而庞统给出的中策呢,既不快,也不慢,比较稳妥 。只要杀了杨怀、高沛,就既可以占据涪水关,暂时有一个立足之地作为跳板,进取西川 。因此刘备采纳了中策 。
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是不选上策?
文章插图

另外还有一个外在因素,也是刘备之所以没有选择庞统上策的原因 。这时的刘备,已经和刘璋决裂 。刘璋在成都已经做好了各种应对措施,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
刘备明白,这时候选择庞统的上策,风险太大,不容易得手 。但他为什么没有责怪庞统呢?因为之前庞统和法正都曾给刘备出过一个主意,那就是在宴会上杀了刘璋,让西川群龙无首,这就是一个擒贼擒王的好主意 。刘璋一死,西川必然大乱 。加上刘备当时在西川民众中的威望,又是“皇叔”身份,很有可能直接替代刘璋 。
即使刘备暂时不能顺理成章成为西川之主,也可以搅乱西川平衡局面,大大有利于他西取西川的战略构想 。
但刘备因为顾念兄弟之情,没有采纳庞统的主意 。他这时候,心里一定非常后悔 。如果他当时听了庞统的主意,这时候,他备不住已经成为西川之主了 。
孙子兵法里,也提到过上中下三策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
也就是说,孙子主张不通过战争手段解决问题,这是上策;其次,如果通过外交能够解决问题,也不失为好主意;再次,就是通过战争解决问题,这样的手段,即使最后是胜了,必然也是以双方的巨大伤亡为代价 。不符合“最小代价获取最大利益”的原则 。
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是不选上策?
文章插图

三,结论但是,在现实中,不通过战争手段想要得到所要的结果,又何止那么容易?故此,上策尽管诱惑力很大,却不太容易做到 。下策即使胜了,代价巨大,收益较小;中策,以外交手段,劝说双方接受各自的条件和要求,大家都退让一步,往往最容易让人接受 。
【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是不选上策?】不过,很多时候的现实,根本不容你选择哪一个策略,大多数时候,是残酷的现实在逼迫你必须接受一种方法 。
比如上世纪的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战争、中越边境战争、中苏边境战争,都并不是我们首先挑起的,而是对方已经攻了进来,无论你是选孙子兵法中的上策,还是选中策,那都是白日做梦,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
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是不选上策?
文章插图

在抗日战争前期,蒋介石集团就是试图采纳孙子所说的上策、中策,解决问题 。结果怎么样呢?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英美,采取的都是“绥靖政策” 。一边大量出售军火给日军,纵容、默认日军到处侵略的行径;一边又假惺惺地以国际调解人面目到处现身 。使对国际社会原本充满希望的民国政府最终还是大失所望 。
最后,我们只能选择下策,以战争的手段解决战争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出兵 。如果不出兵,就等于自动放弃了领土主权 。哪容你仔细考虑什么上中下三策?至于说具体怎么打,那就属于战场上的战略战术问题,临阵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了 。
其他网友观点人生在世讲究个人的能力!能力是什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能力!
古代谋士就是拥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人,当然,这里说的解决问题能力是解决问题的方案能力,不是实施能力!
分析明确了,才有解决的方案,至于选择方案是君主的事了!为什么君主不选择上策呢?其实上策一定是最快捷,最有高效的解决手段!可是快捷,高效的同时风险也同样大,这种风险非常可能是死活的风险 。还有就是后果问题,遗留问题,副作用的问题!就像人病了使用猛药,非万不得已不可为之啊!
下策呢?太慢!步步为营式的解决方案,非人力,财力雄厚而且不急切的计划谁会用下策呢!所以,多数的情况下都是选择中策,不快不慢,风险相对小些且副作用也小些 。
其他网友观点大费周章提出上中下三策,既不是显摆,更不吃是饱了撑的,而是务实的处世之道: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今,最聪明的提建议方法,从来都不是直奔主题,而是提供多种备选方案,原因只有一个:在吃不准领导心思的情况下,最好别过早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免给自己贴上喧宾夺主、替上级做决定的标签 。
更何况,由于双方所处位置的不同,谋士眼中的上策,放在领导的视角来看,大多不一定最佳 。
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是不选上策?
文章插图
结合正反面的例子,咱们会有更直观的理解 。
当初商鞅见秦孝公的套路,其实跟上中下三策有些类似 。秦孝公发布的求贤令中,要求很简单:“能出奇计强秦” 。商鞅闻讯赶来后,通过贿赂宠臣景监得到了被秦孝公面试的机会 。
但此时他面临着一个难题:秦孝公年纪轻轻、上任不久,其性格如何、喜欢哪种为政风格,估计秦国人都摸不清楚,更别提外来户商鞅了 。如果贸贸然直接抛出自己激进的法家思路,轻则可能会被当场轰出去,重则也许会像公叔痤给秦惠王提的意见一样:“如果不能用他,就杀了他” 。
因此,出于稳妥起见,商鞅采用了循序渐进、逐步试探的办法 。史书称,商鞅先后见了秦孝公四次,每次进献的方案都不一样:
前两次,提的是“帝道”、“王道”,即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的礼乐、仁政,可以理解为儒家的观点 。当时,这种理念虽没多少人真的使用,但由于“政治正确”、听起来比较冠冕堂皇,讲出来起码没什么道德风险 。
但秦孝公却听得呵欠连天:这些观点本身没啥问题,但要真的起效,起码得个百八十年,谁耗得下去啊?老生常谈、毫无新意,差评 。完了他还把景监痛批一顿:你给我推荐的这是啥玩意儿!

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是不选上策?
文章插图
但商鞅反而窃喜 。紧接着他提出了“霸道”,即春秋五霸称雄时常用的路子,这回秦孝公略有兴趣,但还是不过瘾:见效还是太慢了!
这时商鞅才终于放下心来:眼前的这位年轻人,看来确实是一位没有陈腐思想束缚、锐意进取、极端务实的功利主义者,他这才终于祭出了自己的真实方案:见效快但却极端严苛、几乎惊世骇俗的全方位法家理念 。
最终结果我们都知道:秦孝公“大悦”,立即让商鞅参与处理国政,没多久委托他全权负责在秦国推行变法 。
其实,对于商鞅四次会见秦孝公这事,笔者高度怀疑是艺术加工手法,前两次既然已经很不满意,为啥秦孝公还愿意接连见第三、次面?在同一场会面中,连续扔出四种观点,这才更合乎情理 。

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是不选上策?
文章插图
而直接抛出上中下三策的案例,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有两起 。
一是三国时庞统给刘备拟订的取益州之策:
上策是挑选精兵、日夜兼程偷袭成都;
中策是设计拿下扼守要地的杨怀、高沛,夺其兵马,其后稳步杀向成都;
下策是退还白帝城,与荆州成掎角之势、慢慢磨死刘璋 。
其中,下策显然就是凑数的:既然已经打草惊蛇,还想跟占据地利的刘璋打消耗战?自寻死路;
上策则属于军事冒险,攻城战向来不容易,何况要舍弃辎重、设备,轻兵突袭城坚壁固、大局稳定的成都?搞不好会被人包了饺子,后来刘备攻打雒县几乎耗时一年,就证明了这一点 。刘备戎马一生,虽然无数次被人击败,但从未被击倒,靠的就是稳妥、务实的风格 。
因此,庞统之所以大费周章列出三种方案,实际上内心已经有了心仪的规划,只不过他不想让刘备误以为,自己是要教他做事 。各种方案都有,运筹帷幄、拍板定夺的是领导您 。

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是不选上策?
文章插图
另一起,就是李密给杨玄感拟订的造反路线图 。
公元613年,隋炀帝亲征高句丽,在黎阳监运物资的礼部尚书杨玄感趁机谋反,事先找来了自己平日里刻意结交的李密出谋划策 。李密很快提出了上中下三种思路:
上策,率兵北上,扼守隋朝远征军的退路,与高句丽前后夹击,逼迫杨广弹尽粮绝后举手投降;
中策,关中四塞、易守难攻,物资富饶、自成一体,秦、汉以及北周都是依托这里兼并天下 。因此,不如趁天子外出、直杀关中,而中原此时已动荡不安,失去根本的隋炀帝将毫无竞争力;
下策,就近拿下东都洛阳 。
很显然,出自关陇贵族后裔的李密,本意就是中策,后来李渊太原起兵后,几乎完全采用了这一思路 。但坑爹的杨玄感偏偏选了下策,他的小算盘是绑架东都朝廷官员的全家老小,胁迫众人站在他这一边 。
后来的走向证明,杨玄感给自己挖了个坑,眼看面临被各路平叛军队围剿,他才忙不迭的向关中进发,结果半路被人忽悠攻打弘农宫,最终被屈突通、宇文述、来护儿追上胖揍而死 。
看来,上中下三策的套路并不是随时都行得通,还要看自己面对的领导是谁 。

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是不选上策?
文章插图
但如果不给领导多种备选方案、直接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可能是啥后果?这里有个大家熟悉的案例 。
官渡之战前,谋士田丰坚决反对袁绍南下与曹操决战,而是主张依靠绝对优势实力,以精兵袭扰之术,拖垮身处四战之地的曹操 。
他甚至还用这句话吓唬袁绍:“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於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即:你要是不听我的万全之策,反而冒险去决战,如果输了,世上可没有后悔药吃 。
我们姑且不说袁绍这人是不是真的很小气,实际上,面对部下这种几乎赤裸裸的威胁,没几个领导能忍气吞声 。后面的结果咱们也知道了,袁绍在败回的路上说:“我没听田丰的话,果然输了,这家伙一定会嘲笑我 。”于是,田丰卒 。

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是不选上策?
文章插图
假如田丰不要那么耿直,也装模作样的提出上中下系列三策,全面罗列出各种方案的利弊,并且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设为中策,这样的话,即使袁绍还是选择了南下决战,即使最终还是输了,但田丰八成不可能有啥性命危险:我列所有可能、领导拍板决定,输了你好意思找我麻烦?
从古到今,人性都一个样,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要体现出自己能把领导看透,更别试图去教领导做事 。过于真实,也许不那么受欢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