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数学迎来黄金一代,十年时间能与美国并驾齐驱?( 五 )
当时 , 和恽之玮磨合很好的 , 还有同级同学张伟和袁新意 。 他们经常一起吃饭 , 聊数学 , 听讲座 , 交换灵感 。 2000级后来成为“黄金一代”的这几个人 , 在学生时代无意识地组成了一种古希腊哲学家式的“少数人的圈子” , 与外部世界之间有一道围墙 , 但在他们内部 , 数学不再是一个人的事情 。
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 摄影/本刊记者 霍思伊
张寿武对此就感慨说:“他们这批人的成功真是非常奇怪 , 一届里突然出现了这么多人 , 以前没有出现过这种现象 , 之后也没有出现过 , 厉害就厉害在他们不是一个人 , 而是一批人 , 他们有什么东西不懂 , 就马上打电话给同学 , 同学也是另一行的高手 , 马上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 他们之间不是相互竞争者 , 而是合作者 。 ”
“北大数院的天才不是培养出来的 , 而是保护出来的 。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张平文院士曾这样表示 。 在他看来 , 从事基础数学研究的人要有天赋 , 也要有情怀 。 作为教育者的重要使命 , 就是找到这样的人才 , 保护他们 , 为他们创造最适宜的环境让他们自由成长 。
“把中国变成一个输送数学家的工厂”
在中国现代数学刚起步之时 , 接受西方知识的渠道很有限 , 主要依靠个别数学家回国后将西方理论引进来 , 所以有明显的代际传承特点 , 比如 , 熊庆来研究函数论 , 华罗庚是解析数论 , 陈省身是微分几何 。 因此 , 在改革开放前 , 国内数学界研究分析、几何等方向比较多 , 这都是已经有几百年历史的西方主流数学方向 , 但由于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缺乏国际交流 , 因此对一些前沿领域并不了解 。 直到1975年 , 杨乐才得知 , 在1964年伦敦国际函数论会议上提出的一个问题 , 他与张广厚在1965年的文章解决了 , 但“当时这个会 , 我们根本连知道都不知道 。 ”杨乐说 。
到了恽之玮这一代人上大学的时候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 以及中国愈加高频度的对外交流 , 代数数论、代数几何等数学领域的前沿知识开始传入中国 , 比如丘成桐在浙大举办过一期暑期课程 , 就是讲自守形式和朗兰兹纲领 。 恽之玮等人逐渐感受到了数论等综合性的东西 , 觉得很新鲜 , 这是在当时北大课程体系内看不到的内容 , 因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 “于是 , 我们几个关系密切的同学都选择了相同的大方向” , 恽之玮说 , 在学术方向上 , 相比国内的学术前辈们 , 或许用“转型一代”来形容他们这几届更贴切 。
“中国的数学该怎么发展 , 如何使中国数学在21世纪占有若干方面的优势?办法说来很简单 , 就是要培养人才 , 找有能力的人做数学 , 找到优秀的年轻人在数学上获得发展 。 ”1992年 , 华人数学家陈省身在展望21世纪中国的数学该怎么发展时指出 , 由于中国目前的数学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 , 要想培养自己的数学人才 , 就要把中国变成一个输送数学家的工厂 , 希望出去的人能回来 , 如果不回来 , 建议仍然继续送 。 中国有的是人才 , 送出去一部分在世界上发挥影响也是值得的 。
走出去 , 是华人数学界的传统 。 1969年 , 丘成桐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 , 在毕业前 , 他就坚定了出国求学的想法 。 “要成为一流的科学家 , 始终还是要到欧洲和北美去 。 ”他在自传《我的几何人生》中回忆 , 本科毕业后 , 他申请去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那里的数学系是世界顶尖的 , 并最终选择师从陈省身 。 1976年 , 27岁的丘成桐攻克世界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 , 他也因此获得了菲尔兹奖 。 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大数学系的陈秀雄 , 在七年后取得了美国宾州大学博士学位 , 是著名几何学家卡拉比的关门弟子 。
二十多年后 , 新一代的年轻数学家们依旧在冥冥中践行着跟随世界上最优秀数学家学习的发展之路 。 2004年 , 本科毕业后 , 恽之玮去了美国普林斯顿读博 , 张伟则去纽约跟随知名的华人数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张寿武学习数论 。 袁新意当时已经提前一年毕业 , 同样进入张寿武门下 。 2004年 , 和恽之玮一起去普林斯顿的还有高他一级的学长许晨阳 , 正好赶上最后一年本硕五年学制 , 和恽同期毕业 。
十多年后 , 恽之玮、张伟和许晨阳的办公室就在同一个走廊里 , 在麻省理工学院的2号楼四层 , 恽之玮只需要穿过一个L形走廊就可以敲响老同学张伟的办公室房门 , 其间 , 正好路过师兄许晨阳的房间 。
推荐阅读
- 约瑟夫·拜登 非要跟中国较量?美国疯狂印钞6万亿,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油价 “负油价”后全球市场变化!美国每升不足2元,中国排名竟超国足
- 中国人 高晓松在晓松奇谈中言论引争议
- 诚实 中国首位女宇航员,为何返回后就没露面?原来一直在背后作奉献
- 伺服 “窝工”技术又双叒叕助力中国“太空首单”
- 研制 好消息中国航空航天技术飞速进步,有望彻底打破西方垄断
- 中国经济网 航天工程董事长唐国宏辞职 姜从斌接棒
- 中国网 【探秘延安红街之二】藏在延安红街里的八个故事
- 歌手 《中国好声音》改版变《歌手》,诸多知名歌手以选手身份亮相加盟
- 反响 喜讯传来!中国航天再次创下“世界第一”,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