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 3.6亿吨垃圾何去何从?国产垃圾分类机器人现状:从“源头”到“末端”( 二 )


文章图片

▲北京大兴人工智能垃圾分拣机器人在垃圾中转站现场
垃圾到达这个中转站后不会直接被运去填埋或焚烧,而是让智能机器人将其中的可回收物分拣出来,并对其中的高值可回收物和低值可回收物进行精准分类,剩余大约30%不可回收的垃圾才会被进行填埋或焚烧处理 。
这台中国制造的垃圾分类机器人叫做“Picking AI”,来自于广东弓叶科技,是一个人工智能分拣机器人,搭载了弓叶科技包括深度学习、AI算法、大数据分析、机器人控制以及云平台等多项核心技术 。
从正面来看,“Picking AI”呈外八字状,这种结构可以减少机器人因告诉运动而产生的振动;从侧面来看,它呈长方形,这样的结构可以确保多台机器人能够无缝拼接 。
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共用一个大脑,前端内置视觉系统,类似于人的眼睛一样对物料进行识别,如果碰见没见过的物料,它还能通过大数据训练机器人加以识别 。大脑还内置“空调”,确保内部始终能够保持恒温工作 。硬件 3.6亿吨垃圾何去何从?国产垃圾分类机器人现状:从“源头”到“末端”
文章图片

▲弓叶科技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软件对垃圾进行分选
这个机器人针对不同类别的垃圾配备吸取和抓取两种分选方式,是对前端机械物理筛分方式的一个智能化补充,能够7x24小时不间断工作,可以保持每分钟85~95次的分拣效率,是人工分拣效率的2~3倍 。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这是普通工人所无法承受的 。
“Picking AI”不仅可以将不同材质的废弃物分成玻璃、易拉罐、衣服、鞋子等20多种可回收物,还能挑出废纸中的塑料袋、塑料膜等杂志以及分拣二维物体,能够大大提高废纸回收再利用的纯度 。
不仅如此,“Picking AI”还具备强大的迁徙学习能力,可以通过云端大脑,与部署在各地的机器人实现数据共享和远程智能提升 。
例如部署在北京的机器人可以向部署在浙江、上海等地的机器人学习,还能互相“交流”垃圾分拣经验 。硬件 3.6亿吨垃圾何去何从?国产垃圾分类机器人现状:从“源头”到“末端”
文章图片

▲Picking AI工作流程
除了“Picking AI”,弓叶科技还有一款叫做“Picking Easy”的建筑垃圾智能分拣机器人,可以从建筑垃圾中挑选出残次品,提升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价值 。硬件 3.6亿吨垃圾何去何从?国产垃圾分类机器人现状:从“源头”到“末端”
文章图片

▲Picking Easy进行建筑垃圾分拣 来源:凤凰视频硬件 3.6亿吨垃圾何去何从?国产垃圾分类机器人现状:从“源头”到“末端”
文章图片

▲弓叶科技两款垃圾分类机器人性能参数
2、现身杭州的特殊“环卫工”
“我是201号环卫机器人,请自觉保持环境卫生,不能乱扔垃圾哦!”
这句温馨提示来源于浙江杭州江干区街道上的一个特殊“环卫工”——自主训练垃圾分拣机器人 。硬件 3.6亿吨垃圾何去何从?国产垃圾分类机器人现状:从“源头”到“末端”
文章图片

▲江干区街道上的垃圾分拣机器人 来源:江干发布
这个机器人是由江干区城管局和浙江博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 。它的外观黑白相间,长宽高大约都在1米左右 。
大到可乐罐或矿泉水瓶,小到烟头或纸巾,机器人都能经过“手臂”抓取后准确投放在标有“其他垃圾”或“可回收物”字样的垃圾箱中,识别精度可达98%,每天持续工作8小时,可以拾取35斤左右的垃圾 。
博城机器人技术总监张少波说,这款机器人用于垃圾处理的前端阶段,可以在大型的清扫车大面积清扫一遍后替代人工巡检,在一些路段、公园、广场等地识别零散垃圾,分类捡起来再集中处理 。
这个机器人应用了视觉学习、导航定位等前沿技术,还可以通过大数据收集信息,为后续的城市环卫工作提供大数据分析,有效规划分配环卫资源 。
江干区城管局的相关负责人称,为了实现自主巡逻,技术人员在实现机器人避障的基础上,加配了差速转向轮,能够让它在非机动车道自如行驶穿梭 。此外,通过后台,技术人员还能提前设置它的行驶路线,以及记录沿途拾取的垃圾照片和视频 。
目前,江干区已经投放了两台垃圾分类机器人,能够代替4~6名环卫工人的基本工作 。
此外,博城机器人公司还有一款智能视觉垃圾识别分拣机器人,用于垃圾处理的后端流程,替代人在相对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完成垃圾最终的分类处理 。这款机器人今年也首次在杭州落地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