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为何站在大哥李建成这边,而不是站在二哥李世民这边?
无论因私因公,李元吉倒向李建成都更加合情理 。
文章插图
李元吉也曾跟着李世民混
我们都知道,当李渊担任太原留守时,陪着他的儿子是李世民 。李建成则带着其他家眷待在河东当朝廷的人质 。公元617年,李渊决定起兵后,李建成带着李元吉逃往太原,异母弟弟李智云则落在官府手中被杀 。
由此可见,元吉曾经跟着大哥生活,二人感情理应更深 。但元吉也曾经常年随着二哥,并且是在很容易患难见真情的战场上 。
自公元619年李元吉丢下太原、逃往长安后,他就多年跟随李世民到处打仗,比如两人一起征讨王世充、刘黑闼 。史书称他“以善马矟自负”,也就是马枪用的比较好,应该是一名比较优秀的战将;而李世民则善于射箭,兄弟俩一近一远,都是临阵的武将,应该有共同的话题,但为何二人一直不怎么亲近?首先跟两位哥哥的性格差别有关 。
文章插图
面对随和的大哥与严肃的二哥,年幼的小弟会偏向谁?
公元626年李元吉被杀时,仅仅24岁,也就是说他跟随李建成在河东、跟随李世民打仗时,都不到20岁 。小年轻选择很哪位哥哥走得近,很大程度上要看对方性格 。
李建成的真实性格,史书中难得一见,但根据其善于讨父亲以及父亲后宫欢心来看,他的情商是比较高的 。再加上他作为储君长期在长安处理各类政务和人际关系,根据阅历积累,理应比较成熟、圆滑 。
而李世民的性格就比较有意思 。当初在太原时,马仔刘文静曾向裴寂这样夸他:
豁达类汉高,神武同魏祖
性格大度像汉高祖刘邦一样,英明神武又跟曹操有几分相似,看起来并不是很严肃 。但此时他只是不到20岁的少年,随着其后常年带着一群猛将浴血沙场,他的性格日渐霸气:
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举止失措 。
“英毅”大概是英气逼人、不怒自威,让那些官场的老油条们见到都吓得手足无措 。为此,李世民甚至不得不刻意挤出一副柔和的表情,希望以此让臣子们敢提意见 。
此外,从李世民任人以才、甚少徇私的带队伍风格来看,估计年幼的李元吉没少挨他批 。笔者猜测,正是由于两位哥哥性格相差太大,让李元吉打心底里更亲近柔和的哥哥 。更别说这位大哥还是太子,未来的皇帝 。
文章插图
太子本身就比王爷更值得投资
自李渊拿下长安后,李建成就是雷打不动的世子、太子 。所谓名正言顺,经过多年的经营,他在朝廷的势力应该是远超过李世民;后者的影响力,几乎是全靠军功积累起来的,而且更多的集中在军队中 。
面对这种大势,再加上李渊的态度,大部分人都会偏向投靠李建成这座现成的大山;李世民的铁杆,则主要是秦王府的那些常年跟随自己的文武 。这一点,从玄武门之变时,军队中的李靖、李世勣都采取了中立态度就可见一斑 。
文章插图
所以无论是依据私交还是大势,李元吉都会选择帮助李建成 。至于史书中称,李建成答应事成后让元吉当皇太弟一事,个人觉得不必当真 。皇权面前无亲情,李建成当时已经三十好几岁,自己的儿子已经接近成年,没有传位给弟弟的客观需要;如果他真的视权位如粪土,那为什么不让给功劳震天下的二弟?干嘛冒着风险,废那么大劲去排挤李世民,难道就是为了替李元吉抢天下?李元吉又不是傻子,他怎么会被这样的空头支票忽悠 。
正史漫谈,欢迎关注交流 。
其他网友观点三个原因 。
文章插图
第一,烧冷灶不如赶热灶 。李建成是太子,有关陇集团支持,炙手可热,朝中绝大多数人都围在他身边转,这是人之常情,谁都会这么选 。李世民只是秦王,以后李建成当了皇帝,他就是被清洗的对象,瞎了眼才会跟他 。之所以秦王府有那么几个人死心塌地,是因为即使背叛了李世民也不会有好下场 。所以只能跟着李世民豪赌一把 。因此李元吉跟着李建成混是很正常的选择 。
文章插图
第二,李建成看上去比李世民好对付 。李元吉的目标是当皇帝,李建成也承诺,等他死了让李元吉接班,就如赵匡胤让赵光义接班一样 。即使李建成到时候不想把江山交给自己,李元吉也可以跟李建成拼一把 。但是他在李世民手下毫无胜算,李世民也不可能把江山交给他 。
文章插图
第三,李元吉跟李建成感情深,跟李世民不行 。李元吉从小跟着李建成长大,李渊带着李世民在太原当官,李建成带着一大家子在长安留守,说穿了就是当人质 。李渊起兵,李建成带着李元吉度过重重危险来到太原,可谓患难兄弟 。李建成比李元吉大十三岁,可以说长兄如父,所以他要跟着李建成干 。
其他网友观点杯酒谈笑间,脑洞阐史观 。
随着唐王朝的逐步统一,争储斗争也异常激烈,而当时形成了三大集团势力,各自拥兵,即太子东宫、秦王府和齐王府 。当然,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实力是最强的,在二人的相互争斗中,李元吉倒向谁,谁的实力就可以得到进一步增加,而形成二对一的格局 。
那么,李元吉为什么会选择站到太子李建成这一边呢?
一、元吉是怎么倒向李建成的?其实,李世民和李元吉曾经有过亲密的合作,事情还得从刘武周攻占太原说起 。
武德二年九月,刘武周攻打晋阳,李元吉弃城而走,逃回了长安 。李渊虽然很愤怒,但最终还是选择原谅了元吉,随后又派李世民平定刘武周 。在平定刘武周之后,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大概有让元吉跟世民学习打仗的考虑吧,李渊派李元吉跟着李世民一同出征 。
文章插图
(上图:世民、元吉在战场上有过合作)
武德四年,窦建德率军驰援东都洛阳,企图与王世充联合,解东都之围 。而李世民则看准机会,希冀“毕其功于一役”,亲率三千五百名勇士前往虎牢,东拒王世充;而围困东都洛阳的任务交给了谁呢?没错,正是李元吉,而且李世民还给元吉留下了一员猛将屈突通,可见李世民对于元吉的器重和信任 。
当年秋天,李世民大军奏凯,返回长安 。秦王李世民身后一共有二十五位大将,领头的,就是齐王元吉 。当年冬天,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元吉则领司空 。二人几乎是齐头并进 。
没过多久,刘黑闼又起兵了,这一次,又是李世民和李元吉合作出征 。当刘黑闼第一次起兵平定之后,李世民接到李渊的命令,让他回朝,而军权呢“以兵属齐王元吉” 。
由以上的内容来看,在第一次平定刘黑闼起兵之时,二人还没有出现很深的裂缝,至少军事交接还能顺利进行 。
但变化来得很快,就在武德五年,刘黑闼第二次起兵,这时候与李元吉合作的,就不是李世民了,而是李建成!而志在“且以立功,深自封植,因结山东英俊”的李建成,正是在这一次合作中,将李元吉拉拢了过去 。
《旧唐书·巢王传》中,也正是在武德五年之后,才有了李元吉和李建成一起合谋的记载:
(武德)六年,加授隰州总管 。及与建成连谋,各募壮士,多匿罪人 。
武德六年之前,李元吉既与李世民合作过,也与李建成合作过,他对于双方的实力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统一战争即将结束之时,李元吉也到了为自己打算的时候 。
那他为什么选择李建成呢?
二、元吉的策略:“但除秦王,取东宫如反掌耳”随着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斗争越来越公开化,处于夹缝之中的李元吉就不得不为自己考虑了 。
(一)李元吉有没有想过争夺皇位?有!
李元吉有没有想过争夺继承权呢?当然想过了,否则他何必要蹚这个浑水呢?这可不是阐史君主观臆断,其实李元吉想争夺皇位,也是有证据的 。
证据一:在李建成李元吉密谋昆明池刺杀李世民时,《旧唐书·巢王传》记载了李建成对李元吉的许诺:
正位已后,以汝为太弟 。
李建成的意思是说,我当了皇帝之后,你就是皇太弟 。当然,肯定有画饼的成分,但这句话也说明,李建成很了解李元吉的目的:无非也想染指皇权嘛!
证据二:李世民在得知自己危险处境之后,召集了幕僚商量,其中有人说了这么一句话:
若使建成、元吉肆其毒心,群小得志,元吉狼戾,终亦不事其兄 。
重点是最后一句话,“元吉狼戾,终亦不事其兄 。”不得不说,李元吉这小子的狼子野心,路人皆知了 。
文章插图
(上图:元吉倒向建成)
(二)元吉争夺皇位的策略:先除秦王 后制太子
元吉想争夺皇位,但问题是他的实力是最差的,不得不选择依附一方 。那依附强大的秦王,还是依附处于劣势的太子呢?
其实早在几百年前的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完美的答案,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联合相对弱点的啊(注:有人提到,后来争位之时,李世民相比李建成,处于劣势地位,甚至“不为兄弟所容” 。没错,但要注意,元吉做选择的时候,战争即将结束,还没结束,李世民还处在上升期 。) 。没错,元吉也是这么想的 。《旧唐书·巢王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护军薛宝曾经搞了个迷信活动,向元吉呈递了一个符箓,还说“元吉合成唐字 。”元吉得到符箓很高兴,说了这样一句话:
“但除秦王,取东宫如反掌耳”
李元吉的意思是说,先联合劣势的太子除掉秦王,然后转头对付太子就易如反掌了 。仔细揣摩这句话,这才是李元吉投靠李建成的根本原因!
当然了,除了根本原因,也有其他现实的原因 。
太子毕竟是合法的储君,在法理上占有优势,帮助太子,李元吉也可以赚取政治资本 。即便杀掉秦王李世民后,元吉没有实力对抗太子,也可以因襄赞之功保全自己 。可以说投靠太子,进可攻退可守 。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李元吉的计划确定之后,除掉李世民之心就比建成更加急迫,他甚至对建成说:“当为兄手刃之(世民) 。”还有一次,李世民随李渊来到齐王府,元吉派出刺客要暗杀世民,多亏建成阻止才作罢,李元吉愤怒的对建成说:“为兄计耳,于我何有?”
这话便有点自欺欺人了,杀了李世民责任都是李建成的,而好处都是你李元吉的,因为只有杀了李世民,你李元吉才有机会啊 。还说不是为自己谋划吗?
说白了,都是利益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此言不虚啊 。
【李元吉为何站在大哥李建成这边,而不是站在二哥李世民这边?】以上,便是李元吉投靠李建成,而放弃李世民的原因 。
推荐阅读
- 三国时期,司马懿临终留下一计,千年后竟被老农破解,为何时人笑司马懿输给了诸葛亮?
- 李元吉帮助李建成谋害李世民,那李元吉有没有争夺太子的想法?
- 为何古人说“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古庙比荒坟还可怕吗?
- 老君的镯子助杨戬拿过悟空,诸天兵将都在观战,为何青牛精使用时诸天兵将皆不认识?
- 诸葛亮墓中长明灯为何千年不灭?
- 白胜既然可以在梁山坐一把交椅,宋江为何不把唐牛儿救出来?
- 《水浒传》中,孙二娘和武松仅有一面之缘,为何会对他这么好?小说是如何描述的?
- 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为何宁愿寡居三十余年也不回到唐朝?
- 晁盖七人乃朝廷要犯,王伦不收何罪之有,林冲为何要杀他?
- 杀死关羽的吕蒙,为何在宴会上七窍流血而死?是关羽显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