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解毒汤加减治小儿腹泻医案

小儿腹泻病是由于肠道感染或消化功能紊乱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 是小儿常见的病症之一 。
有调查表明农村小儿腹泻的病原依次为致泻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 , 而在城市则依次为轮状病毒、致泻性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与沙门菌 。其中夏季多发细菌性腹泻 , 秋、冬季节则多发轮状病毒肠炎 。发病较急 , 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脓血便为本病临床主症 。
中医学称之为“小儿泄泻” 。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 , 脾常不足 , 无论感受外邪 , 还是内伤乳食或脾肾虚寒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 。治疗上分辨寒热 , 审察虚实 , 辨证施护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小儿腹泻医案】【病案举例】
张氏等应用黄连解毒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60例 , 男36例 , 女24例 , 男女之比为3:2 , 年龄最小2岁 , 最大6岁 , 病程最短3天 , 最长16天 。全部病例均有发热 , 脓血便及里急后重 , 体温大多在38~39℃之间 , 少数重症病例在39.5~41℃之间 , 发热持续时间短者3天 , 长者达12天;大便次数最少者6次/日 , 最多者15次/日;伴抽风者6例 , 抽风1次4例 , 抽风3次2例 , 持续时间最短者2min , 最长者5min;伴腹痛者25例伴恶心呕吐者8例;脱肛者12例 。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脓血便 , 镜检可见白细胞、红细胞、脓细胞 , 少数可见吞噬细胞 。
治疗方法:黄连解毒汤加减 , 因患儿年龄小 , 口服中药困难 , 所以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经肠道吸收 , 药用:黄连6g , 黄芩9g , 黄柏9g , 白头翁15g , 马齿苋30g , 秦皮6g 。腹痛者加元胡、木香、芍药、甘草;抽风者加钩藤、全蝎;呕吐者加姜汁 。水煎2次 , 取汁200300ml , 分两次保留灌肠 , 每次药液在体内停留半小时以上 , 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同时配合西药治疗:口服强必林或静脉点滴氨苄青霉素 , 抽风者给予地西泮(安定)或苯巴比妥(鲁米那) , 高热不退者给予物理降温及肌注阿尼利定(安痛定) , 并注意体内液体及电解质的补充 , 5~7天为1疗程 。
疗效判定:治愈:症状消失 , 大便镜检正常 , 培养连续三次阴性;好转:症状消失或减轻 , 大便镜检正常 , 培养致病菌未连续转阴;无效:临床症状及大便镜检无改善 。
治疗结果:60例均治愈 , 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
按:细菌性痢疾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 常发于夏秋季节 。发病较急 , 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脓血便为本病临床主症本病好发于2~10岁的儿童 , 尤以2~5岁的发病率最高 。夏秋之季 , 感染邪温热疠气 , 内蕴肠胃 , 外发肌表 , 故见发热;毒聚肠腑 , 上冲及胃 , 胃气不得下降 , 则恶心呕吐;湿热疫毒 , 化火最速 , 火盛风动 , 内迫心肝 , 所以见烦躁抽风;湿热之邪壅滞肠中 , 气机不畅 , 传导失常 , 故腹痛 , 里急后重;湿热熏灼肠道 , 脂络受伤 , 气血淤滞 , 化为脓血 , 故下痢赤白 。治则清肠解毒 , 泄热开窍 。方选黄连解毒汤加减 , 方中黄连、黄芩、黄柏、秦皮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栀子清热泻火 , 凉血解毒;白头翁、马齿苋清热解毒 , 凉血止痢;元胡、木香、芍药、甘草行气止痛;钩藤、全蝎平肝熄风 , 清热镇惊 , 通络止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