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解毒汤加减治溃疡性结肠炎医案
溃疡性结肠炎是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简称,为一种原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 。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经过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为多见 。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变态反应、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寒冷、饮食及精神刺激常为诱发因素 。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泄泻”范畴,多由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抑郁或素体虚弱致脾失健运,湿浊中阻,郁久化热,湿热灼伤肠道肌膜,凝滞气血而成 。本病急性发作期以清热化湿解毒为主,缓解期宜健脾益气为本 。由于本病有病程长缠绵难愈的特点,多属本虚标实,并有寒热错杂之证 。所以健脾与化湿、温中与清热、调气与行血等法多相兼而用 。
【临床应用】
刘桂军选择3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所有病人均符合《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 。年龄20~40岁,平均29.1岁;男17例,女15例;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5年 。
治疗方法:本病初起或发作时,症见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粪便夹有脓、血、黏冻,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为湿热下注,热毒壅滞 。治以清热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黄连12g,黄柏10g,黄芩10g,栀子12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5天,然后改用健脾祛湿,止泻化滞法治疗,方用蝉蜕止泻化滞方 。每日1剂,水煎,连服5天 。
治疗结果:全部病人均完成1个疗程治疗,痊愈(腹痛、腹泻消失,大便成形,每日2次以下,随访6个月未复发)24例,有效(腹痛减轻,腹泻次数减少,大便基本成形,但每日仍2次以上)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 。痊愈的患者多在治疗后1周腹痛开始减轻,3周后大便次数减少 。
按: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学“泄泻”范畴急性期:湿热下注,热毒壅滞,“通因通用”,方用清热解毒的黄连解毒汤以祛除实邪 。
缓解期:多因情志、饮食所伤而致脾虚湿盛,湿滞大肠,浊毒内浸,故久泻不止,方用蝉蜕止泻化滞方健脾祛湿,止泻化滞 。《临证指南° 。
医案》云:“久泻…阳明胃土以虚,厥阴肝风振动 。”故重用具有祛风解痉平肝作用的蝉蜕而收佳效 。
黄东云等2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6~62岁;病程0.5~17年 。主要症状均有持续性或反复性腹痛腹泻,黏液或脓血便 。全部病例经纤维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电子结肠镜检示有不同程度的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形成 。
治疗方法:中药内服以扶正固本为主 。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健脾利湿,理气止痛 。药用:党参、茯苓、山药、炒扁豆各15g,薏苡仁30g,炒白术、车前子、陈皮各12g,白芍10,桔梗、防风、甘草各6g 。脓血便甚者加白头翁、败酱草各15g,秦皮12g每日1剂,水煎服 。中药保留灌肠以祛邪治标为主 。方选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燥湿敛疮 。药用:黄连9g,黄芩、黄柏、苦参、地榆各15g每日1剂,浓煎至100~150ml,将药液过滤后兑入锡类散1支(脓血便甚者加云南白药2g)摇匀 。灌肠前将药液温至30~38℃,注入一次性输液瓶,接导尿管(14~16号),将导尿管插入端涂上石蜡油,夹住滴管 。嘱病人睡前排便,清洗肛周后侧卧于病床,将导尿管缓慢插人肛门约15~20cm,松开滴管,使药液快速注入 。拔出尿管后改仰卧位拾高臀部,15min后再改右侧卧位 。药物保留时间愈长,效果愈好 。中药口服灌肠同时进行,15天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 。
治疗结果: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正常,肠镜检查肠黏膜充血、水肿消失,且观察1年以上无复发)8例;好转(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大便常规正常或轻度异常肠镜检查显着好转)18例;无效(临床病状、大便常规、肠镜检查无改善)6例,总有效率81.2%
按:按中医证治理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标本俱重为本病病机关键 。本病患者多由于病程冗长,脾胃虚弱,既不耐苦寒祛邪,又不足固本御邪,扶正健脾应为治疗首要 。但病变部位仅限于大肠,中药保留灌肠使药物直达病所,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既避免苦寒败胃,加重脾胃损伤,又减少消化液对药效的降解 。中药口服扶正、灌肠祛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切中病机,标本同治,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故收事半功倍之效 。
张芳等3选择60例湿热泄泻患者,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14~69岁,平均37.6岁;病程3个月~18年,平均4.3年 。
治疗方法:内服黄连解毒汤加味,处方:黄连、黄芩、黄柏各10g,栀子、甘草、木香各6g,白芍15g,日1剂,连服15剂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天,2~3个疗程停药观察,统计疗效 。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肉桂、黄连各30g,苍术、木香各15g,共研为细末,装瓷瓶密封 。临用时取药末(每穴3g)与藿香正气水调膏,贴于神阙、天枢、三阴交、足三里穴,胶布固定 。贴24后去药,3天贴1次,疗程同内服药 。注意事项:贴敷后用热水袋在神阙、天枢穴处热敷半小时;艾条在足三里、三阴交穴悬灸10min,以助药力渗透若贴后局部皮肤出现红丘疹、瘙痒者,为药物过敏,停药即消,或用康夫丽尔乳膏外涂 。
疗效标准:治愈:大便正常,其他症状消失,临床检验正常 。好转: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其他症状改善 。未愈:症状未见改善 。
治疗结果:治愈32例,占53.34%;好转24例,占40%;未愈4例,占6.66% 。总有效率93.34% 。
按:针对病机立清热祛湿、解毒除秽、行气导滞之法 。所拟黄连解毒汤加味方中三黄、栀子清热燥湿解毒,以除湿热为主;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而解腹痛、下迫之急,木香行气导滞,可理肠中气滞 。
外贴方中黄连、苍术清热燥湿,肉桂、木香温中行气,藿香正气水祛、、,
湿止泻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湿、行气、温中、解毒、除秽、止痛、止泻功效,与湿热泄泻病机契合,故疗效可靠 。
【病案举例】
(1)孙某,男,32岁,腹痛、腹泻间断发作3年,每日腹泻3~4次,为黏液便,每于工作紧张劳累时即加重 。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 。就诊时发热(T37.6℃),腹痛、腹泻(日6~7次),里急后重,黏液便有少量脓血,苔黄腻,脉滑数 。证属湿热下注,热毒壅滞,治以清热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黄连12g,黄柏10g,黄芩10g,栀子12g 。每日1剂,水煎,连服5天腹痛减轻,腹泻次数减少,改用健脾祛湿、止泻化滞法,方用蝉蜕止泻化滞方:蝉蜕20g,藿香20g,苍术15g,茯苓15g,防风10g,乌梅6g,焦山楂10g,黄连4g,白芍12g,甘草6g,白鲜皮15g 。每日1剂,水煎,连续服药6周 。服药4周腹痛、腹泻消失,大便成形,每日2次以下,为巩固疗效又继服2周 。随访1年未复发 。
按:本病初起,症见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粪便夹有脓血,黄腻,脉滑数 。辨证为湿热下注,热毒壅滞故治以清热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以清热解毒、祛除实邪 。缓解期腹痛减轻,腹泻次数减少,改用健脾祛湿、止泻化滞法,方用蝉蜕止泻化滞方健脾祛湿、止泻化滞而收全效 。
(2)张某某,女,40岁,农民,1998年12月5日人院 。腹痛腹泻2年余 。诉胃脘胀痛,恶心泛吐清涎,纳,腹胀腹痛肠鸣,大便日行3~4次,夹多量黏液,消瘦乏力,寐差梦多 。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细 。1998年11月26日纤维结肠镜检诊断:溃疡性结肠炎 。
中医辨证:脾虚湿困,大肠湿热 。口服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茯苓、炒白术、山药、炒扁豆各15g,薏苡仁30g,车前子、陈皮各12g,白芍10g,防风、桔梗、甘草各6g 。灌肠方以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9g,黄芩、黄柏、苦参、地榆各15g,锡类散1支 。治疗15天后大便成形,日行1次,诸症减轻,体重增加1.5kg休息1周后巩固治疗1个疗程,诸症消失,痊愈出院2个月后复查纤维结肠镜示:正常结肠镜像12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溃疡性结肠炎医案】按:本病例病史2年,日久脾气必虚,故用参苓白术散健脾利湿、益气固本,本方可激发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胃肠局部血液循环,促使病变肠黏膜再生,保护肠黏膜的完整性 。外用黄连解毒汤灌肠,能清热解毒,燥湿行瘀,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和黏膜充血水肿的消退;锡类散敛疮生肌则有助于黏膜溃疡的愈合和肠黏膜的修复,内外同治而收效 。
推荐阅读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十二指肠溃疡医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病毒性心肌炎医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心绞痛医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痴呆医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脑出血、脑梗死医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高血压病医案
- 桂枝汤加减治痢疾医案
- 桂枝汤加减治病毒性肝炎医案
- 桂枝汤加减治疟疾医案
- 桂枝汤加减治猩红热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