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逐瘀汤加减治乳痛症医案
乳痛症是一种与月经周期休戚相关的痛性乳腺病 , 又称乳腺小叶增生症 。多发生在30~40岁乳房发育正常的妇女 , 尤以未婚妇女 , 未曾生育或从未哺乳、哺乳较少者更易发生 。此类患者月经多数不正常 , 周期短 , 不规则 , 经期短 , 经量少 。此症的主要特点为周期性乳房胀痛 , 一般于经前1周开始出现乳房饱满、肿胀与疼痛 , 月经来潮后骤然锐减或消失 , 随月经周期反复出现 。在妊娠期、哺乳期或绝经后 , 乳痛大减或完全消失 。乳痛轻者表现为钝痛、隐痛或串痛 , 重者出现针刺样痛或刀割样痛 , 甚至出现胸、颈、背、腋窝部或上肢痛 。乳痛症患者的乳房大多发育正常 , 外形无特殊变化 。疼痛发作时可摸到成片颗粒 , 或多个如绿豆大或黄豆大不平滑的结节 , 或弥漫性坚实增厚感 。质地韧而不坚 , 周界不清 , 扪不到具体明确肿块 。经期过后 , “肿块”随疼痛一起销声匿迹 , 下次月经周期又同前发作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乳痛症医案】对其病因 , 首先需追究到卵巢的功能失调或失控 , 其次 , 乳痛还与精神情绪以及环境变化有关 , 此外 , 乳痛症也与性生活有关 。
乳痛症是指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乳腺增生性疾病 , 属于中医“乳癖”范畴 。在治疗上 , 应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 , 论证施治 。
【临床研究】
韩氏用中药辨证治疗配合耳穴治疗周期性乳痛症36例 。其中寒凝胞宫型有16例 , 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川芎各3g , 五灵脂、肉桂各6g , 当归、蒲黄各9g 。小腹冷痛甚者加艾叶6g , 经血块多者加牛膝、莪术各9g 。耳穴按压:用防敏胶布粘贴王不留行籽或萝卜籽 , 取双侧耳穴:肝、交感、内分泌、肾上腺、子宫 。
嘱患者每日按揉穴位3~5次 , 每次3~5分钟 , 局部酸胀灼热为止5日换新贴 。疗效标准(自拟):痊愈:乳房疼痛消失未再复发 。显效:乳房疼痛明显减轻 , 1周内未再复发 。无效:乳房疼痛2周无明显缓 。治疗结果:疗程10日 , 用药2个疗程后观察 , 本证型第1疗程痊愈8例 , 显效2例 , 无效6例;第2疗程痊愈10例 , 显效4例 , 无效2例
【病案举例】
李某 , 女 , 17岁 , 高三学生 。双乳房疼痛 , 牵及两侧胁肋 , 不能触碰2日 。触诊未见具体结节;彩超报告:乳腺小叶增生述平素贪冷饮 , 喜凉食 , 秋冬着衣少 , 有痛经史半年 , 每来经血色暗夹血块 。近几月高考临近 , 经前痛经加重且出现乳房疼痛 , 自服红糖水、止痛片无效 。舌暗红、舌下静脉青紫、苔白 , 脉细涩辨证属寒凝胞宫 。方选少腹逐瘀汤加减 , 5剂水煎服;同时耳穴选双侧肝、交感、内分泌、子宫 。5日后述乳房及小腹疼痛明显减轻;坚持2疗程后 , 经前诸症消失 。嘱平时口服乌鸡白凤丸 , 同时调畅情志 , 忌寒凉饮食2月后 , 特来告知未再复发 。52
推荐阅读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黄褐斑医案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宫腔粘连综合征医案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盆腔瘀血综合征医案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子宫异常出血医案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盆腔炎医案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子宫附件囊肿医案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子宫腺肌病医案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子宫内膜增殖症医案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子宫肌瘤医案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慢性附件炎性包块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