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逐瘀汤加减治子宫内膜增殖症医案

子宫内膜增殖症是妇科常见疾病,临床称之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介于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与高分化子宫内膜癌之间的一组病变 。它是由于大量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所致 。主要分为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及非典型增生 。其中后两者被认为是癌前病变 。据资料统计,如不经治疗,平均有10%~15%将发展成子宫内膜腺癌 。该病的临床表现为不规则的多量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可以在长时间闭经后出现持续的出血,临床上可能疑为流产,也可表现为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出血时间可达1个月 。病理检查子宫内膜增殖的程度与出血的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厚度3~12mm不等,有的病例甚至达20mm 。
中医认为该病属于“崩漏”范畴 。因素体阳盛,外感热邪,过食辛辣,或七情内伤,或产后余血未净,而致气机不畅,瘀血内阻,冲任损伤,不能固摄,以致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 。本病病变涉及到冲、任二脉及肝、脾、肾三脏,证候有虚有实 。治疗在调补冲任、肝脾的基础上,还可择用活血化瘀等法 。
【临床研究】
吴氏运用本方治疗子宫内膜增殖症76例 。方药组成:小茴香6g,干姜6g,延胡索9g,当归12g,川芎6g,肉桂3g,赤芍9g,生蒲黄9g五灵脂6g,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用醋酸甲羟孕酮片,自刮宫第13日起,给予醋酸甲羟孕酮片10mg/d,连用4日患者均在停药26日月经来潮 。疗效标准:于月经前1~2日,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 。
治愈:患者月经恢复正常或闭经,并在停药月经来潮一次后,第二次月经来潮前1~2日,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小于0.5cm无效: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无变化 。治疗结果:疗程30~90日,平均60日 。经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为58.70%,而对照组为43.3%,2组治愈率比较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病案举例】
赵某,女,34岁,职员,2003年12月12日初诊 。患者流产后1年未孕,男方各项检查正常,月经周期正常流产后经期明显延长,需7~10日,经量增多,色暗红,有小血块,经前3日自觉下腹部胀痛,经期加重,伴腰酸,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气味秽臭末次月经日期为12月3号 。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型,阴道内多量分泌物,宫颈光,子宫前位,正常大小,无压痛,双侧附件无增厚压痛2004年1月3日B超检查示:宫腔内肌层回声尚均匀,内膜厚mm~2mm,宫体大小正常,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回声 。舌淡红,苔薄白,舌下脉络青紫,脉沉弦 。诊为子宫内膜增殖症,脏结 。证属气滞血瘀型,治宜活血祛瘀,温经止痛,加味少腹逐瘀汤主之 。小茴香6g,干姜6g,延胡索9g,当归12g,川芎6g,肉桂3g,赤芍9g,生蒲黄9g,五灵脂6g,香附9g,刘寄奴9g,枸杞子12g,菟丝子12g,炒延胡索g,水煎服,每日1剂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子宫内膜增殖症医案】上方服20剂,月经于2004年1月5日来潮,经前、经期下腹部疼痛明显减轻,经色暗红有血块 。原方加桃仁9g,红花9g,鸡血藤15g,又服2月,经来腹痛消失,血色转红无血块,带下正常,舌红,苔白,脉沉缓患者于2004年3月经净后复查B超,内膜厚0.5~2mm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