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桂术甘汤加减治特发性水肿医案

特发性水肿又称“水潴留性肥胖症”、“单纯性水钠潴留症”、“周期性浮肿”等,是因内分泌、血管、神经等诸多系统失调,而导致的一种水盐代谢紊乱综合征 。本病多见于20~50岁生育期伴肥胖的妇女,以水肿与月经周期及体重增加密切相关为主要临床特征 。本病预后良子 。特发性水肿属中医学“水肿”范畴,按其病理多属阴水,与脾肾阳虚不足有关 。
【临床应用】
魏晨以加味苓桂术甘汤(茯苓15g、桂枝10g、白术9g、甘草9g、泽泻15g、生姜皮10g、益母草20g、红枣15g;脾阳虚为主者加黄芪20g、薏苡仁30g;兼有肾阳虚者加淡附子0g、车前子30g)治疗特发性水肿39例,结果经2个疗程后治愈(水肿消退,临床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22例,显效(水肿消退,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部分消失)11例,好转(水肿及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减轻)5例,无效(水肿及临床症状均无明显变化)1例,总有效率97.44% 。
【病案举例】
1.许某,女,49岁,滨海县陆集乡创业村农民,1991年5月初诊:水肿半年余,以两下肢为甚,按之凹陷,时缓时急,朝轻暮重、尿量减少,曾经当地卫生院查尿常规正常予“氨苯蝶啶”口服,可暂缓 。刻诊形体较丰,舌淡胖、苔滑腻,脉沉弦 。此为阳虚气化不利,土虚不能制水,予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30g,川桂枝6g,焦白术15g,炙甘草3g,汉防己10g,宣木瓜15g,生麦芽30g,水煎服,日1帖 。复诊:上方进服3帖后,尿多肿消 。然精神萎顿,尤甚于前,上方加生黄芪15g,炒薏苡仁30g,续服5剂后,诸症悉解,追访1年,未见复发 。
【岑桂术甘汤加减治特发性水肿医案】按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理论,本病多属脾阳不足,而苓桂术甘汤是治疗中阳不足之痰饮病的方剂,具有温阳散寒、健脾化湿利水之功效,故选此方加味治疗 。方中桂枝温经散寒,茯苓、白术、防己、木瓜健脾利水,甘草、麦芽补脾,助运化,黄芪、薏苡仁补气健脾、助化水湿 。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健脾化湿之功效 。
2.胡某,女,37岁,1986年6月3日初诊先颜面及下肢渐至全身浮肿2年余 。刻诊:面色的光白,倦怠乏力,下肢皮肤按之如泥,舌红苔薄白少津,脉沉,血尿常规正常 。据脉证合参,诊为气虚湿阻 。投五苓散合防己黄芪汤加减,用药10剂,症情同前 。遂改投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30g,桂枝9g,白术12g,甘草g,黄芪30g,冬瓜皮30g,3剂水煎服,药后全身似有轻松感,继服10剂,尿量增多,浮肿消失,惟感乏力,继服原方隔日1剂,至10月2日来诉,已能下地劳动 。
按本患病情迁延,更医数家,所服之药多为五苓散、二仙汤、济生肾气汤等,不效 。余遵仲景治痰饮大法,以温药和之,用苓桂术甘汤加黄芪、冬瓜皮通补兼施,标本同治 。患者曾嫌药味过少,不料服后,二载沉病,竟获痊愈 。
3.苏某,女,21岁,学生,1982年5月19日诊治 。自诉:2年前无明显原因的反复浮肿,浮肿时与正常时相比,体重可相差1公斤之多,月经期间浮肿尤为严重,进咸食或过饱则浮肿迅起,且身重,肢痛,头眩 。经某些医院认真检查,都未发现实质性病变 。现症:面部及下肢明显浮肿,舌体胖大,舌边缘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沉缓无力 。辨证分析:长期不适当控制饮食,脾气虚损,中阳不振,湿浊内停,水饮不化,用药攻逐水饮,饮虽可去,肿可清,但更伤脾阳,故浮肿反复出现,水饮内停,阳不上达则眩,水湿外溢则肿,经络瘀滞则痛,《内经·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舌苔白腻、脉象沉缓亦属脾阳不足之象 。诊断:饮证(溢饮) 。治则:通阳蠲饮,健脾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茯苓30g,白术50g,桂枝15g,甘草10g,泽泻20g,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连服1周 。初服无何不适,3剂之后,身重肢痛大减,浮肿转轻 。1周后身重肢痛浮肿消失,眩晕减轻,饮食增加 。继服1周,诸症悉退 。又令其隔日1剂,连服2月,至此病已彻底痊愈 。
按《丹溪心法》有“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赤涩,此属阴水”的理论,本病多属脾阳不足,而苓桂术甘汤是治疗中阳不足之痰饮病的方剂,具有温阳散寒、健脾化湿利水之功效,故选此方加味治疗 。方中桂枝温经散寒,茯苓、白术健脾利水,泽泻加强渗湿利水之功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