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液汤加减治脑血栓医案

脑血栓系由于血栓形成使颅内或颅外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其供血区脑局部缺血、缺氧、梗死,引起局限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又称血栓性脑梗死.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基础上,存在血流缓慢和血压偏低,血液的有形成分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血栓,称之为脑血栓.临床上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于50岁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
本病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
【增液汤加减治脑血栓医案】患者发病前多有肢体发麻,运动不灵、言语不清、眩晕、视物模糊等征象.常于睡眠中或晨起发病,患肢活动无力或不能活动,说话含混不清或失语,喝水发呛.多数患者意识消除或轻度障碍.面神经及舌下神经麻痹,眼球震颤,肌张力和腹反射减弱或增强,病理反射阳性,腹壁及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脑血栓轻微者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感觉迟钝、失误,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但由于发生的部位不一样,脑血栓的症状也不一样.
【病案举例】
魏某,男,66岁,2003年2月16日于晨起之际发现右侧肢体活动失灵,言语不利,遂紧急人某院治疗.当时查患者神志尚清,语言謇涩,右侧肢体呈不完全性瘫痪.头颅CT提示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给、,
予25%甘露醇125ml,每天2次,连用7天,同时应用扩容、抗凝、神经营养剂等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且有加重趋势.患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严重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右侧肢体完全瘫痪,于3月3日请会诊时证见:发热(体温37.5℃),嗜睡,眼窝深陷,皮肤干燥有皱折,舌质暗红,舌苔干燥,脉细数.立即停用脱水剂,西医治疗应及时补充液体.中医治疗则采用"增液行舟"之法,以达滋养阴液以行气血的目的.方用增液汤合四物汤加味.处方:太子参30g,生地20g,玄参15g,麦冬15g,枸杞子20g,当归20g,白芍12g,川芎12g,丹参30g.水煎服,每日1剂.1周后再诊:患者神志转清,眼窝深陷消失,皮肤润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守原方,另加生山药30g,花粉30g,继服5剂,以增强益气生津之力随后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患者诸症好转出院.
按:中医"增液行舟"法原为津伤便秘而设,最早由清代吴鞠通提出并实施.然津液与血有着同源与互生的关系,故《内经》有"津血同源"说.如《灵枢·邪客》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生理上的互用,必然导致病理上相关.《灵枢·营卫生会》
言:"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张仲景亦有"人之气血犹源泉,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之论周学海曾指出:"夫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津液被火灼竭,则血行瘀滞."这就明确说明了血液的正常循行需依赖津液的运载和流通,反之,如若津液不足,血液循行必受影响,从而造成血瘀征象.近年的相关研究也证明,阴虚津伤患者血液流变学会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硬化指数增高,血沉加快;微循环显示出微血管异形,血流缓慢瘀滞,血管周围渗出明显.这与血栓病有着相同的病理基础.该例患者属中医中风病中脏腑,病机初始为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后因持续应用脱水剂时间过长,未做到中病即止,损伤了津液,加之假性球麻痹妨碍进食,水津补充不足,故表现为津伤液脱之象.津液不足,津伤血燥,血液相对黏滞,血运不畅,导致瘀血阻络进一步加重.
同时阴虚脏腑失于濡养,神明失充,因此表现诸脏功能低下,神识欠清.采用"增液行舟"之法,增益耗损的阴液,促进血液的流通,诸脏得以濡润,神明得到濡养,故病情得以迅速好转.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增液汤能有效抑制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升高,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少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瘀滞状态,恢复正常的血液供应.这就是古法新用,中西医结合的很好例证.(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