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加减治小儿遗尿医案、配方
小儿遗尿
小儿遗尿是指3周岁以上小儿睡眠中小便白遗 , 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 , 多由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引起中医学认为与肺脾气虚 , 肾阳不足 , 致膀胱约束无力相关本病相当于中医学“遗尿”、“遗”、“遗溺”范畴 。
【病案举例】
(1)张某 , 男 , 8岁1998年7月22日初诊 。家属代诉:患儿遗尿已2年 , 近日来 , 每夜遗尿1-2次 , 经常咳嗽、口渴 , 大便正常小便微黄 , 舌苔黄而微白 , 脉数 , 右脉偏大乃由肺热郁结 , 肺气宣降失常 , 因而影响肾水不摄 , 膀胱的开阖失司所致 。治宜宣肺清热之法处方:麻黄10g , 杏仁10g , 生石膏30g , 甘草5g , 2剂 , 水煎服 。二诊:7月25日 , 服上方后 , 昨夜未见遗尿 , 胃纳减少 , 余症同前 , 原方加山药30g、麦芽30g , 2剂 , 水煎服三诊:7月28日 , 服上方后 , 近3夜已见遗尿 , 咳嗽与口渴减轻 , 食量增加 , 二便正常 , 舌苔薄白 , 脉略数 , 右脉已无大现象 。原方再进2剂以清肺之余热随访 , 得知患几遗尿症已痊愈 , 未见复发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小儿遗尿医案、配方】按:《素问·宣明五气论》首载“遗尿”之名 , 认为“膀胱之气不化 , 则小便不通 , 其不能约束 , 则为遗尿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肾气固摄、膀胱气化功能异常相关 , 多因下虚寒脾肺气虚、肝经湿热所致本例患儿肺热郁闭 , 肺气宣降失常见咳嗽、口渴、小便微黄等 , 影响于肾 , 膀胱开闺失司 , 治应肺、脾、肾同治 , 标本同求(2)杜某某 , 男 , 6岁 。1998年6月16日初诊 。家属代诉:患儿夜间遗尿近2年 , 自3岁时起 , 患儿经常夜间遗尿 。近半年来 , 夜间有时遗尿4~5次之多 , 并经常咳嗽、吐稠痰、气喘、口渴 , 诊查舌苔黄白乏津、质红 , 右脉滑数 , 左脉细数 。根据咳嗽气喘、吐稠痰、右脉滑数 , 中医辨证为痰热郁肺 。口渴、舌苔黄白乏津、质红、左脉细数 , 乃伤阴之象 , 肺之阴气不能下达膀胱以主制节 , 因面导致膀胱的开阖失司而成本病 。治宜宣肺清热 , 佐以养阴祛痰之法 。处方;麻黄10g , 杏仁10g , 生石膏20g , 甘草5g , 桔梗15g , 沙参15g麦冬15g , 2剂 , 水煎服 。二诊:6月18日 , 服上方后 , 已2夜见遗尿 , 昨天停药 , 夜间又遗尿2次 , 余症同前 , 原方再加石膏20g、甘草5g、沙参20g、山药30g、麦芽30g , 3剂 。三诊:6月26日 , 服上方 , 食欲增加 , 夜间只偶尔遗尿1次 , 咳嗽与气喘减轻 , 口微渴 , 舌芬白 , 脉略数 , 左脉已无细象 , 原方去沙参麦冬 , 加炙苏子10g , 2剂此以后患儿未来复诊后经随访 , 得知患儿服前方以后 , 遗尿症已痊愈 , 未再复发3按:遗尿不仅由于肾、膀胱、肺、三焦之气虚不固 , 或肾阴虚才能引起 , 肺热郁结、痰热郁肺伤阴 , 也可能导致膀胱的开闺失司而成本病李用粹《证治汇补》云:“尿又有挟热者 , 固膀胱火热妄动 , 水不得宁 , 故不禁而频来 , 可见遗尿一症 , 有寒热之不同也本例惠儿病发见咳嗽、气喘、吐稠痰、右脉滑数 , 乃痰热郁肺 , 口渴、舌苔黄白乏津、质红、左脉细数 , 乃伤阴之象 。
推荐阅读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小儿尿频医案、配方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小儿哮喘医案、配方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小儿病毒性肺炎医案、配方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小儿大叶性肺炎医案、配方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支原体肺炎医案、配方
- 肺炎喘嗽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小儿肺炎医案、配方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感冒医案、配方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扁桃体炎医案、配方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百日咳医案、配方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医案、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