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仁水肿心水方的配方组成

【配方组成】茯苓12g,桂枝(去皮)9g,白术6g,炙甘草
6go
【作用与功效】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适应证】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李氏临证心得】养阴利水,指养阴药与利水药的合用之法.对于素有阴虚又伴有水肿的患者,因利水难免伤阴,滋阴又每对利水有碍,故将利水与滋阴巧妙配合,常收相反相成之效.随着中西医结合诊治水肿研究的逐步深人,此法亦日益受到重视.如治疗肾病水肿时有时应用激素疗效更显,但较长时间应用,往往使患者产生对激素的依赖性,激素撤减时症状"反跳",或产生"撤减激素综合征",这些症状与中医阴虚兼湿热颇为类似,若及时投以养阴利水方药,可较好控制.此法对肾炎水肿并发高血压症者疗效亦较好;而五脏水证在过用利水药后出现阴伤症状,灵活运用此法,每可收利水而不伤阴之佳效.
【解读赏析】方名为编选者暂拟.《素问·汤液醪醴论》
提出的"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及"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等治疗大法,迄今仍为医家广泛使用.现代对本病的诸多治法,均可归入《黄帝内经》的上述范畴.结合现代研究,可探求《黄帝内经》有关五脏水治法的范围、作用、途径、适应证.《黄帝内经》五脏水治法的开鬼门,此为宣肺发汗法.因肺主一身之皮毛,为五脏之华盖,水之上源,故运用此法可通过使肺气宣发,达到发汗或通调水道,从而消除水肿之日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由此可知,水肿如兼有表证,皆可用汗法.现代对表证的研究认为:表证多是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开始阶段,亦即《金匮要略·水气病篇》所言的风水、皮水.因此,水肿兼有表证者,可理解为由于感染而引起或因为感染而加重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还认为"辛甘发散为阳",说明发汗药辛味为多.现代药理分析认为,汗法所用的辛味药多数含有挥发油,有刺激局部血管扩张的作用.故汗法的作用途径为抑菌,即消减致病菌对机体的作用,以消除病源;改善体表循环,增加机体抗病能力,增加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及肾排泄量.因此,对兼有表证的一脏之水,汗法均为首选之法.
另,因"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素问·灵兰秘典论》),故在此法的应用中,还需配入适当的宣化膀胱气机的药物,如肉桂、乌药、石菖蒲等,与利水药相须为用,可明显提高利尿效果.
有学者研究认为,治法中的温肾利水很有特色.温肾药与血浆蛋白代谢关系较小,可能是通过促进肾血管扩张,使血流加速,从而提高肾小球滤过率,产生利尿作用.利尿药作用于肾小管的回吸率而与温肾药起协同作用.单用利尿方四苓散、五皮饮及单用温肾药治疗肾阳虚患者的水肿,均无明显利尿作用,将二者合用则效果颇为理想,故主张温肾药与利水药应合用为佳.虽《黄帝内经》十三方中没有这类方剂,但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制了真武汤、肾气丸等著名方剂治水,后贤亦有进一步发挥
《丹溪心法》曰:"水肿因脾虚不能制水,水溢妄行,当以参术健脾,使脾气得实,则自健运,自能升降运动其枢机,则水自行,非五苓、神佑之行水也."有人经中西医结合研究认为:低蛋白血症所致水肿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大量蛋白丢失或吸收不足,以后恢复之快慢更与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有关.脾胃功能强者,低蛋白血症多易恢复.同时,也有人认为脾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有关.
心水的主要病机是心气、心阳虚损,以致运血无力、瘀水相合而肿,多属阴水.基本治法是益心气,壮心阳,温经利水.
常用方药是苓桂术甘汤或附子汤.可根据辨证加丹参、川牛膝、防己、葶苈子等.若血脉瘀阻明显,佐理气活血、祛瘀通络之品,或可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若心阴耗竭明显,当佐养阴填精之品,如加生脉散(以大剂麦冬配西洋参);如阴阳并虚,则改用炙甘草汤;而阴竭阳脱的垂危病者,可予参附龙牡汤合生脉散,收敛心、肝、肾阴津的山茱萸亦当配入重用.
【李济仁水肿心水方的配方组成】苓桂术甘汤所治痰饮乃中阳素虚,脾失健运,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所致.盖脾主中州,职司气化,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若脾阳不足,健运失职,则湿滞而为痰为饮.而痰饮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停于胸胁,则见胸胁支满;阻滞中焦,清阳不升,则见头晕目眩;上凌心肺,则致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沉滑或沉紧皆为痰饮内停之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