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仁黄芪建中乌贝散的配方组成
【配方组成】饴糖30g,桂枝9g,芍药18g,生姜9g,大枣
6枚,黄芪5g,炙甘草6g
【作用与功效】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适应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李氏临证心得】谢某,男,58岁,干部.胃脘痛8年
.发作时上腹胀痛,空腹及夜间尤甚,喜温喜按,嗳气吞酸,困倦乏力,四肢欠温,大便色黑.苔白质淡,脉濡细.
粪便隐血阳性,钡剂透视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黄芪建中汤改散,加服乌贝及甘散为治,2日后大便即由黑转黄,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继用2个月余,再次钡剂透视检查,原溃疡病灶已不明显,临床诸症基本消失.在此之前,患者曾多次接受中西药治疗,亦服过黄芪建中汤,疗效均不理想,而此次功效明显,显然与改汤剂为散剂有关.
【解读赏析】李先生在治疗胃部疾病时,对炎症、溃疡等喜用散剂.因这些病变病灶均在胃内壁,散剂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且可直接黏附于病灶,渐渍而散解,发挥局部性保护与治疗作用,尤如体表部位痛肿疮疖、溃烂破损等局部外敷散剂治疗一样,可提高治疗效果.方剂多以乌贝及甘散和黄芪建中汤改散交替使用,或同时空腹服,药后2小时内以不进饮食为善,临床证明疗效甚佳.
中药煮散剂是指以水或酒为溶媒与药材颗粒共煮去渣得液的汤剂剂型.如半夏干姜散、导赤散等.煮散剂始见于《治百病方》,以"煮散"命名的方剂首载于《千金方》,如丹参牛膝煮散.宋代煮散剂盛行,沿至今日常用的煮散剂有藿香正气散、人参败毒散、七味白术散、牡蛎散等.虽自清以后,煮散剂日趋减少,今天临床上亦少见使用,但由于中药资源不断地减少及由于中药汤剂临床应用的现状,都迫切需要对这一传统的中药剂型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和发展.
煮散剂具有如下特点.
(1)可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我国每年人均消耗中药约0.5kg,中药汤剂占了约30%的比例,而汤剂较煮散剂多用60%的药材.如大承气汤、六味地黄汤、少腹逐瘀汤改为煮散剂的煎出总量分别为汤剂的1.4倍、1.7倍、1.6倍.测定泻心汤总蒽醌、四逆汤总生物碱、四物汤总糖量也证实了这点.因而有人提出用饮片全量的1/3~1/2的粗末即可达到饮片全量的煎出率.
【李济仁黄芪建中乌贝散的配方组成】(2)可以更完全地煎煮出药材中有效成分,提高药物有效成分浓度,更好地发挥药效.经临床观察,煮散药量成年人要每次20~30g,小儿每次3~9g为了最大限度地煎出有效成分,避免糊化及成分损失,煮散剂煮前必须冷水浸泡5~10分钟,煮时不断搅拌,煮好趁热过滤.一般先武火沸煎,文火保持微沸5分钟左右便可.由于受热时间比汤剂短,能减少挥发性成分的挥发和热成分的分解、破坏.
推荐阅读
- 李济仁水肿心水方的配方组成
- 李济仁桃红四物汤加减的配方组成
- 李济仁三金汤加味的配方组成
- 李济仁痛经加味乌药汤的配方组成
- 李济仁桃红四物二陈汤的配方组成
- 李济仁参苓白术散的配方组成
- 李济仁八珍汤的配方组成
- 李济仁滋燥养荣汤的配方组成
- 李济仁羌活胜湿汤的配方组成
- 李济仁二妙丸加味的配方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