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这一天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与“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相继辞世 , 共和国一日痛失两位科学“巨星” 。 “双星”陨落 , 举国哀悼 , 山河同悲 。
一位一生心系田间地头 , 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另一位是用手术台旁的坚守 , 为1.6万人带来了生命之光 。 他们用毕生的纯粹 , 追求“医食无忧”的心愿 。 他们都是新中国的巨擘栋梁 , 更是值得我们铭记的华夏之光 。
袁隆平:“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 ,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 因多器官功能衰竭 , 91岁高龄的他 , 在湖南长沙溘然长逝 。
一生奋斗在杂交水稻事业上的袁隆平 , 从未停下科研的脚步 。 这位执着而纯粹的老人 , 把自己一生 , 都奉献给了稻田 , 只为了这一句话: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上!
2020年11月 , 第三代杂交水稻再次突破了新的亩产记录 。 老爷子满心欢喜地说:“我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 趁现在身体还可以、脑瓜子还没糊涂 , 我还可以继续工作 , 继续做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有意义的事 , 我要鼓起勇气继续干下去 , 从‘90后’一直搞到‘100后’!”彼时 , 已是91岁高龄的袁隆平对杂交水稻培育工作依旧充满热情与信心 。
“我毕生的追求 , 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 ”这句豪言壮语 , 让袁隆平与“杂交水稻”一生结缘 , 也让他的个人命运 , 与全国人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
1966年2月28日 , 袁隆平在《科学通报》中文版第17卷第4期发表了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 首次描述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病态”特征 , 开启了我国水稻杂交优势利用技术研发的序幕 。 此后 , 杂交水稻育种与产业迅猛发展 , 为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
晚年的袁隆平多次表示:“我一直有两个梦想 , 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 另一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 ”
梦想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 从水田到沙漠再到盐碱地 , 杂交水稻走出国门 , 袁隆平希望能让更多人“吃上饭 , 吃饱饭” 。 他计算着:“倘若全球有一半稻田种上杂交稻 , 按每公顷比常规水稻增产2吨计算 , 则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4-5亿人口 。 那都是一个个生命啊!”
“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 应该继续努力 , 继续攀高峰 。 ”在2019年获授“共和国勋章”后 , 90岁高龄的袁隆平表示 , 晚上睡觉时候都在想“我的超级稻长得怎么样” , 领奖后回去第一件事就是要到田里去 。
田间地头 , 成就了袁隆平一生的热爱 , 也成为他一生的羁绊 。 就在不久前 , 他还依然带病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坚持科研工作 , 与团队成员一起探讨双季稻亩产3000斤攻关项目方案 。
“退休对我来讲是不存在的 , 只要身体好 , 能工作就行了 。 ”如今 , 袁老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 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
吴孟超:“倒在手术台上是我最大的幸福”
5月22日13时02分 , 中科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去世 , 享年99岁 。
吴孟超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 , 他主刀完成了中国第一例成功的肝脏手术 , 还研究出符合中国人体质的肝脏外科手术技术体系 , 使我国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 。 从医70余年 , 吴孟超院士先后完成16000多台手术 , 成功救治20000多名患者 。
5岁时随母亲移居马来西亚的吴孟超 , 在1937年抗战爆发时 , 刚刚完成初中学业的吴孟超就萌发了回国投身抗战的念头 。 怀着一颗报国之心 , 3年之后 , 他登上了回国的轮船 , 并在1943年秋天成功考取了同济大学医学院肝胆外科专业 。
“世界医学发展得很快 , 但肝脏外科目前还是个薄弱学科 , 我国的肝脏外科几乎是一片空白 , 如果你真有志向的话 , 可以朝肝脏外科的方向发展 。 ”1956年的春天 , 当时已是第二军医大学主治医师的吴孟超 , 在恩师的指点下 , 开启了与肝胆外科的“一世情缘” 。
1958年 , 听到一位外国权威“中国肝外科要达到国际水平 , 起码要二三十年”的断言后 , 吴孟超当晚写下“卧薪尝胆、走向世界”8个字 。 此后 , 他从解剖理论到手术方法 , 在肝癌的治疗上 , 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
除了一颗坚定的爱国心 , 支撑吴孟超70余年行医道路的 , 是对病人的一腔热情和无私爱心 。
“他是一名纯粹的医生 。 ”身边的人这样评价他 。 作为医生 , 他总是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替病人算账 , 并以此教导年轻的医生们 。
【中国|毕生纯粹惟愿“医食无忧” 精魂不老国士风骨长存】从医几十年 , 他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在冬天查房时 , 把手在口袋里捂热后再做触诊 。 不仅如此 , 在每次为病人做完检查后 , 他都要帮他们把衣服拉好、把腰带系好 , 并弯腰把鞋子放到他们最容易穿的地方 。 “对我们医生来说 , 这只是举手之劳 , 但病人感觉就完全不一样 。 ”吴孟超说 。
平时 , 吴孟超要求医生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 , 哪种药便宜用哪种 。 他手术时 , 用的麻醉药和消炎药都是最普通的 , 缝合创面切口也从不用专门的器械 。 “我们要多用脑和手为患者服务 , 器械用一次 , ‘咔嚓’一声1000多块 , 我吴孟超用手缝线 , 分文不要 。 ”
在吴孟超眼里 , 病人比天大 , 任何事都比不了 。 2005年 , 吴孟超被推荐参评国家最高科技奖 , 科技部派工作组对他进行考核 , 确定第二天上午谈话 。 医院考虑到这是件大事 , 取消了他原定第二天的手术 。 吴孟超得知后 , 坚持手术不能推迟 。 考核组的同志不解:这是位什么病人?怎么这么重要?第二天下午谈话时 , 吴孟超解释:“是一位河南的农民 , 60多岁了 , 病得很重 , 家里又穷 , 乡亲们凑了钱才来上海的 , 多住一天院对他们都是负担 。 实在抱歉 , 让你们等我了 。 ”
同事们还记得 , 2007年冬 , 吴孟超接诊了从江西专门找来的一名患者 。 这位身受肝硬化和肝癌双重折磨的患者 , 因病情复杂 , 已被多家医院拒之门外 。 当时已年近九旬的吴孟超亲自为患者制定手术计划 。 有人好心劝他 , 这么复杂的手术别亲自上了 , 万一失败就会晚节不保 。 吴孟超当时很生气:“我不怕手术失败 , 更不怕晚节不保 。 想方设法为病人解决问题才是我的晚节!”
直至97岁高龄 , 吴孟超仍坚持每周做两三台手术 。 他曾说 , “只要能拿得动手术刀 , 我就会站在手术台上 。 如果真的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 , 那也许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 ”
如今 , 吴孟超亲手带出了四代徒弟 , 包括一百多名博士、博士后 。 现在 , 他们大都已成为我国肝胆外科的中坚和骨干力量 。
心系苍生 , 国士无双 。 如今 , 我们仰望星空 , 茫茫宇宙中 , 有两颗特别的小行星:一颗是编号为8117的“袁隆平星” , 一颗是编号为17606的“吴孟超星” 。 两位科学家的无私奉献和大爱精诚 , 将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观众|古筝机器人现场演奏,32件展品亮相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
- 风险|筑牢安全线 打造防护堤 中国移动为5G业务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