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中汤证病机、汤证脉症、汤证诊断要点
小建中汤证
【渊源】 《伤寒论》 。
【病机】中气虚寒,脾虚肝乘 。
【汤证脉症】
主症:腹中时疼,温按则痛减;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虚怯少气 。
副症:面色无华,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四肢酸痛,梦遗失精 。
舌脉:舌淡苔白,脉细弦而缓 。
【汤证诊断要点】
【小建中汤证病机、汤证脉症、汤证诊断要点】1.必须具备主症 。
2.副症加典型舌脉 。
3.主症中一组加副症或典型舌脉 。
【禁忌】
1.腹痛属于实热者禁用 。
2.凡非中阳虚阴火上乘者禁用 。
【汤证辨疑】
1.承气汤证:见于《伤寒论》 。承气汤证类之属于胃肠实热证者,由于胃肠气机阻滞,亦可见腹中疼痛,但必然腹痛腹胀,腹壁板实拒按,舌苔黄厚,脉见沉实滑数;而小建中汤证之腹痛是由于中阳不足,脾胃虚寒,肝气乘脾之故,腹中痛而喜温、喜按,腹壁柔软,舌淡苔白润,脉沉缓涩或细弦 。二者寒热虚实泾渭分明 。
2.大建中汤证:见于《金匮要略》 。本汤证亦属脾胃虚寒,且亦见腹痛,与小建中汤证相似 。但前者不但中阳衰弱,且阴寒内盛,故心胸中大寒痛,腹中剧痛,拒按,上下攻冲,腹部可见胃肠痉挛而引致的肠形、胃形,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脉沉细紧,甚则肢厥脉伏,这些均是小建中汤证远不能及的;小建中汤证仅中阳不足,脾虚肝乘,而见腹中时痛,喜温喜按,心悸虚烦,中阳不足,阴血亦见亏乏 。二证虽同名建中,别以大小,脉症则大相径庭,宜鉴别 。
3.黄芪建中汤证:见于《金匮要略》 。本汤证与小建中汤证病机、脉症大抵相似,但虚的程度前者较后者更甚,故小建中汤证兼见气虚自汗、时时发热等“诸不足”时,则为黄芪建中汤证 。
4.当归建中汤证:见于《千金翼方》 。本汤证原为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中疗痛,吸吸少气,或少腹拘急,痛引腰背者而设,实际上不论男妇,只要是小建中汤证而血虚见症明显者即可按本方证辨治 。
5.小建中汤证中有“虚烦”一症,当与以下诸方证之“烦”相鉴别:桂枝汤证可兼见“烦”,当以表证为主症,表不解郁郁微烦;栀子豉汤证亦可见“虚烦”,是由郁热于胸中不解所致,心中懊帐,舌红苔薄黄,脉数;承气汤证之“烦”,是由阳明腑热而实所致,症见痞满燥实;小柴胡汤证之“烦”,是胆火不得泄越所致,邪在半表半里,必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五苓散证之“烦”是由于水饮逆于心下所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四逆汤证则由于阴阳格拒,阳气欲脱致烦,烦而手足厥逆,脉微欲绝;本证之“烦”,则由脾阳虚弱,血之生化不足,血不养心而致 。虽同为烦,诸证病机却大不相同 。6.香砂六君子汤证:见于《医方集解》 。本方证与小建中汤证相同处是都属脾胃虚寒,症见脘腹疼痛 。而不同处则是香砂六君子汤证在虚的基础上尚有寒湿滞于中焦,症见脘腹胀满,纳呆,嗳气,呕吐泄泻;小建中汤证则纯虚无实,无上述见症,且有阴火上乘之心悸、虚烦、手足烦热等症 。
7.厚朴温中汤证:见于《内外伤辨惑论》 。本汤证与小建中汤证均可见脘腹疼痛,倦怠乏力 。但前者是由寒湿困顿脾胃所致,脘腹疼痛必兼胀满,四肢倦怠亦非因于虚而是由于湿;后者则由脾胃虚寒,脾虚肝乘所致 。二证症情虽同有寒象,但一虚一实,证治自然不同 。
【临床应用】
1.虚劳腹痛而喜温喜按,或虚劳发热而咽干口燥、手足烦热,或腹中痛而见面色无华、脉虚弱者,均可按本方证辨治 。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肠痉挛,胃下垂,胃弛缓,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见本方证者均可以本方加减调治;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肝炎等亦可辨证使用 。
2.发热每因劳累后发作或加剧,头晕乏力,甚或伴见肢冷者,如功能性低热,白血病属气血两虚之发热不退,亦可选用本方 。此类发热多因阳气虚弱,阴火上炎而成,故当用“甘温除热法”,以本方调治方为对症 。后世多认为“甘温除热法”由东垣所创,补中益气汤为代表方,实际上仲景方为甘温除热之始祖,小建中汤方为阳虚发热之首选方 。
3.本方系桂枝汤加饴糖倍芍药而成,饴糖为君药当重用,芍药量一定倍于桂枝 。
【汤方组成】芍药六两(酒炒),桂枝三两(去皮),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饴糖一升 。
水煎前五味取汁,兑入饴糖,分二次温服 。
推荐阅读
- 手机美图秀秀缩小图片 怎么把照片缩小
- 红烧鸡翅怎么烧好吃?
- 小学生的一周早餐
- 包皮里面长了小疙瘩是怎么回事?
- 弱小可怜又无助是什么意思
- 为什么许多电影小说中的人物最后都以死亡为结局
- 小还魂的功效与作用
- 为什么小型投资公司的老板会频繁注册新公司
- 小孩喉咙有痰咋办才好呢?
- 膝盖一蹲下就响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