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老秧歌是哪儿的民俗吗?洛川老秧歌介绍

洛川老秧歌是陕西延安洛川县的民俗
流传于洛川县京兆乡、城关镇及黄陵、富县等地的秧歌,是一种不同于陕北大秧歌的古老传统形式,当地群众称之为“老秧歌” 。
老秧歌是春节闹杜火时常见的形式 。正如秧歌中唱的那样:“过了一年又一年,村村秧歌闹得欢,虽说秧歌不好看,敲锣打鼓太平年 。”这些唱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地群众把秧歌活动作为欢度春节、喜庆丰收时,抒发人们喜悦心情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 。
老秧歌具有传统秧歌的祭祀性质和民俗特征,含有娱神的作用 。当地的秧歌组织皆以庙会社祀为中心,往往是围绕着庙会、寺院附近的村庄,形成一种民间群众性的秧歌社祀 。在表演程式中,先得敬神,称“谒庙”,唱《十炷香》、《求雨歌》,如《四六曲》的唱词:“进得庙院敬神灵,渴望五帝显神通,一盼来年风雨顺,为民求得好收成 。”谒庙结束后要在广场上表演,俗称“打官场子”,然后在挨家挨户上门拜年,当地称“送秧歌” 。
老秧歌常和文狮子、旱船、推车、芯子、高跷组成综合性的春节社火舞队,白天游村转乡在街上演出,俗称“打社火”,秧歌队只相随在社火队尾做行进表演,以烘托气氛 。晚间在场地表演时,称“唱秧歌”,重点突出老秧歌 。唱的曲调以当地民歌小调为主 。短的曲调以伞头即兴编创的贺词、祝语和吉利话为主;长的曲调称“套曲”,也有称“背弓调”的,具有一定的叙事性和故事情节,如《小女子告状》、《琴房送灯》及《张生戏莺莺》、《八仙过海》、《刘备战东关》等 。洛川老秧歌另一特点是“唱则不舞、舞则不唱”,民间流传的说法是“敲得紧扭得欢,不敲不扭唱起来” 。唱到热潮时,伞头在场中一人领,围观的群众齐声和,气氛红火,颇具我国古代散乐表演的某些遗风 。
老秧歌流传的历史比较悠久,在当地所保存的清嘉庆年间刻制的皮影戏箱中,仍保存一套《打社火》节目,刀工细腻,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历史上洛川民间社火的热闹场景 。
老秧歌常见的队形有“圆场”、“龙摆尾”、“蒜辫子”、“蝎子拧尾”、“白马分鬃”等 。表演人数不限,男女各半 。女的扮小旦,又称“拉花”或“包头” 。男的扮“相公”,如同传统戏曲中的小生 。女角基本步伐为“躜躜步”,跑时,双脚跟踮起,用脚尖向前小跑,双手提裙子,随着身体左右扭动不停地交替向前划圆,使裙子上下翻飞 。因而也称为“提裙子秧歌”,男角则走前退后随意扭动 。此外,秧歌队中还扮有老婆、老汉、以及算卦先生、乞丐等各种角色 。还有丑角人物,他们头戴红帽于,手拿蝇甩子,身背一串马铃,往返穿插于秧歌队中,表演幽默滑稽,有时还加一段干嘴子(即快板)、打口哨等,以活跃气氛、增添喜剧色彩 。
老秧歌就表演风格和动律特点分析,除一般的老秧歌外,还有“京兆秧歌”和“城关秧歌”的风格差别,它们具有不同的鲜明特色 。
京兆秧歌主要流传于洛川县城南的京兆乡 。它是在传统老秧歌“提裙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表演人数不限,但必须是五人一组,每组二男三女,表演时少则五六组,多则十几组,一男身着长袍,头戴瓜皮帽,右手持蝇甩子、左手执伞灯、扮丑相,在前开路,称“伞头” 。另一男也扮丑相,身着秧歌彩服,手执马锣,称“锣手”,三个女角均作彩旦扮相,头饰彩花额子,身穿彩服,跟在丑角身后 。其中一女腰系白两片裙,双手提裙子两侧下角,边扭边舞,称“提裙子”;另一女角一手叉腰,一手持彩扇,以扭为主,名曰“走扇”,第三名女角手持小镲边扭边击,称“走铰子” 。相传这五人一组反映的是过去富豪人家赶会的情景 。打伞者属0,提裙者扮小姐,走扇、走铰子、锣手均为丫鬟和家员 。舞蹈表现公子向小姐0戏耍的过程,以打击乐伴奏,动作古朴,节奏欢快,各组演员在伞头的指挥下,一会儿成排,一会儿围圈,队形变化,穿插有致 。
城关秧歌又称(“鬼拉腿秧歌”、“步步双”)流传于洛川城关镇 。由于表演时突出双腿向后拉、蹉和颤动,形成轻盈、欢快、活泼的动律特色,给观众有种新颖,独特的感觉 。相传此种秧歌,是城关艺人们在原有基础上吸收了东北秧歌的扭、摆特点而形成的 。三千年代,东北军张学良的部队驻防洛川,为庆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他们曾扭起秧歌进行抗日宣传 。当地老艺人受到启迪,大胆地进行吸收和借鉴,使全身颤、抖、扭有机的与拉腿后蹉步结合起来;产生了新鲜的秧歌动律和形象,并将原有锣鼓乐改为曲琐呐、笛子等演奏,以东北民歌小调进行伴奏 。但它并不是简单的生般硬套,而是融合发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当地一种独特的秧歌表演艺术 。
城关秧歌表演时,人数不限,但必须是男女成双成对,均着传统戏曲服装,男扮“相公”,女扮“小旦” 。舞者手持各包花灯或彩扇、绸巾、边扭边相互挑逗,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 。另有一人扮丑旦,手持两根棒褪,往返穿梭于舞队之间,插科打诨 。
【洛川老秧歌是哪儿的民俗吗?洛川老秧歌介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