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禹麻根细辛二陈汤治疗风寒袭表医案
【组成】麻黄根15g,细辛4~5g,半夏15g,茯苓15g,陈皮10g,木香10g,柴胡15g,杏仁10g,砂仁10g,紫苏梗10g,冬瓜子10g,甘草5g 。
【功效主治】主治一切风寒袭表所引起的各种疾病 。
【方解】昆明市中医医院张希禹副主任医师,熟读经典,寓医理于临床,善用长沙诸方,临床经验十分丰富 。临床自拟麻根细辛二陈汤,可治一切“风寒袭表”,突破了《伤寒论》“表虚”和“表实”、“有汗”和“无汗”之间的辨证,临床应用,每获良效,从而继承和发展了《伤寒论》 。对疑难重症,善用附子 。张师认为:邪之所凑,经脉阻滞,经气不畅则百病丛生,治病之旨在于疏通经络,条达气血,故在临床中辨证用药尤重六经,兼顾脏腑、八纲 。拟麻根细辛二陈汤,用仲景理论指导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本方麻黄根性甘平,功在祛寒敛肺止汗,疏调腠理,收涩之中兼具调畅之性,敛正气而不敛邪气;细辛性温而大辛,气盛味烈,性善走窜,直入少阴,托邪外透,达表入里,疏散风寒之力大,温经止痛之力强,既能发散在表之风寒,又能入里,祛除入里之阴寒,只有“窜透开滞”的特点,麻黄根细辛相伍,祛邪散寒,散中有收,散不伤正,收不留邪,宣肺司开合之职,寓“发汗”于无形之中 。二陈汤健脾渗湿化痰、理气和中,为治痰的基础方剂,随证加味,用于各种痰饮;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善通行脾胃之滞气,为行气止痛之要药,行气健脾,疏泄肝胆;砂仁化湿行气,杏仁降肺之中兼有宣肺之功,紫苏梗发汗解表,宽胸利膈,冬瓜子清肺化痰,利湿排脓,柴胡疏肝解郁,升举脾胃清阳之气 。小白附子为祛风化痰要药,附子为临床温阳有效药物 。全方配伍,宣上(肺)、温中、畅下,通经利气,温散并行,开合相济,使经气条达,邪有出路,寒邪得去,温邪得清,脏腑安合 。全方共12味,配伍严谨,实为开达三焦,通行十二经,温化寒邪之良剂 。
【按语】张师拟此方灵感源于蒲辅周老前辈用麻杏石甘汤治疗支气管炎外寒内热证(寒包火)“有汗无汗皆可用,年老体弱者用麻黄根代麻黄” 。蒲老数十年用之多效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以解表祛邪为治疗法则,《伤寒论》中太阳中风证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太阳伤寒证治以辛温发汗、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汤,就云南昆明而言,虽四季如春,但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多变,有谚语云“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冬”便是真实写照 。故在昆明地区,麻黄应用很少,因气候特殊 。用麻黄易误汗,但太阳伤寒之病又不得不发其汗,因此麻根细辛二陈汤酝酝而生 。
麻黄根中药学言其功效敛肺止汗,张师多年临床认为其敛肺止汗,疏调腠理,收涩之中兼具调畅之性,敛正气而不敛邪气,既能祛寒又能止汗,祛邪不伤正,与细辛配伍祛寒止汗,寓发汗于无形之中,麻根细辛二陈汤不论有无汗出均可应用,故太阳病用麻根细辛二陈汤不但未违仲景本意,且升华了仲景理论,可谓是在《伤寒论》基础上的创新 。临床中,通过配伍扩大了麻根细辛二陈汤的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太阳病经证、阳明病经证、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少阴寒化证 。
【张希禹麻根细辛二陈汤治疗风寒袭表医案】【方源】龙自亮.张希禹老师应用麻根细辛二陈汤经验.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9(2):41 。
推荐阅读
- 中药美容 细辛美容功效及方法
- 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 金匮要略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 麻附细辛汤的作用与功效主治_配方组成与临床效果
- 金匮要略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方原文、配方组成与方解
- 伤寒论麻黄细辛附子汤方原文、配方组成与方解
- 长白山细辛是哪儿的特产吗?长白山细辛介绍
- 桓仁细辛是哪儿的特产吗?桓仁细辛介绍
-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_配方成分与用量用法
- 细辛乌头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_配方成分与用量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