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不能和什么一起同吃?

牛奶
牛奶是各国公认的营养保健品 , 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 。其中蛋氨酸、赖氨酸的含量尤为丰富 , 故牛奶属于完全蛋白质 , 主要含有乳酪蛋白、乳清蛋白 。牛奶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卵磷脂、烟酸、泛酸、乳糖及钾、钠、钙、磷、铁、锌和少量的脂肪等 。
【牛奶不能和什么一起同吃?】1.医用效能
牛奶味甘 , 性微寒 。人肺、胃二经 。能补虚贏 , 止消渴 , 养心肺 , 解热毒 , 生津润肤 , 治疗病后体虚 , 又能润肠止痢 , 除黄疸等 。牛奶含较多的乳糖 , 能调节胃酸 , 促进胃肠蠕动及消化液的分泌 。牛奶还能收缩血管 , 具有止血作用 , 还可中和胃酸 , 因此对消化道溃疡有治疗作用;乳糖在肠道中能帮助某些嗜酸菌生长 , 阻碍腐败菌的生长 , 有利于肠道卫生 , 当然乳糖还能促进机体对钙、磷的吸收 。牛奶含有维生素和钙 , 250毫升牛奶含钙300毫克 , 能提供一个成年人一天需要钙的50% 。经常饮用热牛奶对婴幼儿的骨骼发育及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防治大有益处 。此外 , 牛奶中含有钙、钾、钠等 , 属于碱性食品 , 有利于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牛奶中胆固醇含量很低 , 而且含有乳清酸 , 能降低胆固醇 , 因此高血脂及冠心病患者可以饮用牛奶 。晚上饮用热牛奶有催眠作用 , 而且有利于补钙 。研究表明 , 经常饮用牛奶 , 对预防胃癌亦有一定功效 。另外 , 牛奶加韭菜汁、姜汁、大枣、蜂蜜等还能治疗产后体虚 , 反胃噎嗝 , 大便秘结 , 气血不足 , 阴虚便秘等症 。
2.食用搭配
(1)牛奶与木瓜:木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 , 与牛奶搭配做成木瓜牛奶饮料 , 营养丰富 , 清凉爽口 。
(2)牛奶与蜂蜜:牛奶含钾较多 , 蜂蜜含镁丰富 。钾、镁对维持电解质的平衡、细胞的正常代谢、神经系统正常的传导功能、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及血液的凝固过程均有重要意义 。另外 , 对稳定情绪、调节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抑制疼痛也有一定作用 。
(3)牛奶与红茶:牛奶配以红茶 , 称为奶茶 , 能去油腻 , 助消化 , 益气提神 , 利尿解毒 , 消除疲劳 。适宜消化不良、疲劳乏力、精神不振、肠炎、酒精中毒和麻醉药物中毒等患者饮用 。
(4)牛奶与胡桃仁、白糖:牛奶与核桃仁、白糖搭配食用 , 能补脾肾 , 润燥益肺 。适宜咳嗽气喘 , 便秘 , 腰痛 , 病后体虚 , 神经衰弱及性功能减退等患者食用 。
(5)牛奶与大枣、桃子、猕猴桃、草莓:大枣配以牛奶制成粥 ,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钙、磷铁、锌及多种维生素 。能补血、开胃、健脾 。
3.食用禁忌
(1)忌过量饮用:牛奶中所含的乳糖需要体内的乳糖分解酶分解消化 , 若牛奶饮用过多 , 乳糖分解酶就会相对不足 , 部分乳糖不能被分解消化 , 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 。故不宜过量饮用牛奶 , 一般每日饮用250毫升即可 。
(2)忌煮牛奶时间过长:长时间煮牛奶虽然有利于消毒 , 但加热时间过长 , 能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成分 , 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
(3)忌饮牛奶加糖:糖进入胃内能生成酸性物质 , 而酸性成分能阻碍钙的吸收 。因此 , 饮用牛奶时加糖一般不超过5% 。另外 , 在牛奶中加过多的糖 , 容易导致牛奶高渗 , 婴幼儿饮用后会出现腹泻 , 长期喝此类牛奶 , 将造成婴儿发育迟缓及抵抗力下降 。
(4)忌空腹饮用牛奶:空腹饮用牛奶 , 其中的蛋白质会替代糖类而被消耗掉 , 如果在饮牛奶之前食用一些含淀粉的食物 , 即可保存牛奶中的蛋白质 。另外 , 空腹饮用牛奶 , 由于胃的蠕动快 , 牛奶中的营养成分还未被消化吸收即被排人大肠 , 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 。
(5)忌牛奶与糖同煮:牛奶与糖同煮 , 牛奶中的蛋白质与糖发生糖基化反应 , 生成有毒成分糖基化中间产物 , 会损害血管内皮 ,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
(6)忌从事铅作业的工人饮用牛奶:牛奶中的乳糖能促进铅在体内的吸收和蓄积 , 导致铅中毒 。
(7)忌夏天饮用冷牛奶:牛奶中含有的蛋白质主要为酪蛋白 , 亦有一定量的白蛋白及球蛋白 , 由于夏天气温高 , 蛋白容易变质、变性 , 饮用此类牛奶会引起胃肠道疾病 。
(8)忌用保温瓶保存牛奶: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 病原微生物很容易滋生繁殖 , 若在保温瓶中保存牛奶 , 较容易造成牛奶腐败变质 , 饮用此类牛奶对健康极为不利 。
(9)忌饮用变质和有沉淀的牛奶:牛奶很容易滋生细菌 , 发生腐败变质 , 其中的乳糖被分解为乳酸 , 乳酸与牛奶中的干酪钙结合 , 游离出白色凝块 , 饮用后可出现食物中毒现象 。
(10)忌冰冻保存后饮用:牛奶冻结时 , 其中的游离水分会结冰 , 而与蛋白质、乳糖的结合水不结冰 , 当冻结的牛奶解冻后 , 牛奶中的蛋白质会凝固、沉淀、变质 , 不宜吸收利用 , 导致牛奶的营养价值降低 。
(11)忌保存牛奶方法不当:忌在高温、光照下保存牛奶 。
(12)忌用玻璃瓶或塑料瓶储存牛奶:因为在光线的作用下 , 牛奶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D等会遭到破坏 , 造成营养价值降低 。
4.食物相克
(1)牛奶与酸性饮料:牛奶为一种胶体溶液 , 具有两性电解质的性质 , 即在酸性介质中以复杂的阳离子态存在 , 在碱性介质中以复杂的阴离子态存在 , 在等离子时 , 以两性离子态存在 。蛋白质在等离子时 , 其溶解度最小 , 若pH值降到4.6以下时 , 酪蛋白就会沉淀 , 故酸性饮料 , 如果汁、果子露等与牛奶搭配 , 会引起牛奶的pH值下降 , 导致蛋白质变性沉淀 , 故牛奶不宜与酸性饮料搭配食用 。
(2)牛奶与食醋:食醋含有醋酸及多种有机酸 。牛奶为一种胶体溶液 , 具有两性电解质性质 , 而且本身有一定的酸碱度 , 当遇到酸性物质时 , 牛奶中的蛋白质会凝结、变性 , 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 胃肠虚寒患者尤当忌之 。
(3)牛奶与红糖:牛奶富含蛋白质 , 若蛋白质遇到酸、碱性物质后 , 会发生沉淀 。红糖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及苹果酸等成分 , 容易使牛奶变性沉淀 。同时 , 牛奶不宜与红糖同煮 , 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与糖在高温状态下能发生糖基化反应 , 生成糖基化中间产物 , 能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
(4)牛奶与巧克力: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 而巧克力含有草酸 。二者同食 , 钙与草酸结合形成草酸钙沉淀 , 使食物营养价值降低 , 若经常食用会造成人体缺钙 。
(5)牛奶与钙粉: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为酪蛋白 , 易与钙结合 , 形成沉淀 , 造成营养成分损失 。但牛奶不与其本身所带的钙离子结合 。
(6)牛奶与豆浆: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 , 能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并刺激胃肠 , 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这种胰蛋白酶抑制素只有在高温时才能被破坏 , 而牛奶若经过高温 , 则会造成维生素的破坏 , 使营养成分降低 。
(7)牛奶与米汤:研究表明 , 牛奶与米汤混合 , 可使维生素A大量损失 。婴幼儿若长期将牛奶与米汤同食 , 会导致维生素A缺乏 。故喂养婴幼儿时应将牛奶和米汤分开 。
(8)牛奶与白酒:《本草纲目》记载:“酒后饮乳 , 令人气结 。”奶味甘 , 微寒 , 能补虚润肠 , 清热解毒;白酒甘、辛 , 大热 , 能散冷气 , 通血脉 , 除风下气 。从现代营养学的观点看 , 乙醇有抑制脂肪分解 , 促进脂肪合成的作用 , 能使脂肪在肝脏中蓄积 , 形成脂肪肝 , 而牛奶含有较多的脂肪 , 若酒与牛奶同饮 , 会诱发脂肪肝 。另外 , 酒中还含有某些有害成分 , 如甲醇、醛类、铅等 , 能使蛋白质凝固 , 不宜被机体吸收利用 。因此 , 酒不宜与牛奶同饮 。
(9)牛奶与菜花、菠菜、韭菜、杨梅、橘子、柠檬、大麦、杏:二者搭配 , 能为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 , 有益气补脑 , 强筋壮骨的功效 , 适用于老年性痴呆、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
5.食药相克
(1)牛奶与红霉素、四环素、甲硝唑、甲氰咪胍:牛奶含钙丰富 , 钙能与红霉素、四环素、甲硝唑、甲氰咪胍等药物结合 , 既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 , 又降低药物的药用价值 。
(2)牛奶与氯霉素:氯霉素能与牛奶中的蛋白质结合 , 降低药物的疗效 。
(3)牛奶与仙茅:仙茅辛热 。从组成成分来看 , 牛奶为高蛋白食物 , 而仙茅含有鞣质 , 二者相遇容易形成鞣酸蛋白 , 降低药物的药用价值和食物的营养成分 。
(4)牛奶与丹参:丹参化学分子结构上的羟基氧、酮基氧可与牛奶中的钙、镁离子等形成络合物 , 降低药物的疗效和食物的营养价值 。故服用丹参或静脉滴注丹参时 , 不宜饮用牛奶 。
(5)牛奶与维生素C: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两个烯醇式羟基 , 很容易离解出氢离子 , 故有一定的酸性和较强的还原性 , 而牛奶中含具有氧化性的维生素B2 , 若二者同食 , 维生素C会被氧化 , 而维生素B2将被还原 , 两种维生素则失去作用 。
6.食病相克
(1)肠道缺乏乳糖酶者不宜饮用牛奶:肠道内缺乏乳糖酶者 , 由于不能分解牛奶中的乳糖 , 饮用牛奶后会发生腹泻腹胀 。
(2)对牛奶过敏的患者不宜饮用:某些过敏体质的人 , 对牛奶中的蛋白可发生变态反应 , 饮用牛奶后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 也可出现荨麻疹或诱发哮喘 。
(3)反流性食管炎及食管裂孔疝患者不宜饮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括约肌功能下降 , 胃内容物会反流 , 此类患者饮用牛奶后会增加胃液的反流;食管裂孔疝患者饮用牛奶也会加重反流 , 导致病情恶化 。
(4)胃切除患者不宜饮用:胃切除患者饮用牛奶后 , 牛奶会迅速进入小肠 , 出现不耐受牛奶的情况 , 如腹痛、腹泻、腹胀等症 。
(5)消化道溃疡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宜饮用:临床实践表明 , 消化道溃疡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饮用牛奶后病情会加重 , 出现腹痛、腹胀、腹泻及脓血便等 。
(6)胆囊炎及胰腺炎患者不宜饮用:牛奶中含有脂肪 , 因此饮用牛奶会加重胆囊和胰腺的负担 , 会导致胆囊炎和胰腺炎加重 。
(7)慢性肠炎及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不宜饮用牛奶:此类患者肠道肌肉运动功能和肠道黏膜分泌功能反应失常 , 若饮用牛奶 , 会出现腹痛腹泻及黏液便等 。
(8)肝硬化、肾功能衰竭患者不宜多饮用牛奶:牛奶富含蛋白质 , 在体内能代谢为含氮的废物 , 对肝硬化患者而言 , 有诱发肝昏迷的可能;对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而言 , 能加重肾脏负担 , 加重患者的病情 。
(9)腹部手术后一般不宜饮用牛奶:腹部手术后 , 胃肠的蠕动功能减弱 , 饮用牛奶后会出现消化不良 , 出现腹痛腹胀 , 不利于腹部伤口的愈合 。
(10)缺铁性贫血患者不宜饮用牛奶:牛奶虽然营养丰富 , 但铁的含量却很低 , 而钙、磷的含量较多 , 其他食物中的铁可与牛奶中的钙、磷结合 , 生成不溶物 , 导致缺铁更加严重 。
(11)泌尿系结石患者不宜饮用牛奶:牛奶中钙的含量比较丰富 , 钙能与食物的酸性基团形成沉淀物 , 加重结石患者的病情 。尤其是晚上饮用牛奶 , 对结石患者更为不利 。
(12)小儿痴呆症患者不宜饮用:小儿痴呆症患者应限制苯丙氨酸的摄人 , 而牛奶富含蛋白质 , 蛋白质在体内分解生成苯丙氨酸 , 加重患者病情 , 故小儿痴呆症患者不宜食用牛奶 。
(13)重症肝炎及肝昏迷患者不宜饮用:重症肝炎及肝昏迷患者血氨升高 , 而牛奶富含蛋白质 , 在体内分解代谢为含氮废物 , 能升高血氨 , 诱发或加重肝昏迷 。
(14)急性肾炎及肾功能衰竭患者不宜饮用:急性肾炎及肾功能衰竭患者 , 血中尿素氮含量较高 , 若再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 必然会加重病情 。
(1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不宜饮用牛奶:牛奶富含蛋白质 , 蛋白质在体内代谢可生成酮体 , 加重患者病情 。
(16)易困倦者不宜饮用牛奶:牛奶有安神作用 , 饮后容易使人困倦 , 故易困倦者不宜饮用牛奶 , 尤其是正在驾车的司机 。
(17)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不宜饮用:此类患者胃肠道蠕动功能异常 , 若饮用牛奶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
(18)多动症患儿不宜多饮用:牛奶中含有酪氨酸 , 在体内能代谢为水杨酸 , 后者与儿童多动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 故多动症患者不宜多饮用牛奶及奶制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