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胃散合二陈汤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

【药物组成】苍术15g厚朴9g陈皮9g半夏5g橘红15g白茯苓9甘草5g 。
【组方依据】脾主运化,脾有主管消化饮食和运输水谷精微的功能饮食人胃,经过脾与胃的共同消化作用,其中的水谷精微,还须通过脾的运输布散而输送到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器官组织 。脾的运化功能实则是指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与运输功能 。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即“脾气健运”,则饮食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与运输的功能才能旺盛;反之,若脾不健运,消化吸收运输饮食水谷精微的功能失职,可引起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倦怠消瘦,以及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由于脾主运化还关系到水液的代谢与输布,所以脾不健运还可引起水湿潴留的各种病变,或凝聚为痰饮,或溢于肌肤而为水肿,或流注肠道而为泄泻 。
脾失健运,脾胃不和,不仅不思饮食、脘腹胀满、怠惰嗜卧、体重节痛,而水湿内停,凝聚为痰,痰饮停留,胃失和降而上逆,则为呕吐恶心;浊阴凝聚,清阳不升,则头月眩晕;痰饮凌心,则心悸不眠;痰饮犯肺,则咳嗽痰多;痰阻气机不畅以致胸膈病满不舒 。各种见症,皆因痰为患,故以二方合用,健脾补中、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使脾运湿去痰消,气机通畅,诸证亦随之而解 。
【方药分析】平胃散燥湿健脾,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方中苍术燥湿健脾,厚朴除满宽胸,茯苓健脾利湿,半夏辛温性燥,功能燥湿化痰、和中止呕、消痰散结,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痰降,气化则痰亦化,甘草和中补土,使脾健则湿化痰消 。全方共成燥湿健脾、化痰除湿之剂 。
【用方指征】临床应用本方指征有九:一是用于脾失健运、脾胃不和所致的纳谷不香、脘腹胀满、倦怠乏力、嗜卧、体重节痛、大便稀溏;是水湿内停,为痰为饮,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的恶心呕吐;三是痰湿浊阴凝聚、清阳不升之头冃眩晕四是痰饮犯肺之咳嗽多痰气喘;五是痰阻气机之胸膈痞满不舒等 。
【临床应用】
1.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每年均有发作,多持续3个月以上,感冒或天气变化诱发发作时发热不甚,咳嗽,痰多色白,气短胸闷,或有喘促,纳谷不香,脘腹胀满,怠卧嗜睡,体重节痛,舌质淡红,苔白厚,脉滑作为投药指征 。
【平胃散合二陈汤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2.小儿流涎涎
为脾之液,小儿常口角流涎,责之脾胃若喂养不当,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致使脾胃损伤,表现为口角流涎,倦怠嗜卧,纳谷不香,大便稀溏或大便溏滞不爽,夜卧不宁,毛发不泽,面菱少华,舌淡苔白厚者可使用本合方3.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临床上以胃脘部胀满疼痛,饮食稍多则症状明显,伴有恶心呕吐或呃逆,时作时止,脘部得热则舒,四肢欠温,大便溏薄,面色咣白,倦怠无力,舌质淡白,脉象细弱等作为使用本方指征 。
4.反流性食管炎
时有恶心,呕吐酸水或呕叶痰涎,时作时止伴纳差乏力,胃脘部胀闷不适,得温按可稍舒,大便溏薄,头目眩晕,夜寐不宁,舌质淡,苔白腻,脉滑者可使用本方 。
5.癫痫
临床上以突然跌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时苏,如常人为主要表现,发作前多有眩晕胸闷,乏力肢倦,精神抑郁,表情淡漠,不思饮食,呕恶痰多,舌淡苔白腻,脉弦滑等作为使用本方指征 。
6.胃肠功能紊乱
临床上以身困肢倦,纳呆呕恶,腹胀便溏或大便不爽,口渴不欲饮,或有呃逆,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滑或脉细者可以本方治疗 。
7.冠心病
临床上以胸闷隐痛,气短乏力,身困肢倦,食欲不振,呕恶心悸,痰多便溏,口中黏腻,咳吐痰涎,舌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滑者作为使用本方指征 。
8.头痛(血管性头痛、偏头痛等)
临床上以头痛沉重感,头重如裹,痛势不甚,但绵绵不休,可伴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舌淡苔白腻脉弦滑等作为投药指征 。
【临床报道】梅大钊以本方加减治疗不孕症例患者体型肥胖,婚后多年不孕,辨证系痰湿客于胞宫,壅滞不通所致 。治以燥湿化痰消脂减肥 。方用陈皮、半夏各15g,茯苓30g,香附、苍术、神曲、川芍各10g.芒硝6g.服药3余剂后经停自孕,次年顺产一男婴 。周景伟以本方加减治疗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取得较好疗效声带小结和息肉一般主张手术 。所治患者中声带小结29例,声带息肉24例 。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声嘶并咽喉部异物感,息肉和小结颜色白或淡红色,质嫩视之似透明或水肿状治宜利湿化痰、软坚散结 。方用陈皮、茯苓、姜半夏、甘草、苍白术、枳实、白芥子、五倍子、昆布海藻、煅瓦楞、夏枯草 。若见小结或息肉色转暗红或声带慢性充血者宜加三棱、莪术活血化瘀 。结果总有效率87% 。顾文忠等3治疗17例红舌黄腻苔患者 。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2~72岁,病程2~20年 。病种包括慢性支气管炎2例,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例.慢性乙型肝炎3例,慢性结肠炎2例,阳痿1例,高血压病1例,冠心病1例,胃癌1例 。药用苍术、厚朴、半夏、茯苓各15g,陈皮、生姜、大枣各10g,甘草6g苔黄腻难化者苍术用至30g;口明显者加石斛葛根各30g;胃脘痛者加木香、香附、荔枝核各15g;食欲不振加鸡内金、焦六曲各15g便溏者加补骨脂、豆蔻淡干姜各10g;小便不利加泽泻、车前子各10g;咳痰清稀量多加白芥子、淡千姜各15g,细辛6g心痛彻背加檀香、薤白各10g,延胡索30g;神疲、气短加党参或黄芪30g畏寒肢冷加炮附子10g,肉桂3~5g;两胁胀痛加八月札20g,香附、苏罗子各15g:肝脾肿大加生三七粉6g地鳖虫(先煎)20g;性欲低下加仙灵脾、胡芦巴、蛇床子、鹿角片各15g头晕目眩加天麻、白术、半夏各15g结果17例全部有效(黄腻苔消失,食欲正常,病情好转或痊愈) 。
【临床体会】临床上在应用本合方时,应以痰湿内阻为病机要点 。我们在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时,对兼有气滞血瘀者加乳香、没药、川芎、莪术、三棱;胃出血者加白芨粉,或加制大黄、血余炭、藕节炭、地榆炭;胃下垂加黄芪、升麻白扁豆;幽门螺旋菌感染加蒲公英、黄连;胃阴虚加枇杷叶、石斛;胃寒者加炮姜、吴茱萸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时,对伴有表寒者加苏叶、防风;鼻塞加辛夷花、苍耳子;咽喉痒痛加牛蒡子玄参;声音嘶哑加木蝴蝶;干咳少痰加沙参、麦冬;痰黄加栝蒌、竹茹;痰白加细辛、干姜;喘甚可合用三子养亲汤,多能取得较好疗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