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杂志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知来路,方可明方向( 二 )


所以 , 时间虽然过去 , 但第一阶段国企改革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历史的记忆 , 更多的是对当下国企微观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宝贵经验 , 今日国企之改革 , 是需要踏在“建立独立市场主体地位”的台阶上 , 才能继续前行 。
国企改革2.0 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可以说是过去二十多年来中国国企改革的主旋律 。
1993年 ,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现代企业制度 , 党的十五大提出力争到20世际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 。
在中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使命是什么呢?
核心是“十六个字”:
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
如果我们用今日的解读来品味这十六个字 , 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在企业产权清晰明确的基础上 , 充分实现政企分开条件下的企业微观独立经营和管理现代化 。
可以说 , 中国国企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2.0阶段 , 是在谋求市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 , 进一步在产权清晰化、治理现代化道路上向前迈进的一大步 。
正是因为有这“十六字”指导 , 在《公司法》制定和颁布后 , 大量的传统国营企业逐步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为主体的现代公司体制 , 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3000多家上市公司 , 到2020年末 , 中国国企基本完成了公司化改制的历史任务 。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当中 , 随着2003年之后国资监管体制调整到位 , 国有企业进一步开始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推进和规范董事会试点改革 , 这些改革都为国企进一步制度优化奠定了基础 , 也成为了推动新时期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需要 。
国企改革3.0 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国企改革进入到第三阶段 , 并非凭空而来 , 而是为了解决几个大问题:
首先 , 代表国家经济能力的国有企业 , 需要解决好长期以来在学习西方治理架构过程中 , 无形中党组织领导作用受到弱化的问题;
其次 , 源自西方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模式 , 和中国国企发展水平、特点不完全兼容的问题;
第三 , 国企快速成长为集团化、国际化、多元化大企业后 , 管理能力和管理体系不配套的问题 。
所以 , 在2016年10月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两个一以贯之” , 明确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
“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 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 , 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 , 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 , 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 。 ”
从这次会议开始后的几年时间内 , 很多企业都在落实相关精神 , 将党委前置决策明确写入公司章程 。
有一些朋友简单的认为 ,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 就是按要求把党组织领导作用写在章程里 , 在日常经营中实现党委前置决策就行了 。
我们认为远非如此 。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 是要在已经初步形成的现代企业治理层面 , 吸取中国国企的特色要求和长期治理实践 , 形成一套真正可以为中国国企长期竞争力提升而设计实施的基本制度体系 。
这个制度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关于中央企业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若干意见(试行)》已经初步做了说明 , 也是十六个字:
权责法定
权责透明
协调运转
有效制衡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 仍然是在顶层设计和公司治理层面展开的改革实践 , 这个实践的核心是“法定” , 实现的方式是“透明” , 作用的机理是“协调” , 建设的目标是“制衡” 。
法定、透明、协调、制衡 , 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新标尺 , 希望各位认真体会 。
中国国企改革的三级台阶
中国国有企业 , 从谋求独立市场主体地位走来 , 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阶段 , 先后通过了1.0和2.0改革版本 , 正在开始的3.0版本 , 好像就是国企改革的三级台阶 。

制图|知本咨询
经营市场化 , 代表着第一阶段改革的中心目标 , 国企通过市场主体地位的明确和建立 , 找到了微观主体的活力激发点 。
产权清晰化 , 代表着第二阶段改革的核心内容 , 国企通过现代公司制度和产权安排 , 找到了企业体制现代化的发力点 。
治理法制化 , 代表着正在开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 。
法制化 , 就是要实现依法治企 , 依据《公司法》、《党章》等国家法、《公司章程》等企业法 , 有规矩、有清单 , 实现包括“五会一层”在内的中国现代国企治理协调运转 , 有效制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