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 侠客岛:大数据杀熟 这算哪门子“精准服务”?
近年的“3·15”前后 , “大数据杀熟”都会冲上热搜 , 今年也是这样 。有网友说:“老薅同一只 , 薅秃了咋整?”某位岛叔不信邪 , 找来5部手机、打开常用的百度网盘App , 居然发现了4种会员包年价 。“我早就开通了SVIP自动续费 , 结果年费最高?真就以为我不看自动续费所以向我偷偷多收钱?”该岛叔怒道 。
文章图片
岛叔在百度网盘App发现多种会员包年价
一
近年来 , “大数据杀熟”已成消费者的“吃雷重地” 。
2018年 , 一位长期在某在线票务平台预订酒店房间的网友发现 , 使用不同账号登录 , 看到的同款房间预订价格竟相差近百元 。由此 , 外界开始窥见平台商家针对特定用户的个性化定价、以求利益最大化的“杀熟”套路 , 不仅老客消费成本高于新客是常事 , 甚至还鼓捣出“千人千面”的业内“致富经” 。
点外卖?某驴肉火烧店常客表示 , 天天打卡大半年 , 配送费从来都是6元;一日手机没电 , 用新机刷出的送餐费一下降到3元 , 还能再领8元红包 。
买机票?网友陈先生表示 , 10点47分下单 , 机票价格为17548元 , 10点50分再度下单 , 价格变成18987元 。等到1小时后用同伴账户再试 , 好家伙 , 同款机票只需16890元 。
平台不只“看人下菜碟” , 偶尔也会看“装备” 。同样的视频软件会员套餐 , 在安卓或PC设备上购买198元/年 , 在ios设备上买入 , 就瞬间涨到228元/年 。
也有一些消费者热衷于和大数据“斗智斗勇”:使用浏览器时选隐身模式 , 随时手动清理手机缓存 , 买票、点餐、订酒店货比三家 。但问题是 , 消费者的一举一动 , 无时无刻不在被记录、被分析 , 逃得了这次 , 躲不开下回 , 钝刀子也会“磨快” 。
文章图片
不同账户订餐配送费不同(图源:央视新闻)
二
“大数据杀熟”为啥久盛不衰?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许光耀表示:“不同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不同 , 支付意愿存在差异 , 相比一视同仁、统一定价 , 差异化的定价行为更能提高商家利润 。”一旦互联网入口出现垄断 , 杀熟便会成为一种“自然反应”——说白了 , 既然不差钱 , 您就多掏点 。
一位业内人士称:“平台是商业机构 , 不是慈善组织 。当注册用户达到一定数量 , 平台的‘收割期’便随之到来 。”他认为 , “大数据杀熟”是“取旧补新”的过程 , 把在老用户身上额外多收的费用补贴给新用户 , 同时支付平台运营成本 。
“无论是巨头还是小创业公司 , ‘杀熟’的价格变动幅度一般在10%以内 , 再多就是耍流氓了 。”该业内人士称 。
在业内 , 关于“杀熟”合理性的争议不断 。对消费者而言 , “大数据杀熟”是实打实的价格欺诈 。
央视新闻援引专家观点称 , “大数据杀熟”在两个阶段涉嫌违法:一是在用户个人信息收集阶段 , 涉嫌违法收集个人信息;二是在“杀熟”实施阶段 , 涉嫌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
针对“大数据杀熟”的规制也在不断细化 。例如 , 《电子商务法》规定 , 针对消费者个人特征提供商品、服务搜索结果的同时 , 要一并提供非针对性选项 , 明确违反规定的 , 由市场监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
2020年出台的《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写明 ,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 , 可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 无正当理由对交易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实施差别待遇 , 应就具体情境分析是否构成差别待遇 。
专家表示 , 虽然 “杀熟”被明令禁止 , 但其行为隐蔽 , 很难被认定 。上过热搜的“杀熟”公司 , “无一例外 , 无一承认”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 充值App能和住同一家酒店的女性私聊?然而对方是“虚拟女性”
- 视点·观察 在线教育被曝开始裁员潮 应届生:我压根儿还没入职呢!
- 视点·观察 美团员工被曝通过钓鱼邮件获取拼多多薪资信息 检方:侦查阶段,不便透露
- 视点·观察 网红餐厅好评如潮?留心,说不定是刷的
- 视点·观察 研究:新冠封锁期间,世界各地城市的犯罪率显著下降
- 视点·观察 乡镇快递网点倒闭 取件要收费:这个“6·18”快递下乡遇阻了
- 证券日报 今日视点:交易所年内发出1123份问询函 上市公司如何领会“知识点”
- 一季 做家务的男人3官宣!新嘉宾阵容空前豪华,我却在意观察员的变化
- 视点·观察 肉类加工巨头JBS遭网络攻击 中国牛肉价格会涨吗?
- 视点·观察 理财平台爆雷,为其代言的明星是否应该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