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提升学习、工作效率的好方法( 六 )
在这里推荐我老板(也就是暖石网CEO张君)的读书学习方法,以下描述都是他从80万字读书笔记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请拿小本本记好,或者收藏本文(记得点赞啊!)。这是我的印象笔记。大概从14年开始记录,到19年7月,记了差不多80万字左右。
提这个字数不是为了显摆。因为,拼字数的话,每天花2小时敲上个10000字,一年就能搞出来365万字,这有啥意义么,没有。能显摆的是什么呢?是有效的输入,而不是记录的字数。
我的印象笔记,已经变成了我的内容、想法素材库,我所有的灵光一现、所有看过书的重点、所有学习的笔记,都在这里了。
它就像我大脑的外接硬盘,不管我是写文章需要用到什么概念或素材,还是想问题卡壳了,又或者是查询曾经记录过的某位大牛超人的观点,我都可以快速找到我需要的信息。
前些天有个同学问我,看了很多信息总是背不下来怎么办?当时我就惊愕了。我问,你真的打算要「背下来」吗?反正我是背不下来。
知识,并不是背下来,就会变成自己的知识。知识要经过内化的过程才能变成「自己的」,而这个过程,就是实践和经历。
那记笔记有什么用?
记笔记是形式,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知识库,目的是,当你要有所行动的时候,可以快速的从自己建立的知识库中,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所以,生背知识是不对的,傻做笔记也是不对的,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知识库,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像查自己编制的字典一样,找到有用的信息就行了。
(1)读书环境和笔记质量很相关,我推荐看纸质书
阅读纸质书和用手机看书,所要求的场景是不一样的。我们会在车上、地铁上看手机;我们会晚上在睡觉前、书桌前、图书馆看纸质书。不同的场景带来的关键影响是:你是否有机会陷入到「深度思考空间」。
深度思考空间指的是,让你因为某一个观点,琢磨了起来,这个时间可能是几分钟,也可能是几十分钟或者更长。
我曾经也用手机看过书,但是很容易因为身边有一个声响、坐车快到站了、身边有朋友,各种各样的原因会打断我。这时候输入的信息,停留在非常浅的层面,导致我看了很多内容,但是囫囵吞枣,看完就忘了。
晚上看纸质书的时候不一样,我遇到一个能引发我思考的点,我会想很久,这时候我陷入了「深度思考空间」,这时候思考是很有价值的。
而读书笔记的质量,和深度思考非常相关,你所划的重点,你所有的即时感悟,如果没有经过深度思考,笔记的质量就不会那么好。
(2)我建议你做电子笔记,因为知识更容易「被索引」
目前我做笔记的唯一方式,印象笔记。(工具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具就好。)之所以不用笔记本、用手写,是因为电子笔记有几个好处:
第一,可以快速找到我需要的信息;
第二,随时随地都能记录;
第三,随时随地都能拿出来看。
当我把笔记都按照分类的方式记录之后,我可以通过关键词找到我曾经记录过的信息。而如果我有10个笔记本,即使每个笔记本的信息,我都进行过分类了,我翻起来也是很花时间的。况且我也不能随时都背着10个或者更多笔记本啊...
(3)务必使用结构化的记录方式
用一个具体的场景来举例。
现在我看到一个现象是关于「博弈」的,我意识到这是一个经济学问题,我隐约记得我曾经在某本书里看过相关的话题,并且我肯定做过记录。所以我直接在印象笔记里搜索经济学,那么所有和经济学相关的信息,都会呈现在我面前。
如图,左侧A区域,是出现过经济学这个关键词对应的书籍名称,右侧B区域,是包含经济学关键词的句子:
于是,我很快找到了我所需要的信息,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并且结合我观察到的现象,又在我的印象笔记中,记录下了我的想法。
结构化的记录方式,就是对信息进行分类和设置标签。我们去图书馆看到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看了几百本书,我可以把书籍按照类型进行划分,比如经济类的、营销类的、心理的、哲学的、科技的,等等等等...然后我的笔记结构就会变成这样一个树状结构:
推荐阅读
- 发射 金星上有生命吗?NASA一口气发射2个探测器,谜题即将揭晓
- 最新消息 麻省理工学院研发可编程数字纤维 有内存传感器和人工智能
- ins Running Man:金钟国去济州岛度假!狗哥练拳击似乎颇有成效
- l4wudu 吴亦凡厂牌首秀,L4WUDU居然忘词了,Rapper和明星比还是有差距!
- 稀土 在我国发觉比希土还有价值的商品,储藏量全世界第一,使用价值达到上千亿
- 研制 好消息中国航空航天技术飞速进步,有望彻底打破西方垄断
- 淄博哪里有AJ专柜
- Windows 有迹象表明微软将把下一代Windows命名为Windows 11
- 最新消息 象群走出昆明密林在田间踩踏:现场可见有9头 正从山坳里引出
- 摩托车 王一博,是铁了心要靠自己;而有的人,是铁了心要靠王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