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提升学习、工作效率的好方法( 二 )


无论从历史、现实考量,还是从生理角度看,一切关于耐心的线索都指向了理智脑这块人类独有的前额皮质上——了解这一点,对于解放自我意义重大。当然,仅仅认识自己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将目光投向外部,看看有什么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耐心,毕竟内观自身和外观世界向来是一体的。
认知规律,耐心的倍增器
很多时候,我们对困难的事物缺乏耐心是因为看不到全局、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使用App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App中查看
??App内查看|这篇回答会分享如何科学、有效建立学习、工作习惯的理论和方法,6个关于改善学习状态的小技巧,以及一个非常受用的知识库建立方法。
在写文章的时候安插调整了一些必要理论知识、添加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身边的事例,并且文章提供的学习方法都是经过本人实践、亲测有效的实用技巧,建议收藏后再看,觉得文章质量好,记得点赞鼓励。
之前回答的问题“怎样才能心无旁骛地学习?”的内容中分享了关于学习习惯建立的方法、以及分享了一些关于帮助进入学习状态的小技巧,获得了不少知友的肯定,所以想了解学习方法的知友们,不妨看看这个回答,相信你会有不少收获。
答案在此(8K+赞同,23K+收藏):
怎么才能心无旁骛地学习?今天在这个回答下收到了一条评论
有哪些提升学习、工作效率的好方法

其实答案的评论区还有不少的留言都表示,把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一类的电子设备都拿走了之后,良好的学习状态就会自动找上门来,一天保持十几个小时的高效率工作、学习状态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撇开了这些看似对我们有很大影响的干扰项之后,就能够马上提升我们学习、工作效率吗?
1、关于外部影响因素对学习状态的影响暂且不说结果,先分享一段自己的经历:
初中暑假的时候,我曾经有一次认真计划了两个月暑假的“提升计划”,当时计划的思索和拟定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晚上的时间,具体精确到几点到几点应该看什么课文,做哪些习题,甚至考虑到花多长时间“劳逸结合”等等,现在看来,那份年轻时候拟定的暑期提升计划依然很“了不起”。但是这个计划在执行层面出现了问题:计划开始落地的第一天,我几乎能够完成计划单上80%以上的任务,包括预习课文、做习题、以及一小时的运动……但是第二天,抱歉,第二天我依然想精力满满地开始落地自己的计划,但是这个念头转瞬即逝,宁可发呆也不看书。于是完备的暑期提升计划在实施的第二天就宣告流产……——相信这样的经历90%以上的人也有过,用非常经典的话来说,就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而且请注意,当时是中学,家里管的严,手头上没有任何电子设备(电子腕表就不算吧),但是远不是“没有电子设备的干扰,就能够进入高效率的学习状态”。
所以想要长期提升效率,仅仅是将自己身边的“干扰因素”移除是没有明显效果的,关键是如何用有限的精力,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机制。(请记住后半句话中的“有限的精力”以及“习惯机制”,这两个词是这篇干货文章的核心所在)
2、关于意志力什么是“有限的精力”?答案是“意志力”。
浏览这个问题的大多数人,肯定都是想保持高效率学习和工作状态的知友,但是如何去完成高效状态的维持呢?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意志力的投入。
很多人在上大学的时候肯定有这个经历:期末考试前,为了不挂科,每天晚上看书做题,能够做到两个晚上记下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并且做到通过考试——意志力无比强大,学习状态无比良好,但是考试一过,这样“心无旁骛投入学习”的状态立刻烟消云散。我们都知道这样的高效学习状态是自己所渴望的,但是为什么我们只能在特定的时间点(比如说临考前,需要做论文答辩前等等deadline)“爆发出”强大的意志力呢?关于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必要的解释:
(1)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
国外有很多心理实验都证明了这一点。就像运动员跑步一样,如果是长跑比赛,运动员肯定不会选择在最开始就猛发力达到最大速度——这样只能快速消耗自己的力气,无法跑完全程。
意志力也一样,有限的意志力不能够快速就被消耗,这样我们无法达到长期稳定的专注学习、工作状态。所以我们需要巧用意志力,持续稳定的发力,带来持续稳定的专注学习状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