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立秋养生禁忌篇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 , 还有立秋迎秋之俗 , 每到此日,封建帝王们都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 。此时也是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 , 准备作战的季节 。由此可见立秋日为何种天气是如此的重要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 , 《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在秋季养生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 , 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 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 , 坏其真矣 。”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要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就要顺应之,遵循之 。
拒绝秋膘防肥胖
夏天天气炎热 , 能量消耗较大,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造成体内热量供给不足所致 。到了秋天,天气转凉,人们的味觉增强 , 食欲大振,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 。再加上气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减少 。另外 , 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 , 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 。在秋季,人们稍不小心 , 体重就会增加,这对于本身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 。首先,应注意饮食的调节,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 。其次 , 在秋季还应注意提高热量的消耗 , 有计划地增加活动 。秋高气爽,正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既可游山玩水,使心情舒畅,又能增加活动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
秋季养阴防滥补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 现在已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 。但进补不可乱补 , 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 。虚病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 , 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 。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具体包括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菠菜、梨等,这些事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
慎食秋瓜防坏肚
民谚“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 。夏令大量食瓜虽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 , 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 。因此,立秋之后应慎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
立秋过后慎吃水果多饮鸡、鱼汤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养生禁忌篇】立秋过后,进入水果丰收的季节,但吃水果并非多多益善,吃多了也会影响健康 。比如:苹果富含糖类和钾盐 , 患有肾炎、糖尿病、冠心病者应少食;吃梨过多会伤脾胃、助阴湿,使胃肠功能失调 , 胃寒腹泻者应忌食;葡萄含较多柠檬酸、苹果酸等 , 糖尿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 。
立秋会带来“秋燥”的有关疾?。?应该多吃润肺的食物,饭前多饮鸡、鱼汤等 。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萝卜、西红柿、豆腐、藕、蜂蜜等 。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少饮酒 。
立秋伊始早防“燥”
尽管秋燥对人体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 , 但防治之法也颇多 。正所谓:“木之为舟 , 无水不行;治燥之法 , 以润为贵 。”秋日在饮食上要注意滋养津液 , 可适量饮开水、淡茶、豆浆等饮料 , 并适当选食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 , 如秋梨、甘蔗、荸荠、柿子、百合、银耳等 。要少吃辛辣、油炸、烈性酒及干燥的膨化食品,因为此类食品易生燥化热,多食无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