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脑白如玉嫩如脂 豆腐脑的饮食文化

豆腐脑大家都吃过,人们经常会当做早餐,美味极了,那么你知道豆腐脑的饮食文化吗?下面跟随360常识网一起来看看 。

豆腐脑白如玉嫩如脂 豆腐脑的饮食文化

文章插图
豆腐脑即是豆腐花 , 又称老豆腐 , 豆花,是利用大豆蛋白制成的高养分食品 。主要分为甜、咸两种吃法 。
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其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 。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求量 。豆腐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之,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更适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 。现代医学证实 , 豆腐除有增加营养、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外 , 对齿、骨骼的生长发育也颇有益 , 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铁的含量;豆腐不含胆固醇,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症及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药膳佳肴 。豆腐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有良好作用,豆腐中的甾固醇、豆甾醇,均是抑癌的有效成分 。

豆腐脑白如玉嫩如脂 豆腐脑的饮食文化

文章插图
饮食文化由来
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建都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相传,刘安不务政事,野心很大,不满足只当一个有名无实的王,总想谋求一个更显赫的实职 , 还醉心于长生不老之术,急于寻求灵丹妙药 。于是,他召集术士门客于八公山下 , 燃起熊熊的炉火,别出心裁地叫他们用黄豆和盐卤来炼丹,结果“炼”得雪白细腻的豆腐 。它虽非灵丹妙药 , 可美味可口,别有风味 。此物迅速传开,风行于世,有诗为证:“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苦 。早知淮南术 , 安生获泉布 。”

豆腐脑白如玉嫩如脂 豆腐脑的饮食文化

文章插图
记载
《故都食物百咏》中称:“豆腐新鲜卤汁肥,一瓯隽味趁朝晖 。分明细嫩真同脑,食罢居然鼓腹旧 。”还注说豆腐脑最佳之处在于细嫩如脑 , 才名副其实 。它的口味应咸淡适口,细嫩鲜美,并有蒜香味儿 。
《故都食物百咏》外称老豆腐:“云肤花貌认参差,未是抛书睡起时 , 果似佳人称半老,犹堪搔首弄风姿 。”注说:“老豆腐较豆腐脑稍软,外形则相同 。豆腐脑如妙龄少女,老豆腐则似半老佳人 。豆腐脑多正在晨间出售,老豆腐则正在午后 。豆腐脑浇卤,老豆腐则佐酱油等素食之 。”清代名医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这样记载:豆腐,以青、黄大豆,清泉细磨 , 生榨取浆,入锅点成后,软而活者胜 。点成不压则尤软,为腐花,亦曰腐脑 。
豆腐脑是天津的传统风味小吃 , 早餐 。当时有首儿歌:“要想胖,去开豆腐房,一天到晚热豆腐脑儿填肚肠”豆腐脑色白软嫩,鲜香可口 。豆腐脑在北京都是清真的 , 卤的味道堪称
一绝,其卤不泄,脑嫩而不散,清香扑鼻 。现今的豆腐脑已不是当年的味道 , 原因在于原料除去黄豆外 , 都得用代用品,绿豆粉价高,改用白薯、土豆粉 , 不用口蘑而用香菇 。味道大减 。器皿也有讲究,用砂锅,砂锅体轻、导热快,特别是可以保持原味,不受金属器皿的影响 。早年前门外门框胡同的豆腐脑白和鼓楼豆腐脑马最为有名,人称“南白北马” 。西城区有名的是也西单的米家兄弟 。南城天桥也有家姓白的做豆腐脑口碑不错 。门框胡同白家的豆腐脑真称得上是白如玉、嫩如脂 , 入口即化且有豆奶之香 。豆腐脑的浇卤最为讲究,风味有回汉之别 。
“白记豆腐脑”是清真卤味,用切得薄薄的鲜羊肉片、上等口蘑、淀粉、酱油打出的卤汁橙红透亮,鲜美非常 。吃的时候 , 舀起一块白嫩的豆腐脑,浇上一勺厚卤,淋上蒜汁或辣椒油,就着刚出炉的芝麻小烧饼这么一吃,满嘴喷香 。

豆腐脑白如玉嫩如脂 豆腐脑的饮食文化

文章插图
家庭自制豆腐脑的做法
1、200克干黄豆用清水泡发8-10小时(夏季放在冰箱冷藏里泡发);
2、泡好的黄豆用清水洗净 , 加1000克清水,用原汁机磨成浓豆浆(或用普通料理机打磨),磨好的豆浆过滤后待用;
3、豆浆上火煮透 , 全程不要火大,以防溢锅;
4、煮好的豆浆撇去浮末,关火;
5、内酯放入容器,加少许清水调匀,豆浆温度降至80-90度(表面能看到豆腐皮凝结) , 冲入装内酯的容器中 , 搅拌2圈;
6、静置15分钟后,豆腐脑制作完成,盛出用生抽、虾皮、红椒、芝麻油调味即可食用;
【豆腐脑白如玉嫩如脂 豆腐脑的饮食文化】 温馨提示: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豆腐脑是高养分食品,深得大众的喜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