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时务者为俊杰出自哪,识时务者为俊杰是什么意思

识时务者为俊杰出自哪

识时务者为俊杰出自哪,识时务者为俊杰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识时务者为俊杰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 。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聪明能干的人,方可为英雄豪杰 。
认清时代潮流形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
它体现的是儒家的观点 。
识时务者为俊杰是什么意思“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谚语,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 原话是“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投奔荆州牧刘表,驻军新野时,曾访问过隐士司马徽,向他请教.司马徽对刘备说:“一班儒生俗士,哪能清醒认识当前的形势和时代潮流?能对当前形势作出正确分析和估计的人才是聪明能干的人.这样的人在这里有两个,那就是号称‘伏龙’的诸葛亮和号称‘凤雏’的庞统.”(原文是:“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不久,经过徐庶等人的介绍和推崇,刘备于公元207年接连三次到隆中去邀请诸葛亮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诸葛亮从此活跃于政治舞台,成了刘备最得力的谋臣.
后来,人们把“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改成“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成语,用来指认清时代潮流的,才是聪明能干的人,意思是说,抉择前途时要认清时代潮流和当前形势.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出自哪里【识时务者为俊杰出自哪,识时务者为俊杰是什么意思】【注 音】
shí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
【释 义】
比喻认清时代潮流者,方可为英雄豪杰 。
【出 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儒生俗士,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
【用 法】
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 指看清时局 。
【示 例】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要工商界朋友们往大处想,不要往小处想,~ 。”
【典 故】
三国时蜀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依靠叔父诸葛玄过活 。十六岁那年叔父也去世,于是在襄阳城西的隆中置了一点田产,盖了几问屋子,一面耕种,一面读书 。诸葛亮在隆中住了十年 。这期间他读了大量经史和诸子百家的 著作,获得了丰富的政治、军事、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他又注意研究 当时的政治形势,逐步形成了一套政治见解 。当时,刘备正依附荆州牧刘表 。他觉得要成大事,必须有智谋的 人辅佐,因此一直在物色有见识的人才 。后来,他听说司马徽在襄阳很有名声,便去拜访他,并问他对当今天下大势的看法 。司马微说:“平庸的书生文士怎么会认清天下大势?能认清天下大势的人才是杰出人物 。这里的卧龙和凤雏,才是这样的杰出人物 。”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识时务者为俊杰出自哪,识时务者为俊杰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的意思是:认清时代形势,才能成为出色人物 。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出自于《晏子春秋·霸业因时而生》晏子:“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儒生俗士,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此间自有卧龙、凤雏 。”
典 故:
三国时蜀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依靠叔父诸葛玄过活 。十六岁那年叔父也去世,于是在襄阳城西的隆中置了一点田产,盖了几间屋子,一面耕种,一面读书 。诸葛亮在隆中住了十年 。这期间他读了大量经史和诸子百家的 著作,获得了丰富的政治、军事、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他又注意研究 当时的政治形势,逐步形成了一套政治见解 。当时,刘备正依附荆州牧刘表 。他觉得要成大事,必须有智谋的 人辅佐,因此一直在物色有见识的人才 。后来,他听说司马徽在襄阳很有名声,便去拜访他,并问他对当今天下大势的看法 。司马徽说:“平庸的书生文士怎么会认清天下大势?能认清天下大势的人才是杰出人物 。这里的卧龙和凤雏,才是这样的杰出人物 。”
例句: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要工商界朋友们往大处想,不要往小处想,识时务者为俊杰 。”
作者简介:
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婴,字仲,谥号“平”,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