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汤加减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医案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系中耳黏膜、黏膜下层甚至骨膜、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 。本病属中医“脓耳”、“眩晕”范畴 。
【阳和汤加减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医案】【临床应用】
徐氏报道治疗1例左侧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以阳和汤加蜈蚣2条,草鸟6g,川芎10g,白芷10g,当归10g,温阳化浊,同时配合“吹耳散” 。服药1剂,耳痛减 。5剂尽服,诸症均好转 。
【病案举例】
何某,男,30岁,1998年9月15日就诊 。左耳流脓浊液5年 。症见:头胀痛,左耳流脓浊液量多质稀、色淡黄、味极腥,听力丧失,乏力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缓 。诊断为脓耳(血虚寒凝型) 。治宜温阳补血,散寒通滞,方用阳和汤加味 。药用:熟地30g,麻黄10g,肉桂10,鹿角胶20g,炮姜15g,白芥子15g,甘草10g,当归10g,黄芪30g,5剂,水煎服 。9月23日复诊:服上药5剂耳内脓液量减少,色仍淡黄,味腥明显减轻,乏力自汗,舌淡苔白,脉沉弱等 。减麻黄至5g,加炒白术20g,继服5剂,头胀痛消失,耳流脓浊液明显减少 。
前方继服12剂,诸症悉除.
按:脓耳,亦称耳内生毒、耳疳、耳湿、缠耳等 。其病在耳窍,肉腐血败骨伤,以病久脾肾衰败,浊毒不化最为缠绵难愈 。
肾主骨生髓开窍于耳,肾阳不足,浊毒不化,则易结聚耳窍;此外,肾元虚损,精血亏耗,髓海不充,耳窍失养,亦易为寒湿浊毒所侵,腐骨蚀膜或生变证 。故在治疗慢性脓耳时,应以治肾为先 。《备急千金要方》即有“治耳聋鸣汁出,皆有肾寒”之说 。阳和汤温阳填精,散寒化浊,令肾阳壮而阴霾自散,寒浊得化,精血充则髓满骨坚,耳窍得养,为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首选方 。
临床总以舌淡脉虚、全身虚寒见症为使用前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