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加减治脂溢性皮炎医案、配方
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皮肤病,多见于青壮年,且男多于女 。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皮脂溢出过多、遗传因素、饮食习惯及B族维生素缺乏有关 。脂溢性皮炎好发于人体多皮脂、多毛、多汗的部位,如头部、颜面胸背、腋窝、脐、会阴等处,其中以头部多见 。中医学称之为“面游风”,认为多由情志不畅,过食肥甘辛辣以致脾胃湿热,肝气郁滞,肝火旺盛,内热缠绕上犯蒸发于肌肤,外受风湿之邪,湿热互结而成 。治当清热除湿祛风 。
故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对此病有较好疗效 。
【临床应用】
陈氏21用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同时配合外治法治疗脂溢性脱发45例,收到明显效果 。其内服中药为:龙胆草、黄芩、苦参、栀子、当归、车前子(包煎)、柴胡各10g,生地黄、何首乌、白鲜皮、地肤子、虎杖各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60天为1个疗程 。
中药外搽取上药7剂,用75%酒精10L浸润1周,过滤沉淀,取其上清液,直接搽于脱发处,并用手指轻轻叩击5~10分钟,每日2~3次,60天为1个疗程 。结果显效25例,占5.6%;有效18例,占40%;无效2例,占4.4% 。总有效率为95.6% 。
【病案举例】
杜某某,男,40.岁,于1999年4月10日就诊,面部红斑,瘙痒反复发作2年,伴有口苦咽干,纳呆,小便黄 。检查见:眉弓、额,,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脂溢性皮炎医案、配方】头、面部散在的片状红斑,丘疹,覆有较油腻性鳞屑,舌红苔黄,脉弦 。证属肝胆湿热,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2g,黄芩12g,泽泻15g,车前子(包煎)15g,木通12g,柴胡12g,川萆15g,绵茵陈15g,丹参12g,栀子12g,甘草5g,每日1剂,煎水分2次服用;用颠倒散调成糊状外敷面部,每次1小时,每天2次 。连续1紫草12g、赤芍15g,连服2周,皮疹基本消退,病情告愈 。1加周,红斑明显减轻,变淡,无鳞屑,痒减轻,上方去柴胡、栀子,加按:本病主要由过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蕴,壅于肌肤而发病,易反复发作,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起到清利湿热的作用,加上凉血之品、颠倒散外敷,疗效较好 。
推荐阅读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银屑病医案、配方
- 阳和汤加减治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医案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紫瘢医案、配方
- 阳和汤加减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医案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痤疮医案、配方
- 阳和汤加减治痔疮医案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丹毒医案、配方
- 阳和汤加减治腹股沟斜疝医案
- 阳和汤加减治术后肠粘连医案
- 阳和汤加减治阑尾炎穿孔并包裹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