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加减治肺胀医案

肺胀是指咳嗽、哮、喘等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肺气壅滞,气道不畅,胸膺胀满不能敛降 。临床表现见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心悸浮肿等症 。重者可出现昏迷、喘脱等危重证候 。肺胀早期以气虚为主,或为气阴两虚,病在肺、脾、肾;后期气虚及阳,甚则可见阴阳两虚,病变以肺、肾、心为主治疗应抓住治标、治本两个方面,祛邪与扶正共施 。
【临床应用】
庄氏76等治疗外寒内热型肺胀130例 。临床表现为气短气急,痰黄稠黏,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小便清长,大便干,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浮数,乃表寒里热 。治宜散寒热,宣肺化痰 。方选小青龙汤加减:生麻黄、桂枝各6g,生石膏、薏苡仁各30g,白芍、半夏、浙贝母、金银花、鱼腥草各10g,细辛、甘草各3g痰鸣喘息,不得平卧者,加射干、苈子泻肺平喘;便秘腹满加制大黄通腑泄热,以降肺气;痰热伤津加天花粉、百合、太子参生津润燥 。
李氏等用自拟扶正化瘀汤(党参15g或人参10g,黄芪30g,白术15g,半夏12g,防风10g,升麻6g,柴胡6g,陈皮15g,苏子12g,莱菔子15g,细辛3~15g,丹参30g,桃仁9g,甘草9g)加减治疗本病30例,有效率达90%,其中寒饮者合小青龙汤 。
【病案举例】
1.杨某,71岁,河南长葛人,就医于1994年冬 。刻见:患者喘急欲脱,一直处于哮喘持续状态 。进行紧急抢救后,暂时获安 。患者曾在长葛市人民医院确诊为肺源性心脏病现症见:全身浮肿,腹大如鼓,胸圆若桶,不得平卧,喉中痰鸣,沥沥有声,声高息粗,目珠如脱,面色紫红,口唇紫绀,饮食不进,二便俱无 。苔白厚腻,舌质紫绛,舌体胖大有齿痕,尖红,脉象浮滑而弦 。据《金匮要略》“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诊为“肺胀” 。肺气不降,则腑气不通 。急则治其标,此时当以二便不通为急遵《张氏医通》
【小青龙汤加减治肺胀医案】所说:“肺胀喘满,当以葶苈为向导”,选已椒苈黄汤为治,处方如下:防已15g,椒目10g,炒葶苈30g,生大黄10g(后下),服1剂,前后俱泄,喘似渐平 。烈方峻剂,中病即止 。再据《金匮要略》“咳逆,倚急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处小青龙汤加减,方药如下:蜜炙麻黄10g,桂枝15g,白芍15g,半夏15,细辛10g,五味子10g,干姜10g,甘草10g,丹参30g,白芥子15,莱菔子30g,苏子30g,3剂,无明显效果 。再诊,原症未变,忽悟小青龙汤以麻黄为主药,麻黄中的主要有效成分麻黄素与肾上腺素结构相似,患者前段时间一直赖各种拟肾上腺素药物气雾吸入以维持呼吸,可能对这一类药物产生了耐受性,相比之下,病重药轻终致无效 。换上方蜜炙麻黄为生麻黄,剂量用至15g,无显效,症仍未变 。加至30g时,服药3剂,其效桴鼓,水肿立消,喘咳即平后以本方为主加以补脾温肾,朝服附子理中丸,晚服金匮肾气丸,前后半年有余,患者重获安康 。嘱患者怡性养情,调摄起居 。虽隆冬酷暑,轻微劳作,亦无喘闷之感 。
按:肺胀之证,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虚实兼挟,标本同治 。在本例的治疗中,共分3步:第一步,已椒苈黄通其二便,此为急则治标;第二步,重剂青龙以祛其饮,丹参、三子消其瘀痰,此为虚实兼夹,标本同治;第三步,附子理中养其脾阳,金匮肾气温其命火,此为缓则治本 。《金匮要略》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选小青龙汤开其阳,行其气,消其痰,导其邪 。行、消、开、导,共治痰饮之标 。治水之脏为脾土,主水之脏为肾水,故治本之法,当从脾肾 。温肾健脾,方为长久之策 。需要注意,在治疗中使用生麻黄30g,大大超出了常用量,主要是考虑到麻黄中所含的麻黄碱类有效成分(具有平喘利水作用)有拟肾上腺素作用,患者对这类药物已经产生了耐受性,所以需重剂以求其效 。麻黄碱平喘作用与肾上腺素相比,其特点是显效较慢,作用温和、持久,不良反应少,口服有效 。这个例子说明:在临床中使用麻黄时须考虑患者对拟肾上腺素类药物的耐受程度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良好的平喘利水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