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苓连汤加减治放射性结肠炎医案

放射性结肠炎是由于腹部接受放疗而引起的大肠肠壁炎症性疾病 。肠上皮是快更新组织和放射早反应组织,放疗开始1~2周后,随着照射量的逐渐增加,肠黏膜可发生充血、水肿,血管通透性增加,使体液漏肠腔 。常规照射4~5周,肠上皮细胞损伤坏死而进行性大量丢失,吸收功能逐渐降低,肠蠕动增强和痉挛,表现为肠鸣音亢进、腹痛和水样便腹泻,甚至血便、里急后重等 。
本病归于中医学“泄泻”范畴 。中医学认为本病当属热毒灼伤肠腑,肠道传化失司,清浊不分,湿邪下趋,总病机为热毒湿浊 。湿热侵袭大肠,气机壅阻,腑气不通则腹痛、里急后重;热灼肠道,脂络损伤,血腐为脓则排黏液便;热迫大肠则大便次数增多 。
【临床应用】
李学章等应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放射性直肠炎21例 。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3岁,平均59岁;前列腺癌2例,子宫颈癌11例,直肠癌4例,膀胱癌3例,外阴癌1例 。
临床表现为大便泄泻或不爽,腹痛,里急后重,黏液便等 。直肠镜检查可见直肠黏膜充血水肿,甚至有浅表性溃疡 。治疗以葛根芩连汤为基础方,其组成: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日1剂,水煎服 。加减:腹痛腹胀甚者,加白芍、木香、槟榔;里急后重为主者,加白芍、当归、木香、槟榔;水泻者,去黄芩、黄连,加莲子肉、茯苓、薏苡仁、白扁豆;厌食、恶心者,加半夏陈皮、生姜、山楂;尿急尿频者,加小蓟、车前子、萹蓄、瞿麦、甘草梢、木通;溃疡者,加仙鹤草、姜炭、地榆、茜草 。6天为1个疗程服用3个疗程评定疗效 。治疗结果:21例中,治愈12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12% 。治愈12例中,1个疗程治愈2例,2个疗程7例,3个疗程3例 。
柳玉美等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放射性直肠炎32例,年龄30~78岁,皆为女性,其中子宫内膜癌21例,宫颈癌7例,膀胱癌3例,右侧阔韧带平滑肌肉瘤1例 。放射性直肠炎诊断以有放疗史结合腹泻、便血、黏液便和里急后重等症状及X线钡剂检查证实 。药物组成:葛根30g,黄芩15g,黄连10g,白头翁30g,茯苓15g,薏苡仁30g,甘草6g 。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兼恶心、呕吐者加生姜、半夏降逆止呕;挟食滞者加山楂、神曲以消食;腹痛者加木香、白芍以行气缓急止痛;气虚体弱、纳呆者加党参、黄芪,去白头翁或减量 。治疗结果:治愈22例,显效7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100% 。
【病案举例】
1.患者,女,63岁,1995年8月17日初诊 。宫颈癌放疗后,出现发热,腹泻 。刻下:体温38.5℃,腹痛而胀,便下赤白黏液,里急后重,厌食恶心,口干而渴,苔黄,脉数 。结肠镜检查:宫颈水平附近的直肠前壁黏膜充血水肿,有3处绿豆粒大小的浅表溃疡面 。
大便常规:有少许红细胞、脓细胞及脱落的坏死组织 。证属大肠湿热,治以清利大肠湿热 。方用葛根芩连汤加味:葛根15g,黄芩10g,黄连6g,半夏10g,陈皮6g,竹茹10g,仙鹤草15g,茜草10g,地榆12g,木香10g,姜炭6g,生姜12g,甘草5g3剂体温正常,厌食、恶心消除 。治疗1个疗程无里急后重感,2个疗程大便日1次,成形黄便,诸症皆除 。结肠镜检查:黏膜淡红,无充血水肿,溃疡愈合,恢复放疗
【葛根苓连汤加减治放射性结肠炎医案】2.  女,73岁,2002年5月8日就诊 。患子宫内膜癌术后1年,阴道不规则流血7天,来我院经CT、彩超检查诊断为术后复发 。行盆腔前后放疗,面积15cm×18cm,放疗8次后,患者即出现稀便,日3~4次 。放疗13次后,症状加重,大便日10余次,呈稀水样,伴腹痛,纳呆,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数 。钡剂灌肠示结肠黏膜呈细小的锯齿样边缘,皱襞不规则,肠壁僵硬或痉挛 。诊断为放射性直肠炎 。辨证为湿热毒邪蕴结肠道,传化失司 。方选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30g,黄芩15g,黄连10g,白头翁15,茯苓15g,薏苡仁30g,木香10g,白芍15g,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各15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 。服用1剂,腹泻由水样转成稀便,随服药增加便次减少,服药6剂,便次日2~3次,仍予原方,日1剂,早晚分服伴随至放疗结束 。随访至今,腹泻未再复发 。

    推荐阅读